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2010年高考
袁兆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高考的改革进入“深水区”。一方面,作为选拔性考试,高考仍然要求较高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但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平民化”,以及终身教育的确立,在高考内容方面会逐渐发生变化,突出有利于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知识、能力和理念;另一方面,高考作为“指挥棒”,在推动课程改革方面应该发挥应有的作用,体现课程改革的成果。要依据高考的变化,调整高考复习思路。
一、新课标高考的特点
高考在中国承载着教育发展的“指挥棒”作用。高考改革千头万绪,牵扯到千千万万考生和家庭的希望和命运,所以在高考的改革中一直遵循“稳中求变”的原则,从2009年高考大纲来看,相对于2008年并没有大的变化,特别是在题型示例方面仍吸收了大量的大纲版高考的典型题例,例如1995年的“三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不同命运”题、2003年的“哥伦布和全球化”题,2005年的“济南针铺”题等。这一信息提示我们,新课标的高考命题与大纲版的高考命题有着极强的传承性,新高考并不排斥历年高考成果的继承,我们绝不能割裂新高考与大纲版高考的关系,不能忽视历年经典高考试题的研究。纵观从2007年第一轮试点省份的高考试题,新课程下的高考与传统的大纲版高考逐渐“合流”,在稳定性的基础上,也有发生一些持续性的变化,这就是历史高考的走向。具体来说,有以下特点
1、试题设计结构平稳,仍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但各题型的界线在淡化,功能趋向于多样化。具体表现在问答题与材料题的界限消失,选择题则以材料选择题为主。这一变化符合历史学科特点,史料成为历史学习、历史命题的载体,为新课程对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考查拓展了舞台。
2、以历史主干知识为主导,贴近教学实际,如“分封制”这一考点就分别在2009年全国文综卷一、二、北京文综卷、广东单科卷、江苏单科卷中以不同的形式进行考查。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历史主干知识更突出了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注意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相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3、坚持能力立意的主导方向,突出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1)强调对历史课程的考查而不是对教材的考查
新课程倡导的课程观认为,在我们的信息社会里,知识的来源是多方面、多渠道的,历史教材是学生最重要知识来源,但绝不是唯一来源,不应该局限于教材;此外,与教材知识的学习相比,学生更重要的任务是掌握自主发现新知识、运用新知识的能力。同时,现在课程改革试验区存在“一标多本”的现象,各版本教材虽然都依据课程标准,但在具体内容的选择和表述上有很大差异。这种课程观和“一标多本”现象反应到高考命题上,就会出现两个现象,一是考核的内容与教材的内容不一定有直接的联系,二是考核的目标更侧重于思维能力的考查,而不是历史知识的识记。例如2009年高考山东卷第14题: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B.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
C.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D.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这个题目中所有的表述都没有在教材中直接出现,实际上既是学生理解信息的能力。
(2)主题研究入题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高考对课程理念的落实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新课程以专题模块的形式组织教学,这反映在命题方式上做出的重要探索就是主题研究入题,即围绕研究主题组织材料,多角度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如山东卷第27题,以承载文化、传播知识的书籍作为研究主题,分别选取了中国古代、世界近代、中国近代等关于书籍的新材料,通过创设新的历史情景,考查了书籍所承载的知识在人类发展的各个时期所起的不同作用及特点,并通过最后的探究性题目,考查了学生对于人文知识和科技知识在社会发展中重要性的不同认识。该题从学生经常接触的书籍这一文化知识的承载体切入,题目设计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历史学习能力、及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理解问题能力的考查,而最后的探究性题目则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考查。再如广东单科卷第 题则直接以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为材料,落实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能力。
