《记念刘和珍君》教学实录(二)
加入VIP免费下载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实录(二)

ID:508375

大小:8.89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3.作者盛赞刘和珍她们,那么她们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 窥一斑而见全豹,整理刘和珍的事迹。(主要在课文第三部分) 毅然定《莽原》——追求进步 桀然抗强压————勇敢无畏 坦然对偏安————坚毅乐观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 黯然虑母校————忧思深远 欣然去请愿————单纯果敢 刘和珍:是一个渴求真理与进步,富于斗争精神,有远见卓识,温和善良而又具有爱国热忱的青年学生。 作者笔下,作者用一个词对她们做了评价——猛士!(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猛士具有什么特点? “真的猛士……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真正勇敢无畏的革命者。哀痛国家民族的悲惨命运,为改变黑暗的社会现实,他们采取不回避的方式,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补充给学生看了一篇04年陕西的高考满分作文《哀痛者,幸福者》) 和猛士相对的一类人是什么人?他们具有什么特点? “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维持着这私人非人的世界。”庸人的特点:有良知,却不敢正视现实,希望借时间冲淡自己的痛苦,浑浑噩噩,苟安满足等特点。(庸人,与《药》中的“看客”、《孔乙己》中的“酒客”、《祝福》中的“韶客”比起来,应该是有了进步。) 4.这么个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女子被杀害了,鲁迅敢相信这是事实吗?(课文第四部分) “居然、怀疑、不料、不信”等说明鲁迅对惨案发生的惊愕。 “无端”:爱国学生是举着“打倒帝国主义”的大旗去援助外交的,但段祺瑞主持的执政府却命令士兵开枪射击。这是任何一个中国人都想不到的。但是,事实就摆在面前,这已是“惨象”,可是却有人说她们是“暴徒”是“受人利用”的,这更让作者悲愤! (此段,结合相关练习讲解的,练习如下) (1)“惨象”和“流言”所指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惨象”指: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流言”指: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2)“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其无话可说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愤怒到了极点,所以无话可说;反动派的残忍使作者无话可说。 (3)“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这个“缘由”是指什么? 反动政府的残酷镇压;走狗文人的造谣诬蔑;“庸人”特别容易忘却历史,他们苟且偷生(这最后一点,我不知道是否恰当)。 (4)分析这段文字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及作用,准确的一项是[  D  ] A.这段文字多用排比句,表达了鲁迅先生极大的悲痛和愤怒。 B.这段文字多用短句,表达了鲁迅先生极大的悲痛和愤怒。 C.这段文字多用排比句,表达了鲁迅先生极大的惋惜和同情。 D.这段文字多用短句,表达了鲁迅先生极大的惋惜和同情。 5.制造惨案的是什么人?制造流言的又是什么人?他们和那些庸人们为我们建立了一个什么社会?(文章第一、二部分) “非人间”“似人非人的世界” “非人间”,使得作者“无话可说”,可是作者却在文章反复说写道“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些“必要”的具体含义该如何理解? (因为第三个“必要”上文语境较明确,所以教学时,我从第三个入手的;然后第二个;最后第一个)第三个“必要”意在提醒那些容易忘却的人,不要忘记血债。第二个“必要”意在唤醒人们,学习猛士,结束这似人非人的世界。第一个“必要”抒发了对刘和珍的哀悼之情,总结“三·一八”教训(顺带分析文章为什么从追悼会写起——奠定全文感情基调,引起下文)。 6. “三·一八”的教训意义如何?(文章六、七部分) “我总觉得很寥寥”,作者直接点明其意义不大。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布依旧太平……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形象地反映段政府的反动统治并未动摇,请愿特别是徒手的请愿,虽然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作用却很小。 “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更何况是徒手”。鲁迅用“煤”作比喻,说明徒手请愿不是一种有效的斗争方式,为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提倡的。但是“然而”这一转折,指出了“流血”之后的影响是会不断扩大的。 下面,引用陶潜的诗句表达的是烈士的死能够得到“亲族,师友,爱人”的哀悼,“这也就够了”。徒手请愿是不值得提倡的,可既然流了血,就一定会产生相当程度的影响,尽管影响不是很大,这血也就不算白流了。鲁迅引用此诗,有青山埋忠骨之意,寄托了愿死者与青山同在、永垂不朽的思想感情。这就是纪念的最终目的所在。 最后一部分,作者对全文做了一个总结,总结了文本所涉及的五类人:当局者、流言家、牺牲的猛士、苟活者、为中国而奋战的猛士。指出了当局者的凶残,流言家的下劣,中国女性的从容,特别肯定了中国女性对于革命的意义,就是干练坚决、百折不回、互助团结、敢于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勇气和毅然的民族性虽被压抑至数千年,但最终被唤醒,没有消亡。 “苟活者”会从这次流血事件中看到希望,在殉难烈士的精神感召下,逐步觉醒,增长勇气;“真的猛士”会更坚定地奋勇前进。我们要从革命者等流血中吸取经验教训,看到希望的曙光。呼唤所有的有志之士行动起来,投身到革命实践中来,虽然革命的征程很坎坷,但希望还是有的。至少我们应该永远铭记烈士的鲜血,循着烈士的足迹继往开来。 三、总结课文: 文本思路:第一部分(1、2),纪念刘和珍的缘由,分两层:一是为纪念烈士,二是为警醒庸人;第二部分(3、4、5),追忆刘和珍的生平,共三层:分别是认识过程、遇难经过概况、遇难经过特写;第三部分(6、7),对“三一八” 惨案的思索,分两层,分别论述请愿方式不当和精神永存人间。 文章线索:悲愤的感情贯穿全文。悲悼死难烈士,悲忆交往经过,悲议意义教训; 愤揭反动当局,愤斥文人嘴脸,愤批庸人麻木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