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小学美术第二册教学计划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浙美版小学美术第二册教学计划教案

ID:511131

大小:63.62 KB

页数:40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一、 教材分析 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美术教学计划安排了四个新的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即运用多中材料和手段,美术教学计划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 “设计、应用”:美术教学计划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梅花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 “欣赏、评述”: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组部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 “综合、探索”: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 这些课程内容新颖,版面美观,贴近学生的生活,受到了小朋友们的喜爱。 二、学情分析及措施 对于美的事物有兴趣,有初步感受美的能力 ,作画时初步培养了观察习惯,对于想象画、命题画有较大的兴趣,能根据自己的感受大胆的描绘。 完成作业的速度不一,部分同学习惯于带回家去完成少数同学形象表达能力还停留在幼儿园的水平。 措施: 1、学生的行为习惯是一个长期的养成过程,因此教师还应加强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重点,特别让他们记住在准备工作,上课纪律,及作业等方面的一些要求。抓住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无法长时间端坐的特点可以结合游戏,讲故事等方法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2、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进行比较。不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而应当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3、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三、 本学期教学的教学目标 1、 知识教育要点 (1) 感知各种随意形状。 (2) 认识和运用各种平面形、常用色。 (3) 运用形和色,进行临摹、添画、记忆画、想象画练习。 (4) 学习使用各种简易绘画工具,学习撕、折、拼、贴和揉捏、搓、挖等手工制作法, 养成正确地绘画、制作姿势与习惯。 (5) 欣赏祖国风光和儿童画、民间美术作品的美。  2、 能力培养要点 (1) 在美术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促进从无意想象过渡到有意想象 ,从再现想象过渡到创造想象。 (2) 在绘画活动中大胆用笔用色,鼓励儿童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3) 提高手部运动的灵活性,促进手和脑的协调发展。 (4) 提高对色彩美、形状美的能力。 3、 审美教育要点 (1) 培养儿童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2) 让学生感受美术活动的愉悦,激发儿童对艺术创造活动的兴趣。 四、 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 周次 课时 内容 目标 重难点 2 1 五彩的烟花 1、继续学习色彩的初步知识,进一步认识各种颜色。 2、初步学习油画棒和水彩颜料相结合的涂色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等。 3、观察烟花的色彩变化,表现节日烟花的美,促使学生养成平时观察和表现美好事物的习惯。 重点:初步掌握油画棒和水彩相结合的画法。 难点: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后,能较自如地表现对烟花的感受。 2 1 水彩游戏 1、了解染、吹、淌、滴这些不同水彩技法产生的效果。 2、初步学习运用染、吹、淌、滴这些水彩技法创作一幅有主题的水彩画。 3、培养学生大胆、细心的创作习惯,学习由于创新的精神。 重点:学习水彩游戏的各种玩法。 难点:运用多种形式的水彩技法创作一幅有主题的水彩画。 3 1 缤纷花布 1、认识点、线、面等美术元素,知道它们不同的组合形式和作用。 2、通过对花布的观察和欣赏,能运用点、线、面进行巧妙组合,大胆地运用蜡笔水彩画形式涂色,能设计出色彩鲜艳、图案精美的花布。 