(3)注重对学习能力、过程和方法的考查
新课程明确把“过程与方法”作为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之一,即“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在高考大纲中明确了高考的思想能力要求:(1)“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2)“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3)“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4)“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这四项能力要求实际上就是学生完成测试的思维过程,即身体、发现和分析有效信息、联系背景知识、设计解决问题的路径、进行推理、判断、分析、综合、比较等说明问题,表达结论。反映到高考命题中就是明确了材料题的地位,以材料创设新的情景,考查学生思维的过程。例如,浙江文综卷26题逐层深入,从对材料自身的理解到材料之间的关系,实际上还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前后社会的进步。
(4)试题呈现方式创新
与高考对课程观的考查相适应,题目地呈现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大量运用图片、图表、数据创设新情景,重视对图表、图片、数据等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考查。既体现考试大纲对学习能力的考查,又可以改变传统高考冷冰冰的面孔,符合目前中学生思维活跃的现状,有利于学生成绩的发挥,以山东卷为例,题目呈现方式包括小说、楹联、报刊、演讲、社论、历史著作等文字材料,也有大量的图片、图表和地图等。
(5)注重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
课程标准规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曾经被认为是一个软指标,无法测量。经过高考命题人员和研究人员的努力,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已经实现,正如黄牧航老师所说:“探索历史事件所蕴涵的价值观比探索历史事件的学术意义重要”。如(2009福建文综卷)1600年,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天文学家布鲁诺被教会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1602年,明末思想家李贽在狱中自尽身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也。若失却童真,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见:见识)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见尽长,女子见尽短,又岂可乎?——李贽《焚书》
材料二 李贽虽在麻城,但有无数来自各地的追随者,几使麻城一境如狂,他的“异端”思想由此广泛传播。与此同时,麻城乃至京城的保守势力对李贽的迫害也逐渐升级,……最终经神宗御批,以“敢倡乱德,或世诬陷民”的罪名逮捕下狱,并焚毁其著作。不愿屈服的李贽在狱中赋诗:“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我今不死更何待,愿早一命归黄泉。”随后自杀身亡。——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布鲁诺指出宇宙是无限的,地球仅仅是无限宇宙中的一个微尘。地球绕太阳转,而太阳也不是静止不懂的。他认为宇宙是一个统一的物质世界,有它自己的客观规律,并不像教会所说的服从上帝的意志。这就彻底否定了教会的宇宙观。天主教会宣布他为“异教徒”,开除教籍,布鲁诺被迫长期离开祖国。1592年,他一回到意大利,即陷入宗教裁判所的毒手,监禁达七年之久,但他始终不放弃自己的学说。当宣布要处死他是,他说:“你们宣布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到判决更感到害怕。”——摘编自刘明翰主编《世界通史-中世纪卷》
(1)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12分)
参考答案:⑴主张:反对将儒学教条化;提出“童心说”;反对歧视妇女。时代背景:商品经济活跃;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倡导个性解放的新思想出现。
(2)据材料指出布鲁诺和李贽被视为“异端”的相同原因及他们临终表现的相似之处。(5分)
参考答案:⑵相同原因:挑战正统,威胁专制统治。相似之处:誓死捍卫自己的信念。
(3)有学者认为,李贽的著作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方面予以说明。(9分)
参考答案:⑶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正统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李贽没有从根本上否定现存秩序,没有对未来社会提出自己的设想。
