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荷塘月色》的“不宁静”
加入VIP免费下载

也说《荷塘月色》的“不宁静”

ID:508617

大小:2.85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不宁静”是《荷塘月色》的文眼。朱自清为什么会“不宁静”呢?我们看这篇文章是写于一九二七年的,二七年,在中国的历史上可真“不宁静”,各种外国势力,许多军阀割据,还有新生的革命力量,整个中国的命运,真如雾里看花,不知道会向什么方向发展。作为一个“宁愿饿死,也不去领美国救济粉”的具有民族气节的知识分子,朱自清对中国命运和前途,有着深深的忧虑。但他毕竟是一个知识分子,没有政治家的慧眼,也没有革命家的胸怀。他看不到中国的前途和希望,于是便有内心深处的“不宁静”。面对着中国社会的这种现实,他和许多知识分子一样,选择了一条躲避的道路,躲开了喧嚣的白天,躲开了纷乱的现实,选择了幽静的夜晚选择曲折的荷塘。这里没有“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也没有“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这里只有荷花的清香,月色的宁谧,虽然有一些蝉声和蛙声,但那只能是“鸟鸣山更幽”。在这里他的心情宁静了,祥和了。在这里他的思想自由了,驰骋了。但这样的环境并不理想,因为它始终显得有些沉闷,缺乏一种生机,于是便不由得“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那种“菱歌泛夜,嬉戏钓叟莲娃”的环境,那种渔歌互答,游梭往来的场景,显得热闹而又和平,怎不令人惦念呢?与其说作者在寻找一种躲避“不宁静”的方法和环境,不如说是作者在探求着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他希望中国的将来会是一个和平安详人人快乐的“桃源”世界。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是不容幻想的,“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作者的幻想还未十分停当,却已走出了荷塘,一切似乎都很宁静,“连妻和闰儿”也都睡熟。在广阔的天地之间,只有独醒的诗人犹自探求思索,这是一种怎样的孤独寂寞啊?  《荷塘月色》中作者的“不宁静”,除了书写个人的情绪外,更主要的是对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深沉的忧虑,这和作者所具有的民族精神是分不开的。作者是一个既受过中国古典教育,同时又是吃过洋面包,喝过洋墨水的大知识分子,他没有留恋西方的花花世界,学成之后,依然回到了积贫积弱的祖国,想把一颗赤子之心奉献给她,让她繁荣,让她强大。然而,他却找不着出路,找不着奉献的方式,于是发出了令每个读书人都心有戚戚焉的叹息,这便是《荷塘月色》中的“不宁静”。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