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实录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实录

ID:508507

大小:11.63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实录 哈尔滨市雷锋小学  王宇 文章主旨: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通过读文,让学生感受周恩来的爱国情怀以及他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激发学生爱国热情的同时,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认识并理解“帝国主义、租界、得意扬扬、惩处、巡警、衣衫褴褛、模范、吵嚷、铿锵有力、灯红酒绿、热闹非凡、哭诉、大不相同”等词语,并通过结合上下文、资料引入以及想像画面等方法理解词语,并使学生能够准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2.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圈点勾画”等,为文章做批注的方法,并渗透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想像画面的意识。 3.整体解读文本,抓“中华不振”提领全篇,并通过合理想像画面、补充资料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中华不振”的含义,并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教学流程: 一、课前交流: 1.请学生介绍有关周恩来的资料。 2.师介绍周恩来。 二、解释课题,质疑引入。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认识了一位大公无私、可亲可敬的伟人——中国建国第一任总理周恩来。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周恩来,去了解他少年时代的一个故事。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认真、郑重地板书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崛起就是兴起的意思,之就是的,题目的意思是——为中华的兴起而读书。再读课题。 生:再读课题。 师:周恩来为什么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呢?(在黑板旁画上“?”)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难懂词语。 师:让我们认真读读课文,注意要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生:自读课文。 师:课文中有许多生字标注了拼音,把这些词语再读给同桌听一听。 生:互读词语。 师:都读准了吗?哟,挺有信心的嘛!我要考一考你们了。 出示生字: (1).帝国主义列强   租界 生:齐读词语。 师:解释租界:帝国主义强国强行在弱小的国家内圈画出一块土地,供自己国家的人生活、娱乐。他们在那里大兴土木,尽情享受,却不随便让本国的人进入。也许你还不太了解,不过没关系,随着课文的学习,你会有更深的感受。 生:再读词语。 (2).惩处  肇事  衣衫褴褛  师:这三个词语不太好读,先自己读读看。 师:指名读词语。 师:“衣衫褴褛”是形容谁的?让你看到了一位什么样的妇女。再读读这个词。 师:放入句子中再读读。指名读句子。 师:注意“通”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第四声,请把拼音标注在这个字的旁边。 (3).模范  巡警  吵嚷  铿锵有力 师:这一组词语是一个一个出示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嚷”是生字,不好写,仔细观察,怎样写才能把它写好? 生1:左窄右宽。 生2:右半边的笔画很多,要把它写紧凑。 师:范读“嚷”这个字。 生:学生自己在练习纸上写两个。 师:指读词语:铿锵有力。“铿锵”是指乐器发出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那么这个词怎么读呀? 生:齐读。 师:如果把后两个字读得再快些就更好了。 生:再读。 师:周恩来铿锵有力地话语让魏校长为之一振。他铿锵有力地说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生:齐读课题。 师:这是多么铿锵有力的声音呀。 师:指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师: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呢? 生:课文先写了周恩来12时来到沈阳读书,伯父在接他时提醒他不要到租界玩,周恩来听后疑惑不解,打算去租界看个究竟。 师:(板书:疑惑)来到租界后,他又看到了什么呢? 生:他看到了租界里有一名可怜的妇女,她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本以为中国巡警能给她撑腰,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给她撑腰还训斥她。 师:对,他看到了一个中国妇女在租界受人“欺凌”。(板书:欺凌)正是租界里的一幕让周恩来真正体会到了“中华不振”。(板书:中华不振)所以,他在修身课上又做了什么呢? 生:他在修身课上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板书:立志) 师:周恩来为什么要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呢? 