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和乌鸦》教学实录与评析 ??
【案例描述】?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爱听寓言故事吗?老师曾给你们讲过许多寓言故事,故事里有动人的美人鱼,有凶恶的大灰狼,还有善良的小绵羊……今天,老师还想给同学们讲
一个故事,故事的题目是《狐狸和乌鸦》。
?板书课题:狐狸和乌鸦
?二、创设情境,引导质疑,合作探究
?(一)播放多媒体课件,演示故事的开头和结尾。
?师:看了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想法?
?生:老师,这个故事看上去不完整。你们同意吗?
?生:乌鸦找到一片肉,站在窝旁边的树枝上,狐狸这时也出来找食,乌鸦怎么张嘴了呢?
?生:是啊,狐狸是怎么把肉骗到手的呢?
?师:你们的问题提的很好,老师也有这样的疑问,你们能不能借助教材,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来解决这些问题呢?
?(二)布置自学要求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互相交流了解故事大意。
?2、合作学习生字,读准生字的读音。
?(三)小组汇报
?1、指名读文,检查字音读得是否正确,学生之间互相评价。
?2、学生回答故事的大意,教师按顺序贴出大树、乌鸦、狐狸的图画。
?3、汇报对生字的自学成果。
?(四)讨论探究
?师:通过小组学习,我们学会了生字。下面还用这种方法,熟读课文,讨论:狐狸是怎样把肉骗到手的呢??
学生互相讨论交流。?
师:你们各个小组是怎样想的呢??
学生纷纷举手汇报小组成员的意见。可以借助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比较麻雀和乌鸦的羽毛,还可以学一学乌鸦的叫声。?
教师适时板书。
?(五)体会感悟
?师:拿出准备好的头饰,各小组练习演一演这个故事。关于角色的安排可以互相商讨,还可以创造性的发挥,演一演乌鸦上当受骗后的感受。
?各个小组有板有眼地排练起来。
?以小组为单位,表演故事内容。
?师:大家表演的很好,老师想采访一下乌鸦妈妈, 请问乌鸦妈妈:“你为什么上了狐狸的当?心情怎样?”
?“乌鸦”:就因为我爱听奉承话,放松了警惕,结果上当受骗了,我很后悔。“乌鸦”:刚开始的时候,我很警惕,知道狐狸想骗我嘴里的肉,可是,后来他说的话,我听了越来越高兴,就放松了警惕,结果上当了。
?“乌鸦”:我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有人这么夸我,不就一片肉嘛,值。孩子们,别着急,妈妈再给你们找片肉去。?
三、引导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吗??
【案例分析】?
《狐狸和乌鸦》是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小学生非常喜爱的寓言故事,故事内容浅显易懂,生动有趣。因此,在上课伊始,我就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质疑。在教学过程中,我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完成对课文的学习,努力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求知和求学的欲望激发出来,教师应该负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责任。”可见,激发学习兴趣对
于学生的成功学习有重要的作用。
?由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年龄比较小,形象思维占主体地位,好奇心强。因此,上课伊始,教师用富有儿童情趣的导言导入新课,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故事的开头和结尾,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学生就迫不及待地要寻找答案。这样就使学生形成了乐学愿学的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安排学生表演故事内容,学生兴趣盎然,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加以创造性的发挥,表演了一个个生动有趣、耐人寻味的故事。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看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而让学生主体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恰恰能满足学生作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精神需要,这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心向。正如有位教师在谈到自己的教改经验时的发言:“教师在课堂上要学会‘偷懒’。”在课堂上,教师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多一点思考时间,多一点活动空间,多一点表现机会,多一点体会成功的愉快。
?有位专家说:“这许多年来,我们一直失败的一件事,就是让学生们安静地坐在桌子边,而不让他们合作做一件事。”这是颇有道理的。首先,合作学习能为学生们创造更多的参与学习以及表现自己的机会。我们知道,在全班开展学习活动中,每个学生露脸表现的机会很少,锻炼交流的机会有限。而开展合作学习,可以化整为零,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得到锻炼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可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和交流的机会。能搭起展示才华的舞台,使他们感到有被别人尊重的愉悦的机会。其次,合作学习扩大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开发了课程资源。在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就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再次,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创造性人才。因为合作精神、合作能力是未来社会人才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而合作学习就能培养学生这种能力。
?三、开放的才会有活力
?我国传统的教学设计一般把学生封闭在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活动里。而案例教学突破了这三个中心,使教学是开放的,不仅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而且注重学生情趣和实践活动。这里的活动,可以是上课的活动,也可以指课外的活动:既可以教师创设活动,也可以学生自主活动。在组织活动中,教师要明确提出活动的要求,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之活跃起来,全身心地投入,完全进入角色,同时在组织活动中要力求全员参加,并且让每个学生都唱主角,这样才可以使每个学生在活动中有体验,有感受。
?教师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了搜集资料、制作头饰的任务,这样就使教学内容得到了开放、教学活动不只是在课堂上进行,可以延伸到课外,在搜集资料和制作头饰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活跃,有较强的模仿力,因此作为教师要充分挖掘孩子内心深处的潜力,诱发学生的想象力,扩展课文内容。教师在安排学生表演故事内容时,
启发学生可以把乌鸦受骗上当后的心情表演出来。通过这样的启发,教学内容开放了,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训练。在教学中适时引导学生学会开放的思维方式,思维
活化了,才有可能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