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学实录
今天上午第二节省督导评估的领导五六人一行听我的课,说老实话,我对上公开课之类恰恰感兴趣,这不是自大,而是驰骋在讲台上有自豪感,有愉悦感,夸张一点说,有女人分娩成功的快感。作为一个老师,是靠嘴巴吃饭的,还担心什么上课,看到一些人生怕抽到自己上课的那种惴惴之心,我很不以为然。我昨天晚上在写好教案和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整合了一下课件,又上网看了一些说课资料和赏析资料,对板书进行了优化处理,哎,一个晚上都很兴奋,早上吃了碗三鲜粉,又啃了一根玉米,加吃了一个蛋,浑身是劲,对于上好这节课信心满满的。
1、 导入课文:我们前几节课学习了散文大家朱自清先生为排解内心的不宁静,夜游荷塘,写出了月下荷塘、荷塘月色的素雅、宁静和朦胧的特点,较好的在显示淡淡的喜悦之后,有表达了淡淡的忧愁,这是典型的写景抒情散文。写景是手段,是载体,是表象,抒情是内核,是本质,是目的,但是情感的抒发必须借助细腻具象的景物描写。今天又学习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多媒体出示课题《故都的秋》郁达夫)问:如果写这篇文章,重点应该是什么?答“秋”,很好,秋,前不久才过去,大家一定有感触,比方必修一我们学过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学生齐背“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是啊,是一派生机勃发的景象。其实在其他文人墨客的笔下,更多的是这样的景象:如屈原的学生宋玉“悲哉,秋之为气也”,如刘禹锡表现咏秋的豪情时,首先也讲“自古逢秋悲寂寥”;又近代女革命家秋瑾也感叹“秋风秋雨愁杀人”,那么在郁达夫的笔下,“故都的秋”又呈现怎样的景象呢?是香山“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如火红枫吗,是颐和园游人如织的忙碌景象吗,是故宫在残阳血色背景下恢弘寥廓的气派吗?看看郁达夫描绘了怎样的景物,寄托了怎样的情怀?学生齐读课文注释下的郁达夫简介。强调其是抗日烈士,在当时的大文豪中,他是抗日捐躯最有影响的人之一。北平,是现在的北京,国民党政府当时定都南京,改北京为北平。北京北依山险,背靠逶迤险峻的燕山山脉,南控平原,发兵可以纵横决荡在广阔无垠的华北平原,自元、明、清三代经营以来,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古都,是我们传统文化的图腾。下面我朗读一下课文,请同学们注意在描绘的景物下面标记一下。
2、 读,大约十三四分钟,读得沉稳、有韵味。问:到底这篇文章该读得急促还是缓慢一点呢?多媒介出示“诵读提示”,初步明了应读慢的道理。
3、 问:那些是直接描写“故都的秋”具体景象文字?请齐读。学生读得到位。表扬:读得比我还好啊。
4、 读描写景物的文字,我们可以首先做做概括的工作。比方我们讲“永州八景”时,有“萍洲春涨”“回龙夕照”“愚溪眺雪”等,我们讲“湖南八景”时,有“潇湘夜雨”“山寺晚钟”“洞庭秋月”等,我们建议也用四个字,建议含一个“秋”字,建议有一个动词。有同学自告奋勇上来的吗?好,有两个,我再点一个最聪明同学上来。“18号”(随即点一个学号,旨在调节气氛。)两分钟后,点评整合,注意没有什么标准答案,只是参考性质的:秋庭对花、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生凉、秋枣染色。
5、 这五幅画面有没有什么红线贯穿起他们呢,有没有纲举目张、提纲挈领的东西呢?上几节课我们讲“这几天心理颇不宁静”是《荷塘月色》的文眼来着,那么这篇文章如果有文眼,又是什么?学生找到:可是北平的秋天,却来得特别的清、特别的静、特别的悲凉。
6、 那么这五幅画面是怎样具体展现这总的感受的呢?今天我们只欣赏第一幅画面。由学生读一次后,引导学生品悟语言。先概写,再写庭院清晨静观的画面。视觉(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清);听觉(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以动写静,衬托皇城人海的静谧);视觉(朝东细数着从槐树叶底下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细节,写闲适静谧);直接写行为举止(泡一碗浓茶,静对着牵牛花的蓝朵—静)。问题是,悲凉是怎么表现出来的?悲凉是悲伤凄凉的意思。学生找到两个“破”字,还有作者的主观感受,牵牛花以蓝或白色最佳,紫黑次之,淡红色最下。是的,颜色与情绪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红”意味着热烈、明快、活跃、青春与活力,紫色意味着神秘、高贵,蓝或者白则是冷色调,对应忧郁和哀伤。
7、 探究:作者描写故都的秋,其清、静,我们是能充分理解,而悲凉,则比较令人费解。我们到外地旅游,尽管是花钱买罪受,但是这个“罪“是加引号的,实际上还是开阔眼界的,愉悦身心的,郁达夫为什么对悲凉这么一般避之犹恐不及的负性情绪反应如此情有独钟呢?引导学生从文题末的时间因素1934年8月这个时间点找时代背景的因素(社会动荡,千年古都在日军侵略的阴影下,随时有亡国灭种的危机,作者抱有中国文化可否持续的深远的忧思,个人遭际颠沛流离也有忧患的投影),也可以文本中找(凡是有感触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天所引发的深沉、严厉、萧索的感受并没有人种、阶级和国别的区别,是一种普适性的情绪反应。秋风渐起,黄叶飘飞,田野空旷、满目狼籍,面对种种萧瑟的景象,焉不能有共同性的悲凉情绪反应?)中国悲秋的文化承传和积淀,是几千连一以贯之的,尽管有情绪的叛逆和另类,但是宋玉、欧阳修的《秋声赋》和苏轼《赤壁赋》等却共同架设了通往悲凉情绪的桥梁。另外补充:自身的忧郁性格使然;自己提倡的“静的文学”的有意为之。
8、 思考:作者为什么还写“南国之秋”?
总的感觉是结构紧凑,表达自如,气氛活跃,学生踊跃,有思考的深度和效度。也展示了自己知识比较丰富,口才比较好,激情充沛,与学生互动好,善于赏析激励学生,有教学机智和善于引导、启发和变通的特点。缺点:后面的分析略嫌匆忙;有一分钟拖堂;教学语言似乎还可以凝练简洁些;多媒体运用还不娴熟,有几次还用手点屏幕;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的机会没有得到保证,教师尽管没有掌控和主宰课堂,但是引导的痕迹有点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