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期末素质测试试卷分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初一语文期末素质测试试卷分析

ID:510498

大小:32.48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一、试卷结构及命题特点     能紧扣新大纲,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提倡并考查了学生的自主阅读、研究性阅读的能力,立足于课内,进行适当拓展延伸。这份试卷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实践能力作了一次有益的尝试,为今后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来实施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    试卷第一部分为五分,主要考查学生抄写规范,卷面书写是否规范清楚,涂改情况。   试卷第二部分为23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积累,同时有考查了学生课外阅读(以大纲推荐书目为主),涉及汉字字形、成语的运用、古诗默写课外名著阅读等几个方面。         第三部分为42分,是阅读能力考查题(分现代文阅读与古诗文阅读)。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分析、概括能力。文质兼美的文章,新颖的题型,两段课外文章的阅读考查,更是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重视能力,注重过程方法,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新理念。   第四部分是作文,计30分,另加5分的写字分,抄写分。 半命题作文: ------------------------  笑了,这对选材能力相对较弱的初一的学生来说,是极其恰当的,而且题目本身极富思维空间。对于那些大而无当、平白无味的话题作文来说,更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作文字数的要求是500字以上。 二、考试情况分析    从考试后学生的得分和失分情况看,第一部分主要是考查学生书写能力,有否涂改,书写不规范等,从试卷看,虽然得分率为100%,但也有个别学生有涂改现象。反映出不少学生中存在的认字不细心、观察不细致、书写粗心、潦草的毛病。    第二部分主要是考查对语言积累运用。根据拼音写汉字,得分率在75%左右。古诗文默写得分率在87.%左右,有部分考生名句默写不是不会默,而是没有将背诵与理解很好地结合起来,所以,不少词语知道发音却不能正确书写。比如:还来就菊花写成还来“旧”菊花。文学常识以及名著阅读填空得分率约为63%,这与平时缺少相应训练有关系,对题型不熟悉。成语接龙与拆字游戏得分率高达97.5%,这说明这类语文活动还是深受学生喜欢的。    第三部分的阅读分析题,学生的得分率总体约为79.7%。现代文阅读得分率为:65.9%,其中,5,8,9,12题得分率相对较高,为:87%,而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判断能力的6.7,10,11题得分率为:51%左右。古诗文阅读得分率为:92.5%。其中课外古诗鉴赏得分率75%,而课内文言文语段阅读,因为老师平时下的功夫比较大,所以得分率相对较高,为:97.4%。    第四部分是作文部分,得分率在78%左右。半命题作文"-----笑了",其实是要求学生选择最熟悉的生活场景 ,引导学生体味生活中的真情。好的方面主要表现在不少学生能结合亲身经历,如:助困帮贫、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等;也有些学生从平凡的生活中挖掘亮点。文章抒写了真情,确属感人之作,但也有不少学生选材千篇一律,如: “我照顾生病的爸爸妈妈”, “考试时同学没带尺子我伸出援助之手,同学笑了”,“我扶同学去医院”, “下大雨同学没带伞,我无私帮助”等等,没有新意,读来乏味。而一些作文改头换面的痕迹也十分明显。有些学生内容感情不细腻,体现出对身边的人和事物,对社会人生缺乏体验,表达能力的不足也使他们不能充分表达心中的情感。        综合而言,本次考试暴露出了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名句默写错别字较多,文字表述中语言不规范,造成不应有的失分; 二是阅读中理解不准确,答题不到位; 三是表述不严谨,词不达意; 四是写作基本功不够扎实,仿作、宿构的作文较多。 这都表明,学生在语文基础、语文能力方面还存在许多“硬伤”,需要广大师生在平时的教学中加以克服。 三:从教学双方来分析试卷得分高低的原因: 大致可以发现: (1)目前教学对学生的“双基”训练不大扎实; (2)教师对学生语文学习心理及过程,缺少整体的理性的认识,特别是从课内到课外语文能力训练的一贯性系统性不够; (3)语文教学关注课堂多,关注课外少;关注课本多,关注生活少; (4)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整体不高;(5)作文教学训练水平不高,机械有余,活力不足。 四、对语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1、顺应课程改革,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教师注意学习,从整体思考语文教学,立足课内放眼课外,“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2、更新观念,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立足实际,精选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能得法于课内。在注重双基的同时,让课堂充满活力,这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高,上面得分率低的题目也就成了得分率高的题目。   3、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能让学生受益于课外。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广泛的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语感就包含于其中。