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乘法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找出计算的规律。
2、充分利用已学知识的迁移作用,沟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基本的计算能力。
3、学生熟悉进行乘法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找出规律,并能熟练计算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
难点: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找出规律。
教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教学挂图,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知识迁移。
1、竞答,出示口算卡片。
2×3= 5×1= 12×3= 14×2=
10×4= 30×3= 2×200= 60×2=
2、听算竞答,说口算过程。
500×4= 6×70= 90×7= 8×600=
通过回答,明确:
末尾有0的多位数乘一位数,只要把多位数0前面的数字与一位数相乘,然后在乘得的结果后面添上0,多位数后面有几个0,就添上几个0。(为新知学习打下基础)
3、(1)肯定学生的回答(师评,生评并对自己提出要求)
(2)归纳题目特征:多位数乘一位数。
(3)导入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乘法。(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合作探究
1、学习“找规律”
(1)出示第一组算式。
5×1= 5×10= 50×10=
学生独立计算,回答结果,并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学生会利用已学知识和已往经验,很快得出结果。教师在算式添上得数。同时发现这三道题的结果是5、50、500,每一题比上一题的结果都多一个“0”。学生能发现这一问题,说明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如果提不出,可由老师以“我有不疑问”等巧妙提出。
学生可能会根据多位数(末尾有0的)乘一位数的计算规律。来说明50×10=?这道题的计算方法及结果。如果是,教师应给予鼓励,但不急于肯定,可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算式:
这道算式的因数都是几位数?生:两位数乘两位数。
引导: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规律是否适应于两位数乘两位数,还有待于同学们去探索,去发现。现在你们能否运用其他的已有知识来说明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探讨一下:(师巡回指导)
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是:
生1:50×10表示50个10相加(或10个50),从数位表知它是500。
生2:50×10=50×2×5
=100×5
=500
[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可能需要补充、讨论、完善,或有另外的解释,只要合理,教师要给予肯定,但要适当加以巧妙的控制]
刚才,同学们的研讨的有理有据。下面我们再举几个例子进一步说明一下:
(2)出示第2、3组算式:
3×2= 12×4=
3×20= 12×40=
30×20= 120×40=
1).学生回答算式,教师总结评价。
2)交流30×20、12×40、120×40的计算过程。
2、探索规律:
(1)引导学生回顾解题过程并注意观察三组算式:
5×1=5 3×2=6 12×4=48
5×10=50 3×20=60 12×20=480
50×10=500 30×20=600 120×40=4800
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讨论、交流:
组内同学相互交流,每个人都说说自己的发现,从而同伴相互补充、完善。
(3)小组汇报:
小组代表发言,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师给予肯定。
(4)小结: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先计算末尾前面数字的乘法,然后在所得积后面添上被省略的0。[注:可由学生代表完整表述]
三、知识运用,拓展提高
1、尝试练习
(1)投影出示课本27页“试一试”第2题(可直接看课本)。
要求:a.独立完成,同桌互查交流。
b.学生互评,找出存在的优、缺点,供全班交流订正。
(2)出示第27页“试一试”第1题(情境图)。
要求:a.说明图意,提出相应问题。
b.绘制统计表、计算。
c .交流、订正。
2、练习:
课本第27页“练一练”1、3、4题。
第1题:开火车口算填表(可用投影)。
第3题:独立审题、列式、口算,制成统计表,组内互查。
第4题:独立解答,交流汇报。(不要求学生会列综合算式,但可鼓励有能力的同学尝试一下。)
3、数学游戏:接力竞赛。
完成第27页练一练第5题。评选优胜组。
[对学生合作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指导]
4、拓展练习:完成课本第27页第2题。
( )×( )=800 ( )×( )=1260
看谁写得最多。
四、升华提高。
师生共同完成: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你的进步表现在哪里?你给同学们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你学习的同学是谁?你的疑问是什么等等。
板书设计:
乘法
5×1= 3×2= 12×4=
5×10= 3×20= 12×40=
50×10= 30×20= 1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