生:因为他看到了租界里,中国妇女受人欺凌,而人们却敢怒不敢言,从而感到“中华不振”,所以要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再让中国人受外国人欺负。 师:是呀,正是因为周恩来深切地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才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 师:租界中的一幕使周恩来深切体会到“中华不振”,就让我们走进租界去看看那里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五、研读“闯租界”一段,深入理解“中华不振”。 师: 课文的第几段写了租界? 生:7、8段 师:默读7、8自然段,课文中哪些句子让你感到“中华不振”呢?边读边思考,找到了相关的语句,拿出笔把它画下来。(板书:“——”)留下你思考的痕迹。 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句子。 师:我看到有不少同学画出了第7自然段的句子,谁来读读。 生:读句子。 师:出示改过的句子,请学生读读。发现“大不相同”“不大相同”。为什么文中用的是“大不相同”呢? 生:“大不相同”写的是租界内外十分不一样,有很大的不同。而“不大相同”只有一少部分不同。 师:“大不相同”告诉我们的是租界内外十分不同,非常不同,简直是“天壤之别”。租界内什么样啊? 生: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师:租界外呢? 生:战火纷飞、民不聊生、忍饥挨饿、冷冷清清、饥寒交迫、穷人流落街头…… 师:读出这不同(引读课文)。大不相同能改成不大相同吗?把这个词画下来吧。(板书:。。。。) 师:租界与别处的不同,仅仅是这“贫富差异”吗?再读读你刚刚画出的句子,有哪些词语让你特别有感受,就把它画下来。 师:你画出了哪些让你感受最深刻的句子或者词语?学生汇报: 生:得意扬扬:……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 生:我觉得这个洋人很可恨,他明明撞死了这个衣衫褴褛的亲人,却不认罪,还得意扬扬的。 师:“得意扬扬”你猜猜,他心理在想些什么? 生:他在想,你们中国的巡警也拿我没办法,让你们怎么办? 师:无所畏惧。 生:他有点看不起眼前的中国人。 师:蔑视的眼神。 师:你看到他无所胃惧的态度了吗?你看到他蔑视的眼神了吗?如果你看到了,就读读这一句吧。 生:有感情读句子,突出“得意扬扬”。 师:我听出了你们对这个洋人的恨,那就请你在“得意扬扬”的旁边写上“可恨”两个字吧。 师:在这一段中你还画出了哪些词? 生:衣衫褴褛、哭诉。 师:让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妇女? 生:一个可怜的妇女。 师:读出她的可怜。 生:有感情读句子。 师:你看到她流泪的双眼了吗?你看到她颤抖的嘴唇了吗?你看到她痛苦的脸颊了吗?如果你看到了,我们来读读这句话。 生:齐读句子。 师:是呀,这“衣衫褴褛、哭诉”让我们觉得她是如此可怜,请把“可怜”写在这两个词的旁边。 师:这一恨、一怜使我们感同身受,如果对比着读一读,感受就更深刻了。 生:齐读句子。 生:男女生分读句子。 师:在这幅画面里,还有一个人更应该恨,他是谁呢? 生:巡警,因为他身为中国人,却不替中国人撑腰。 师:文中哪句写的是这可恶的巡警呢? 生:读句子。 师:哪个词让你感受最为深刻? 生:训斥。 师:他本应训斥谁? 生:洋人。 师:是肇事的洋人,但他却正在训斥谁? 生:中国妇女。 师:是可怜的中国妇女,是衣衫褴褛的中国妇女,是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亲人的中国妇女。孩子们,读读这个句子吧。 生:齐读句子。 师:此时,你就站在他们中间,目睹这一切,你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示意学生手放下),从你们的愤恨的眼神中,激动的表情中,我就知道你们要说什么,要做什么了。但,你们不能说,不能做。你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引读: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谁知道为什么? 生:因为这是在外国人的租界里。 师:是呀,这就是中国人没处说理的租界。所以,就算你攥紧着拳头、紧咬着颤抖的双唇,你的心里也明白:读——(出示: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师:1840年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者侵入我国,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一次又一次割地赔款,并把自己的国土以“租界”的形式交给侵略者来统治。他们在租界里为所欲为,想拆哪座房就拆哪座房,想建哪座楼就建哪座楼,当他们想上街时,中国人就得靠边站着。有些外国人还在自己的租界内的公园门口挂上“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 师:孩子们,你们有什么要说的? 生:当时的清政府太无能了。 生:我真恨那些侵略我们的帝国主义列强。 师:在恨的同时,我们也感到无奈,因为当时的引读:“中华不振”。 六、留下疑问,为下节课理解“少年周恩来”做铺垫。 师:从租界回来以后,周恩来一直“沉思”着,12岁那年的沉思决定了他一生的道路,他会想些什么呢?(板书:沉思?) 师:课下想一想,下节课我们再一起读读课文,看看课文写了一位什么样的少年。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