(4)结合16世纪欧洲社会各方面的变化,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布鲁诺“你们宣读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宣判更感到害怕”这句话的理解。(11分)
参考答案:⑷新航路开辟,欧洲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逐步壮大;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深入发展,近代科学兴起,人文主义逐渐成为主流思想,教会统治受到冲击。布鲁诺坚信自己的学说是科学真理,对未来充满信心。
(6)突出时代气息
高考命题从来不回避社会热点问题,尤其是具有长久价值的热点问题,通过试题内涵领悟来反映社会热点问题,体现了时代性原则,试卷充满时代气息。但是历史的热点并不是低层次的回应,而是把热点反映出来的思想融入到试题中去,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察,发挥历史试题的再教育功能。例如2009北京文综高考(36分)研究历史上流通的现象,可以加深我们对时代和社会的认识。回答下列问题。
历史现象之一: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明代中叶后,白银成为主要货币。据研究,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欧洲各国与中国的贸易以中国的丝绸为主角,被西方学者概括为“丝-银”对流。中国通过“丝-银”贸易,获得了占世界产量1/4到1/3的白银,总量达到7000吨至10000吨。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18世纪末。
(1)说明“丝-银”贸易出现的国际背景和国内社会经济条件。(6分)简述简述明、清时期两次重大的赋役制度改革中对使用白银的规定。(4分)
历史现象之二:鸦片走私,白银外流
“近年以来,银价之贵,州县最受其亏。而银商因缘为奸,每于钱粮紧迫之时倍抬高价。州县亏空之由,与盐务之积疲,关税之短绌,均未必不由于此。要皆偷漏出洋之弊有以致之也。”--摘自《林则徐集·奏稿》
(2)总结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上半学期白银外流给国家和社会造成的弊端。(6分)简述清政府针对白银外流所采取的应对措施。(2分)
历史现象之三:1盎司黄金35美元
1933年,美元贬值约30℅.1934年,美国政府将1盎司黄金的价格固定为35美元。1944年,美、英、中等44国通过《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确立了以美元挂钩,确立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1971年,美国停止以美元兑换黄金。1973年,美元贬值10℅,各国放弃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
(3)结合材料和所学,分别说明1933和1973年美元两次贬值的背景。(10分)
历史现象之四:美元与中国货币
1948年1月至8月,1美元同中国法币比价从17.8万元升至1108万元。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人民币兑美元汇价有所调整,1美元同人民币比价从2.8曾升至8.27元,近年来又回落至7.0元以下。
(4)结合所学,分别说明上述两个时期中国货币兑换美元汇率变动的社会条件。(8分)
参考答案:(1)国际:新航路开辟,东西方贸易联系加强;国内:明中期以后,手工业发达,商品经济繁荣,瓷器、丝绸、茶叶等商品大量出口。
一条鞭法将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征税;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亩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
(2)州县征税困难,盐税和关税减少,造成国家财政危机;“银贵钱贱”造成农民纳税负担加重,激化了社会矛盾。为遏止鸦片走私,清政府任命林则徐主持禁烟。
(3)20世纪30年代:为应对经济危机,罗斯福政府实施新政,调整财政金融政策,实行美元贬值以刺激出口。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放缓,贸易出现逆差,黄金和外汇储备出现大幅度下降。
(4)1948年:国民党统治下政治腐败,经济崩溃,物价暴涨,法币急剧贬值。
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汇率随市场发生变化。
(7)体现对新的史学观点的渗透
