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教学案例
一、课堂框架描述
第一环节:从“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导入
第二环节:郎读课文、纠正字音、注意停顿、不读破句
第三环节:学生自译课文,不懂之处提出疑问
第四环节:思想内容分析,课外拓展
二、课堂细节描述
前半节课,学生学习状态极佳,到学生自译课文这一环节,学习气氛陡然下降,很少有学生提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是不是学生已经解决了全部问题?走下讲台一看,学生每人一本参考书放在前面,书上已经翻译得清清楚楚。
三、案例分析
文言文教学是否需要推断?由这节课看出这个问题值得研究,这里涉及一个结果和过程哪个更重要的问题。学生确实通过翻译书弄懂了文章意思,这是一个让人满意的结果。可是这一结果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义到底有多大,就值得分析了。一个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获得了新知,一个学生通过书籍记忆了新知,哪一个更有价值呢?答案是明显的,只是我们常常没有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让他们通过自身努力去获得知识,往往急功近利地检查学生的学习所得。
四、改进本课的教学设计
第一环节:采用原来的导入
第二环节:采用原来的方式
第三环节:作了一些变化
1、让学生抛开翻译书独立翻译勾画遇到的困难
2、用旧知、成语、句式结构等方法独立推断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互相解决问题
4、教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第四环节:采用原来的方式
五、分析改进后的设计 吸收该课例前两个环节,意在扎扎实实地进行文言文教学。对第三环节进行较大改造,目的是真正落实“自主”的教学方式。“自主”不是放任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三维目标中,知识和能力是我们擅长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和方法应该是教师大加着力处。教师对学生细致、具体、有效的指导就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假想学生中一人靠记忆获取了知识,一人靠探究还未完成,我们如何评价这两位同学呢?这个案例强化了一个理念:过程永远比结果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