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S_AUTOADD_1258659251397 {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
#TRS_AUTOADD_1258659251397 P {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
#TRS_AUTOADD_1258659251397 TD {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
#TRS_AUTOADD_1258659251397 DIV {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
#TRS_AUTOADD_1258659251397 LI {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
/**---JSON--
{"":{"margin-top":"0","margin-bottom":"0"},"p":{"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margin-top":"0","margin-bottom":"0"}}
--**/
【思考的问题】
如何把学生课堂中学到的数学知识真正应用到生活?
如何利用情景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和态度?
如何合理有效地挖掘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素材?
【案例背景】
将生活中的素材引入课堂是数学教学中一种常用的策略,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把数学与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但是如何选材?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素材的作用?如何让学生从探究生活中的事情,学到数学知识又是一个个困绕我的难题。我以《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这一课为研究对象,尝试尽可能地把生活中的素材引入课堂,创设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教会孩子,辨认正面、后面和侧面,以及知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学会要认识物体的全貌,应该从多个角度观察物体的策略。重在从小培养小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以上的要求,我在设计的时候摈弃了教材提供的主题图,寻找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人、事、物,为学生创设了充满亲切感的教学环境。
【案例描述】
一、创设生活情景,引发学生学习需要。
师:都说我们班的小朋友特别善于观察,今天我就要看看谁的眼睛最尖。
出示图片(一点点黑色图案)
师:这是什么?
生:我觉得是蟑螂,因为他黑黑的。
生:我觉得是铅笔盒,因为好象还有点黄的颜色。
生:……
师:再看看(出示一个钢琴的侧面)
生:是桌子。
生:是木头,好象一大块。
师:再来看看这个物体的其他面。(出示钢琴的背面、正面)
生齐喊:是钢琴。
师:看来观察物体,只看到一部分或者一个面还不行,要不然就要闹笑话了。
生齐笑,教师引出课题。
二、挖掘身边素材,创设探究环境。
片段1:
师:我们今天要观察的第一个物体就是老师我啦,认识一年多了还熟悉我吧!(边说边走到教室的中间)
师:那说说你打算怎么观察我?
生:我能看见老师的前面,我从前面观察老师。
生;我只能看见老师的后面,我要从后面观察老师。
师:那我们就按座位分组观察老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其他同学想一想,别人看到的,你有没有看到?
生:我看到老师的眼睛。
师:你看到老师几只眼睛?
生:二只。
师:那后面的同学有没有看到老师的眼睛啊!
生:没有。
左边的学生:我看到一点点,我看到老师的头发。
师:呵呵,那你有没有看到老师的后脑勺啊。
生:有。
师:那前面的同学呢!
生:……
师:许多老师都夸奖老师的衣服很漂亮,给老师拍了照片,可是都只有拍到老师的一个面,想看看吧!
(出示四张侧面的照片)
师:这个长方体的盒子当作是老师的身体,你能把这四张照片贴在这个长方体上么?
生活动。
巩固练习。
1. 找找拍照的地方。
师:除了老师和同学们接触一年多以外,还有一个物体也和同学们接触了一年多,那就是我们美丽的校园,看!
(逐一出示学校行政楼的照片,分别是前面、后面、侧面。)
生:我知道第一张照片那是校长的楼,我认得校长的办公室,下面还有校长的车,校长的车都是放那里的。
生:我知道第二张照片那是校长的楼的后面,墙上有字,我认得,写的很草。
生:那里可以看到操场。
生:我知道第三张照片是校长楼的侧面,从我们教室看出去刚好是这个样子,我有看到。
师:真是一群注意观察的孩子。
生:那其实就是一幢楼,老师是站在不同地方拍的。
生:老师,我知道你是在哪里拍的。
生:老师,我也知道。
师:那好,那我们就来选一选老师拍照片的地方。
(出示三张拍不同照片的地方)
生:……
2. 我站在那里?
师:出示不同面的水壶图片,让学生寻找是在哪里看到的?
生活动。
【案例反思】
我尝试把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引入到学生的课堂,让学生通过观察他们熟悉的素材来学得知识,以下是我对这堂课引入生活中素材教学的一点反思:
一、挖掘身边素材,让学生轻松学习。
对于低段的孩子来说,他们最容易接受的事物就是身边的事物,所以新课标很强调应该从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孩子身边的现实社会出发,学生的现实或许更多意味着与他们直接相关的、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可以直接接触到的事与物。所以我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尽量找孩子身边的素材作为学生的学习材料,在引出课题前的猜一猜活动,到探究体验中的观察老师的活动,再到后来找拍照片地方的练习,我都有意地选择每个孩子都天天见着的物体,将数学问题还原成为生活问题,学习的重点也不知不觉地在谈话观察中被掌握,学习难点也在体验中较为容易得被克服。
二、把亲切熟悉的生活带进课堂,让学生享受学习。
把熟悉地生活素材引入学生的课堂,每个孩子对这些素材都有着自己的理解,都有话要说,所以我们的课堂一下子就变成可以让每个学生自由发挥的舞台,学生少了平时的束缚,畅所欲言,大大提高了观察的主动性,平时不善于回答的同学也愿意说说自己的看法,学生能够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在观察探索中,根据自己的经验,感悟出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就不同,这样就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成了生动形象、饶有兴趣,学生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新知识,发展了能力,同时也增进对数学的情感,使学习变成了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从孩子张张天真的笑脸当中,我知道他们很开心。能够快乐轻松地学习知识,对于孩子来说是多么美好地一件事啊!
三、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
课堂学习要与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拓展课程时空,使学习不仅指向课堂,也可以提供生活世界给学生理解和体验,打开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这节课中,我从生活中引出了数学知识,让学生知道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也不同这样的道理,也尽量地让学生用这一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找位置等问题。但是课后我遗憾地发现,这节课寻找的第三个生活素材(观察水壶连线)与第一个练习层次不明显,在同一层次上的过多练习,就容易让学生就觉得没有挑战性了,同时回顾整节课,还是有点数学味不浓这样的遗憾。
其实我们都知道,当学生对学习感兴趣的时候,学习过程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所以选择学生熟悉喜爱的素材,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但是怎么把握这个素材,怎样去挖掘这个素材,怎样适度地利用素材,又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值得我们一线得教师不断得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