历史学科的课程改革要求历史教学应“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历史课程的改革应直接反映了当前历史学研究发展趋势,体现时代的进步和历史学科的进展。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刘宗绪等专家对教材的滞后性提出质疑,并以高考试题引领历史教学,将“生产力标准”等观点渗透到中学历史教学中。近几年,许多中青年史学家站到了历史研究的前沿,以文明史、现代化、全球化等视角研究历史,这在新课程改革中有所反映,必然也会反映历史高考命题中。例如2009安徽文综卷: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相继走上近代化道路;而在甲午战争中,中国却败于日本。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了劝阻西方列强以“修约”为借口要挟中国,清政府聘用卸任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率使团于1868年2月至1870年10月访问了欧关11个国家。该使团以记名海关道志刚、礼部郎中孙家谷为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英国使馆翻译柏卓安、法籍海关税务司德善为左右协理。经蒲安臣使团交涉,美、英等国表示对华将采取“节制和温和”的政策。志刚等人还记载了出访的行程和外国的风土人情。使团回国以后,由于人微言轻,对政府决策没有产生什么影响。
1871年12月至1873年9月,日本政府为了修改不平等条约、“求知识于世界”,派岩仓使节团访问欧美l2个国家。该使团以右大臣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参议木户孝允、大藏卿大久保利通、工部大辅伊藤博文、外务少辅山口尚芳为副使。岩仓使节团在修约方面虽然没有取得进展,却考察了政府机构、议会、法院、公司、交易所、工厂、矿山、港口、农牧场、兵营、学校、报社和福利设施,从各个方面加深了对西方近代文明的认识和理解。
——摘编自王绍坊《中国外交史》、伊文成等主编《明治维新史》等
(1)中日两国使团的出使目的、成员组成有何不同?由此分析两国统治集团对近代化的态度。(10分)
(2)联系两国使团出访的史实,运用所学知识,比较这一时期中日两国近代化的主要差异。(12分)
参考答案:(1)中国为了劝阻列强“修约”,防止其扩大侵略权益;日本为了与列强修改不平等条约,向西方学习。中国聘用外国人为团长,主要成员为中下级官员;日本以本国人为团长,主要成员为明治政府要员。晚清政府重视不够,被动应付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明治政府高度重视,主动适应近代化要求。
(2)中国学习西方主要限于器物层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中国近代化的倡导者是洋务派;日本的近代化以明治政府为主导。中国未实现预期目标;日本基本完成了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二、 冲刺策略指引
1.求“准”——针对高考研学情
(1)重视《考试说明》的学习和研究,强化增加的内容,大胆丢掉删减的内容,迅速适应表述变化的内容。
(2)关注高考试卷的长度、题型的分布,领会试题的形式、切入点和解题思路,理解试题常用词语的含义与区别,掌握参考答案的解题套路和规范措辞。
(3)“小字不可小视” 适度关注未列入《考试说明》内容和教材中的楷体字(俗称“小字”)部分、注释、插图、引文等。
(4)注意命题的切入点:历史学科主干知识;反映现实问题和热点意识;利于考查探究能力;体现学术发展方向;符合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注重知识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关注人文精神和素质的考查。
2.求“实”——夯实基础抓主干
■目标——全面、系统、准确、牢固
全面:全面掌握《考试说明》规定的全部知识点,不能厚此薄彼。
系统:纲举目张,将目录烂熟胸中构建成一个有机的系统。掌握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形成知识点间的“互动”。
准确:忌张冠李戴、模棱两可。
牢固:死记硬背要不得,但“背”硬“记”死少不得。
■方法
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搞清每一个历史知识点的全部内涵外延,真正掌握历史基础知识。与其浅“耕”十遍,不如深“挖”一遍。
填漏补缺,大胆取舍;质疑问难,融会贯通。大胆删除非重点知识,减轻负担,提高效率。
3.求“活”——重组知识构专题
(1)大胆取舍,筛选专题知识。
不符合高考要求的内容,大胆舍弃。符合高考要求的内容,要全面占有。如主干知识,尤其是能贯通古今中外的内容,如政治民主化、经济全球化、文明传承等;易于和政治、地理知识结合在一起命题的内容,如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改革开放、区域集团化等;社会热点问题,即历史与现实联系结合的问题,具有史实性能与人文意识的问题。如聚焦民生、儒家思想、奥运、民族精神等。
(2)专题宜粗不宜细。
粗线条、粗框架,而不宜细碎、零散。如必修Ⅰ可以将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与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两部分加以整合成西方的政治制度。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史实、概念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变成主干分明,脉络清晰的有条理的知识网络。
(3)专题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
淡化宏观的理论色彩,重视史实的梳理、归纳、提高。以具体知识的认识为主,多注意“宽度”,少强调“深度”,“多挖沟”“少挖井”。 “以大划小”就能“以小见大”,实现从宏观到微观的整体思维过程,对提高复习效率大有益处。
