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书籍,觉得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应多多应用心理学知识。如:同理心的应用。所谓同理心就是设身处地去体会别人的感受,懂得关心他人,理解他人,也就是说“善解
人意”。在教育中如果缺乏“同理心”而进行师生沟通,往往会导致师生矛盾的加剧。反之,则师生关系更为融洽。 例:
生:(叙述事情的经过后)老师,您怎么没反应?您说这件事怎么办?
师:(我当时在想怎样维护老师的权威)这件事情我会去了解的。
生:老师,您不感到气愤吗?作为老师怎么可以这样对待学生?
师:你要想想,这件事情是你先错,才让老师生气而犯错的。老师不是有意骂你,是在极其生气的情况下,没有控制好情绪。
生:我就知道你们老师肯定帮老师说话。这件事不能就这么完了!
师:那你想怎么样?要知道是你先错的。
生:是我先错,可他也不该骂学生,他要向我道歉。
师:那不可能,你犯错老师要管,老师犯错有学校管,不是你说怎样就怎样。
生:那好,我不和您说了,学校谁管?政教处是吧?我去找政教处的老师。
结果,师生第一次沟通以失败告终。矛盾非但没有得到解决,反而越发尖锐。
(二)富有“同理心”的师生沟通
师:就昨天的事我们再谈谈吧,怎么样?现在还那么生气吗? 生:还是很生气。师:想想,的确很让人生气,我能理解你的感受。
生:就是,从小到大没人这样骂过我……
师:其实我知道你并不想怎么样,只是觉得很委屈。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假如你是美术老师,你能不能容忍一个学生的欺骗行为?
生:……
接下来,分析了老师为什么会批评她,老师的这种做法是负责任的表现。当然,老师让学生滚出去是不对的,而她的做法更是错误的
通过这次谈话,学生认识到自己在这件事情中的错误,原谅了老师的错误。事情得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