没有对语言文字的足够积累,学生就会读不懂文章,理解不了语言的含义,不能正确使用文字。学生在答题中的出现的错别字,古诗词默写错误,基本的文学常识缺乏,写作中名言名句引用少、事例都是老一套等等,都说明了我们平时在阅读教学中还不够重视多方面的积累。所以必须引导学生向课外要时间,扩大阅读面,拓展知识视野,多读书、读精品、多观察、多思考、勤动笔,增加语言积累,增强语感,提高表达能力。    4、强化作文教学,强化“识字与写字”教学。 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要留心身边的人和事,体会自己亲身做的事,积累生活经验,积累写作素材,勤于动笔,这样作文就会左右逢源,言之有物了,才能使学生写出有活力的文章。 “识字与写字” 和“写作”教学的改革相对落后 ,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规范的书写是对祖国语言热爱的体现。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考试质量分析                                     高友静 一、试卷结构分析   本试卷采用闭卷形式。本次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表1:试卷结构分析表 项   目 分  值 比  重   考试 内容 分布 卷面与书写 3分 3%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22分 22%   现代文阅读 25分 25%   古诗文阅读 20分 20%   写作 30分 30%   试题 类型 分布 选择题 3分 3%   填空题 11分 11%   简答分析题 53分 53%   写作题 30分 30%   书  写 3分 3%   考试 要求 分布 了解与识记 20分 20%   理解与分析 21分 21%   运用与评价 59分 59%   难度比 容易题68% 稍难题20% 较难题12%                   二、考试成绩分析 全段六个班实考人数277人,段平均分79.16,最高分95,最低分37。 2、各大小题得分情况 各大小题所占分值情况 平均分 得分率 答题情况分析 一、书写题(3分) 3分 100% 在考试中,学生们的书写相对平时来说,要端正许多,所以几乎没有因此而被扣分的同学. 二、语文知识积累和运用(22分)       1 3分 2.55 85.00% 本题是根据拼音写汉字,学生们对字词的掌握还不够熟练. 2 3分 2.95 98.33% 根据语境来选词填空.学生们的语感相对比较好. 3 8分 7.30 91.25% 名句默写题,学生们对教材要求背诵的内容,掌握得比较熟练,但也有不少的学生出现错别字,比如说”山山唯落晖”,”晴川历历汉阳树”就有几个学生出现错别字. 4 8分       4.1 4分 2.30 57.50% 本题是根据自己对课内阅读体验来填空.学生对课内没有要求背诵的课文,掌握得很不扎实. 4.2 2分 1.18 58.75% 对课外文学名著的了解,还远远不够. 4.3 2分 1.63 81.25% 本题属于开放题,学生在语言表达上,还是比较好的. 三、阅读(40分)       现代文阅读(一)(5-8) 12分 9.875 82.30% 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不足,对说明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掌握得较差。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尤其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还不熟练。比如说第7题,对题中所举的例子在文中的作用,答非所问的同学比较多。 现代文阅读(二)(9-12) 13分 8.45 65.00% 本文的内容相对比较容易看懂,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还显得不够老练,尤其是对第11和第12题的回答,丢分比较多。学生对加点词的表达作用的理解能力显然不能达到我们的要求。 古诗赏析(13-14) 4分 3.70 92.50% 本首诗相对比较简单,诗人的博大胸怀在本诗里显得比较明显,本题完成得比较好。 课内古文阅读(15-17) 9分 6.63 73.61% 对文言文实词、虚词的词义及用法掌握不准确。对“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的朗读语气的把握也不太恰当。 课外文言文阅读(18-20) 7分 6.43 91.80% 课外文言文整体阅读能力较好,但部分同学表现较差:1、读不懂原文的意思;2、实词的翻译错误较多;3、不理解文段意思,回答问题不得要领; 四、作文(30分) 23.93 79.80% 审题不清;投机取巧,模仿的较多;词汇量不够丰富,对生活关注不够,以至写作没题材或者无话写。   二、教学反思     这套语文试卷给人的总体印象是:稳中有变,变在有新,难度适宜。它紧扣《新课标》的要求,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深化了语文考试改革。对新课程语文教学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具体地来说,这份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1、更加注重能力考查,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注重对文章整体的感悟能力、分析能力和评价欣赏能力的考查。作文仍保持较大的比重,命题宽中有严,既打开了学生的作文思路,又便于阅卷人员把握分值,淡化文体要求,不设审题障碍。     2、扩大思维含量,注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考查。全卷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加强对语言感悟能力和语言文化素养的考查。主观题允许合理的不同答法,探索开放性试题,鼓励个人创思。题量、难度适中;无偏题、怪题,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导向性。     3、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如阅读题的《外婆的手纹》,选文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情感体验,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    针对这样的一份试卷,再仔细分析我们的学生答题情况,认真反思,会发现我们的教学中还是存在不少问题:     (一)背诵力度不够,不严,至使一些同学有懒惰思想,检查落实不到位,使一些同学无紧迫感得过且过,从而造成填空题不过关。     (二)阅读教学中同学们学得不灵活,记忆不深,不能学以致用。学生缺少对生活的体验,不能设身处地去理解、感悟文章的内容。对各类文体的阅读方法和答题技巧掌握得不好。学了这个文体的知识忘记了另外文体的知识,或者出现混杂现象。     (三)文学名著的阅读和指导不到位。平时由于教学比较忙,疏忽了对学生进行名著的指导,布置学生要去去阅读,但缺少检查的力度,走过场的现象较为严重。     (四)作文中对中、差生指导不到位,想象作文拓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作文训练得不够,至使学生在作文明思路太窄,文路不清,甚至有些学生说到哪里算哪里,没有整体的构思。     (五)课外阅读面太窄。学生平常学习的时间太紧张,缺少对有文学素养的书籍的的阅读,造成了解题时思路的闭塞,回答问题时无从下手。  三、教学建议     复习应以“本”为主。抓纲务本,优化对学生各知识点的复习。尽管现在考题的语言材料大多来自课外,但这些题大部分是课文中基础知识的变形和延伸。因此,在复习中,应遵循《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来复习。复习中引导学生把学过的知识重新进行整理归类,找出规律。可针对考试题型特点,进行基础、口语交际与综合实践、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写作能力培养开展专题复习。教师在上课时要找准知识教学的突破口,找准课堂知识教学与知识考查的结合点,提高学生对语言现象的敏锐的洞察力、理解力。     (一)基础部分:     1)夯实基础,不能偏废语文教学中的字词积累和运用,扎扎实实地搞好常规教学,加强阅读积累,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2)古诗文的积累要在识记理解的同时,注意创造一定的语言环境,以考查学生运用古诗文的能力。诗歌的默写应该不遗余力的督促落实,学生丢分最多的还是错别字。     (二)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 今年语文卷紧扣学生心理和阅读特点,如基础题第4题中的第三小题:班级开展“我看克隆”辩论会,小组成员小B将登上辩论台,他平时喜欢阅读科学书籍,但不够自信,此刻,作为一个组长,你准备对他怎么说呢。再如全卷第20题,即课外文言文最后一题“任选一个角度,谈谈这则故事给你的启示”等等。 本卷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体验,体现了积极的价值取向。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考查。复习教学中要力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创新精神,为学生有创意的表达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三)阅读: 1、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的考查,基本源自课内,所以要紧扣课本,夯实基础。具体操作可分三步走:第一步,对规定的文言文,从字词句到文学常识、思想感情艺术手法等,拎出要点,总结规律,逐篇过关。第二步,分项训练。按默写、词解、阅读、欣赏、文学常识等分项训练,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并形成运用能力。第三步,考试演练。学生能否考好,最终体现在对试题的解答上。所以,要选择优秀的模拟试题,强化训练,解决好学以致用的问题,力争考试时文言文不丢分。 2、现代文阅读     阅读教学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语言感悟能力及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要带领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培养阅读的能力,使学生学会怎样品味语言,怎样捕捉文字背后的隐含信息,怎样揣摩文本中那些“重要的暗示或提示”,怎样获得审美的愉悦,怎样对文本作出既富有创造性又符合文本实际的解读。      1)把握文意是做一篇阅读非常关键的步骤,无论是精读还是泛读,应该训练学生通过概括文章或片断的内容来把握文章的主旨,或通过其它方法来弄懂主旨,因为后面的题目很大程度上都是围绕主旨这一条线来命题的,改变学生在没读懂文章便轻易胡乱下结论的习惯,尊重文本,关注作品的价值取向,准确把握作者意图。     2)训练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审题的能力,抓住关键词,推敲关键词,理解题干,准确的回答问题。在学生动笔做题的之前,首先必须弄清楚“我要做什么”,“题干要我做什么”,否则,答题中就有可能是隔靴搔痒,甚至出现盲人骑瞎马的情况。     四、作文     一靠语言的积累,二靠作文形式的创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语言的积累不能靠死记硬背,要采取有效的方法。     (1)读好文章。尽管复习时间短,还应该抽出一定的时间读好的文章和原来做过的读书笔记。     (2)熟读诗词名句。这些都是语言中的精品,恰到好处的引用和仿用,能使语言表达更精练,更巧妙,从而提升语言的品位。     (3)作文的形式的创新。训练学生化虚为实、化大为小的立意、选材功夫,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记录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美”。引导学生在作文中注重内容实质,不在形式上搞花架子。     (4)加强学生的书写训练,并将优秀的中考作文例文定期上墙,让学生悟出属于自己的“制胜宝典”,以弥补自己作文的不足。     总之,教师要进一步明确语文考试评价改革的方向。要注意训练学生良好的考试习惯:字要规规矩矩地书写,题干要仔仔细细地审读,答案要认认真真地琢磨,作文要工工整整地完成。要扎扎实实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多读题,关注考试信息,不搞题海战术,重视精选精练精讲。不断查漏补缺,积累答题经验,使学生的应试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