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学课程改革的若干想法
加入VIP免费下载

关于数学课程改革的若干想法

ID:510251

大小:4.83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TRS_AUTOADD_1263997288379 {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 #TRS_AUTOADD_1263997288379 P {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 #TRS_AUTOADD_1263997288379 TD {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 #TRS_AUTOADD_1263997288379 DIV {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 #TRS_AUTOADD_1263997288379 LI {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 /**---JSON-- {"":{"margin-top":"0","margin-bottom":"0"},"p":{"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margin-top":"0","margin-bottom":"0"}} --**/   一、数学课程改革的普遍取向 这也可以被看成数学课程改革最为基本的一些理念: ·大众化:数学教育应当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其中的少数人或某一部分人。 ·活动化: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与动手实践。 ·生活化:数学教学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个性化: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与个性差异。 在充分肯定上述理念的合理性的同时,我们又应注意防止各种简单化的理解与绝对化的主张,而应努力作好对立面的必要平衡。特别是: ·“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与“数学上普遍的高标准”; ·“学生的主动建构”与“教师的指导作用”; ·“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与“数学的形式特性”;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个人的社会定位”; ·“学生的个性差异”与“思维的必要优化”。 二、教学方法的变革 ·这可被看成数学课程改革顺利开展的关键所在。 ·更为一般地说,这并就反映了由学习理论向教学理论乃至教学方法过渡的必要性。 ·应当明确肯定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思想之间存在有重要的联系,并从这样的高度积极地去推广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如情境设置、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等。 ·但同时也应防止简单化的理解与绝对化的主张,特别是,不应将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简单地等同起来,即如将各种教学方法简单地加上“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标签,并由此而作出“先进”与“落后”的区分。 ·台湾的教训与启示;国际比较研究的合理定位。 ·从而,我们应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给教师更大的自主权,而不应强制地去实行人为的统一。 三、几个必要的认识 应当认识数学课程改革的长期性。 应当注意对于国际上先进数学教育教学思想的学习和研究,特别是注意分析这些思想对于中国社会的“适应性”。 应当注意对于中国数学教学优秀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应当实现上下的必要互动。 就当前而言,并应特别注意对于已有工作的自觉总结与反思,从而清楚地认识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通过深入研究和不断实践取得切实的进步。 参考材料: 郑毓信,改革热潮中的“冷思考”,《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2年第九期。 郑毓信,简论数学课程改革的活动化、个性化与生活化取向,《21世纪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重庆)。 郑毓信、梁贯成,《认知科学、建构主义与数学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郑毓信──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数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数学数学大会(ICME-10)国际程序委员会委员。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