4.求“联”——学以致用勤迁移
(1)史学理论和历史知识的有机联系,学会运用唯物史观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意把有关的史学理论知识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微观研究与宏观认识相结合;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历史;个人和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原因和结果;共性和个性;现象和本质;偶然性与必然性;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继承和发展等有机地渗透到历史复习过程中去。
(2)古今贯通,中外关联。
纵向理清不同阶段相关历史内容之间的前后联系。如复习“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时,应注意清前期的逐步闭关锁国,晚期的被迫对外开放,新中国从现代闭关锁国到全方位对外开放”等内容的前后联系。注意不同文明之间的横向联系。如古代东西方的政治文明以及启蒙运动和儒家思想的关系等。
(3)引导历史与现实问题的反思,架设历史与现实间的桥梁。
历史问题现实反思。如中国政治民主化问题、经济近代化问题、世界经济全球化问题等。
现实问题历史反思。如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的现实思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竞争是人才竞争,要重视培养和吸纳优秀人才,及时转化优秀科技成果;科技进步推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人类也面临更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强化全民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4)加强政史地三科之间的联系和综合。
对历史现象、概念要善于从政治、地理等多角度去思考分析,促进学科之间的自然渗透与融合。如环境、人口、资源与经济发展,和谐世界与国际关系民主化,文明的融合与冲突,新型工业化与经济现代化,民族主义与全球化浪潮等。
5.求“新”——开放纳新重探究
历史高考源于课本,却不局限于课本。命题专家多是学术界的名流,他们往往把史学界最新的观念和最新的成果渗透在命题中。近几年来在史学界广泛流行的生产力范式、近代化范式、整体史范式、全球化范式、文化史范式等新思想、新思维、新观念等在高考试题中都有反映,而且大都成为耳目一新的亮点。近两年研究性试题或是隐性,或是显性,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在试卷当中,并成为高考命题的另一个新亮点。如上海卷共同部分第38题以“中国的1978”为主题,历史小论文题。
6.求“强”——提高技能多演练
(1)强化模拟演练
■突出三性
①基础性:突出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学科热点和规律的总结。
②适应性:与高考试题的命题角度、命题形式和试题难度基本一致,通过模拟演练逐步适应高考试题的能力要求。
③适量性:每次训练都要有的放矢,做到精选、精练、精评,去粗取精,难度要尽量接近高考,题量不宜过多,要针对薄弱环节,当前热点、重点难点和易错易混的知识点。
■注意三点
①有的放矢,重点突出。
②分析不足,查找原因。认清自身缺陷,明确努力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③注重方法,培养解题能力。比如结合审题失误练审题方法,结合答题弊病,强调答题的规范性等。
(2)强化思维训练
注意训练以下思维方法:比较分类法;归纳演绎法;逆向思维法;综合分析法;类比推导法;发散性思维法。
专家有话说之牢记——
◆选择题审题“三看三思”
题干要三看:一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关键词语,明确内涵外延。
被选项要三思:认真思考每一个被选项是否符合历史史实;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非选择题解答“四要、四不要”
一要认真审题,扣准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关键词等),不要草率作答。
二要依据并利用材料作答,不要偏离材料胡诌乱侃。有些非选择题的答案已经“明明白白”地写在材料中,材料与高考参考答案的区别,不外乎一个详一点,一个略一点。只要认真读懂、准确理解材料,将相关文字摘抄出来“对号入座”,便可比较圆满地完成答题任务。
三要注意动态回答,不要用静止的观点答题。学会多用“越来越……”、“剧增”、“骤减”、“大幅上升”、“迅速减少”等词语。
四要注意行文的规范。
高考阅卷评分是采点与采意相结合的。答题时不要想到那里写到那里,让阅卷老师在茫茫字海中寻找要点。力求做到三化——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做到书写工整、字迹清楚,不潦草。
要点化:根据题意,写清要点,如要答原因,写出“原因:”
序号化:在每一个要点前面标出序号,有几个要点就标几个序号,阅卷老师一目了然。如:“(1)、原因①……②……(2)过程①……②……”等等。
段落化:一个问题层次答完后,自然分出一个段落。这样答题思路很清晰,同时便于老师阅卷,也易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