3、通过对点、线、面的综合感知、设计、制作,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设计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点:利用点、线、面巧妙地设计花布。 难点:设计时能够做到形状和色彩的和谐统一,富有情趣。 4~5 2 美丽的盘子 1、欣赏各种盘子,认识盘子的特点和种类,了解有关盘子的历史。 2、通过对不同盘面的花纹、图案进行设计,并运用添画或拼贴等技法,培养学生大胆设计、动手制作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重点:设计制作一个美丽的盘子。 难点:对盘面进行装饰设计,使之更具有装饰性和审美情趣。 5~6 2 粘贴小动物 1、认识泥塑的一般特点和小动物的不同种类。 2、掌握彩泥或黏土粘贴的一般操作方法,能用彩泥或黏土粘贴出有趣、可爱的小动物形象,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对泥塑的兴趣,从小树立爱护小动物、与小动物和睦相处的意识。 重点:通过粘贴小动物,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难点:创造性地制作自己心目中的各类小动物。 6~7 2 船儿出航 1、了解有关船的知识,知道船的基本结构和用途。 2、能用蜡笔、水彩画等形式创作出富有特色的航行中的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想象力。 3、使学生从小热爱航海事业,培养不怕困难的精神。 重点:航行中的船的特点。 难点:描绘航行中的船,体现学生的想象和创意。 7~8 2 蘑菇家园 1、观察蘑菇的生长特点,了解蘑菇的有关知识。 2、能运用绘画或泥塑的形式设计“蘑菇”家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3、通过蘑菇家园的设计,表达对自己家园的热爱。 重点:设计有自己特色的蘑菇家园。 难点:综合创作能力、创造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 8~9 2 各种各样的树 1、了解树的结构、外形和种类等知识。 2、运用绘画、拼贴的形式来表现所观察到的树的特点,并进行添加、想象的训练。 3、培养热爱树木,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表现树的特点。 难点:表现不同季节中的树所具有的特点。 9~11 2 卡通宝宝 1、认识卡通的类型和特点。 2、学习用水彩笔等作画工具制作卡通形象,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段,把自己喜爱的物品设计成鲜明的卡通形象。 3、培养学生对卡通的热爱,为创作富有特色的中国卡通形象而努力。 重点:运用夸张变形等拟人手段,把自己喜欢的物品设计成卡通形象。 难点:形象的创意性与生动性。 11 1 信封纸偶 1、了解信封纸偶的不同形式,体会其艺术魅力。 2、学习运用不同手法制作有趣的纸偶,并在制作中培养学生的创作、表演和设计能力。 3、在做做、玩玩中培养学生制作纸偶的兴趣,同时使学生养成变废为宝的良好习惯。 重点:运用不同的制作材料,把信封巧妙地设计成纸偶。 难点: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 12 1 东西南北 1、认识纸材可以折成不同造型。 2、能独立折出一个完整的东西南北,利用画、剪、贴等各种方法制作出与众不同的美丽的立体造型的东西南北。 3、培养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用彩纸折一个有趣的东西南北,初步培养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 难点:对东西南北进行夸张的再创造,使它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13 1 纸拎袋 1、学习纸拎袋的制作方法,能 制作出一个实用新颖的纸拎袋。 2、通过纸拎袋的设计、制作和装饰美化,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动手能力。 3、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关心生活,学会用自己的巧手美化生活。 重点: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学习制作过程的有序性,鼓励他们大胆、细心地表现。 难点:制作拎袋的底部及拎带的牢固度,形式及装饰的多样性。 13~14 2 热带鱼乐园 1、了解有关热带鱼的知识,认识热带鱼的特点。 2、运用夸张等手法表现自己心中美丽的热带鱼。 3、培养学生喜爱热带鱼,热爱海洋的情感。 重点:运用夸张手法绘画或拼贴出美丽的富有情趣的热带鱼形象。 难点:创造性地表现热带鱼的形象。 14 1 神气的大公鸡 1、能抓住鸡的神态,画出一只神气的大公鸡。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物体的习惯和分析物体特征的能力。 3、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美术的自信心,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重点: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鼓励学生画出自己的感受,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 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抓住公鸡各部位的特征,表现出公鸡神气的样子。 15 1 剪拉花 1、学习拉花的制作方法,体验纸材的特性并能够剪制一种以上的拉花。 2、通过欣赏和实践活动,能用制作的拉花、彩练设计出多种用途并进行环境美化。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联想、自主学习、与他人友好合作的能力。 重点:运用多中纸材和剪制手段表现不同的拉花,并能用拉花美化环境。 难点:剪刀的使用与控制,拉花的不同表现方法,以及在剪制彩练时对纸张及色彩的选择与排列。 15 1 彩旗飘飘 1、初步学习形的变化。 2、能用绘画或者剪贴的形式制作一面小彩旗,并能用制作的彩旗美化环境。 3、在了解彩旗作用的同时,引导学生提高对形的联想能力和基本的设计制作能力。 重点:彩旗形状的变化、美化及设计制作。 难点:各种形的认识及组合、表现。 16 1 面具 1、初步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多种不同风格面具的艺术特色,参与美术优秀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2、学习用纸质材料设计制作表现特点突出的面具,进一步提高创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体验设计制作纸面具的乐趣,在做做、玩玩中提高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拓展美术视野。 重点:学会面具的基本设计、制作方法。 难点:能设计、制作有特色的纸面具。 16 1 画画亲近的人 1、初步进行人物的绘画练习。 2、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人物的特征和表情,提高观察生活的能力。 3、通过欣赏和表现最亲近的人的感情,从中认识艺术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重点:抓住人物特征,表现亲近的动作和表情。鼓励学生表现自己的形象感受,力求生动。 难点:一年级的学生在创作时仍以记忆为主,教师应该了解这一阶段学生观察物象及表现人物的特点,便于正确引导。 17 1 夏日 1、学习色彩的一般知识,认识冷暖色调的基本特征。 2、通过引导学生对夏日的观察、回忆、思考、想象、讨论与创作,培养学生的综合创作能力、情感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回忆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使学生感受夏日的美,从而激发学生对美丽的大自然的热爱。 重点:能够运用色调表现夏日的特点。 难点:抓住对夏日景色的感觉,创造性地表现夏日。     1、  五彩的烟花   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色彩的初步知识,进一步认识各种颜色。 2、初步学习油画棒(或蜡笔)和水彩颜料相结合的涂色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现力等。 3、观察烟花的色彩变化,表现节日烟花的美,促使学生养成平时观察和表现美好事物的习惯。 重点:初步掌握油画棒和水彩相结合的画法。 难点: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后,能较自如地表现对烟花的感受。 课时:1 教学准备:教师:范画,图片。 学生:油画棒等作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激趣。 (1)学生回忆过年过节时候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放烟花的情景或者看到的漂亮的烟花. (2)出示烟花图片,提问:你觉得烟花美吗?为什么?你还见到过怎样的烟花,请你来描述一下。 (3)今天我们一起来描绘漂亮的烟花,揭示课题. 二、欣赏。 (1)出示教师的范作,让学生说说最喜欢哪一幅,并说明喜欢的原因(从色彩,形状和构图等方面进行描述)。 (2)学生思考:怎样表现放烟花时的美妙情景?你认为还可以加上什么更加漂亮?(如人物,星星等) 三、指导。 (1)教师示范创作步奏:用油画棒画出烟花,(注意要画上各种不同的烟花,并且要有大小,高低的分别),用水彩涂底色(特别强调注意运笔的力度,色彩搭配,主题的刻画和整体的意境等)。 (2)欣赏范作,学生体会创作的过程。 四、创作。 (1)主题:画出放烟花的情景(没有放过烟花的同学可以想象中的烟花)。 (2)建议:可以画节日中五彩的烟花,也可以设计自己喜欢的烟花式样,还可以适当地夸张想象,表现自己对烟花的感受。 (3)学生创作(可以个人创作,也可以小组合作),教师指导。 五、小结。 (1)学生上讲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互评,教师小结。 (2)评价建议:是否能够教好的处理画面,是否表现出自己对烟花的独特感受,是否与众不同。 六、拓展。 (课外留心一些有关烟花的美丽图片,进一步欣赏烟花的美。     2、  水彩游戏 课时:1 教学目标: 1.      了解染、吹、淌、滴这些不同水彩技法产生的效果。 2.初步学习运用染、吹、淌、滴这些水彩技法创作一幅有主题的水彩画。 3.培养学生大胆、细心的创作习惯,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 重点:学习水彩游戏的各种玩法。 难点:运用多种形式的水彩技法创作一幅有主题的水彩画。 教学准备: (学生)水彩颜料、纸张等常规作画工具 (教师)范画、盛有稀释的红、黄、蓝三种水彩颜料的大杯子及一些空杯子供(学生分组及教师示范创作用)等 教学过程: 1.游戏激趣。 (1)出示红、黄、蓝三杯颜料水,并提问:这三杯颜料水任意倒出两种互相混合,会出现什么效果? (2)指名四位学生上台表演水彩游戏的实验,其他同学台下尝试。 2.欣赏范作。 (1)出示使用染、吹、淌、滴技法的范作,提问:这些画使你想到了什么? (2)让学生谈谈不同作画方法带来的效果。 (3)学生比较各幅画的不同之处(色彩、纹样、技法等)。 3.学生创作。 (1)学生说说创作计划。 (2)提出建议:选择一种或几种水彩技法随意或有意地进行创作,作品完成时可以适当地综合,并将作品作整体调整。 (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4.讲评与拓展。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以自评为主,他评为辅(评价建议:水彩图案是否与添画协调一致;题目是否适合画面内容;是否创造性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等)。 (2)拓展:混合其他的水彩颜料,做做水彩游戏;尝试运用不同作画工具及底板创作水彩画。   3、  缤纷花布 教学目标 1.认识点、线、面等美术元素,知道它们不同的组合形式和作用。 2.通过对花布的观察和欣赏,能运用点、线、面进行巧妙组合,大胆地运用蜡笔(或油画棒)水彩画等形式涂色,能设计出色彩鲜艳、图案精美的花布。 3.通过对点、线、面的综合感知、设计、制作,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设计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点:利用点、线、面巧妙地设计花布。 难点:设计时能够做到形状和色彩的和谐统一,富有情趣。 教学准备: (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点、线、面的花布,准备蜡笔、纸、水彩颜料等 (教师)各种花布若干块、范作等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学生交流由点、线、面组成的物品(着重说说花布)。 (2)教师讲述丰富多彩的中国民间花布传统工艺(有蓝印花布、扎染花布、蜡染花布等),展示各种花布实物范品,使学生感受花布的美。 (3)出示课题:《缤纷花布》。   2.讲授新课。 (1)提问学生喜欢哪种花布图案,并说明理由。 (2)引导学生观察这些花布的图案,提问:花布图案在排列上有哪些规律? (3)分析花布的种类、图案、色彩等。   3.欣赏范作。 出示范作,引导学生欣赏、思考与分析。 (1)分析花布的图案,花布的图案来源可归纳为植物类、几何纹样类、生活用具类等。 (2)用不规则的散点式去组织图案。 (3)分析花布的色彩可用单一的颜色去画,也可用多种颜色去画,色彩鲜艳明快的有华丽感,而色彩较淡的则有朴素感。   4.学生创作。 (1)提出作业主题:设计自己喜欢的花布(华丽或朴素均可)。要求:构思巧妙;用蜡笔去构图,用水彩颜料涂色;最后总体调整(还可以给自己的花布取一个名字)。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表扬。   5.作品展评。 请学生互相评评,谈谈所创作的花布准备如何用来装点美化我们的生活(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设手工布艺课)。   6.课外拓展。 (1)注意观察由点、线、面组成的自然界中的物品,尤其是花布,体会其中的规律。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做做花布,并用自己制作的花布装扮生活。     4、  美丽的盘子 教学目标 1.欣赏各种盘子,认识盘子的特点和种类,了解有关盘子的历史。 2.通过对不同盘面的花纹、图案进行设计,并运用添画或拼贴等技法,培养学生大胆设计、  动手制作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重点:设计制作一个美丽的盘子。 难点:对盘面进行装饰设计,使之更具有装饰性和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学生)硬纸板、彩纸、剪刀、胶水、水彩笔等 (教师)盘子(实物)、范作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揭示课题。 (1)欣赏盘子作品,谈谈感想。 (2)出示课题:《美丽的盘子》。 2.欣赏范画。 (1)欣赏书本作品及教师范画,说说喜欢哪个盘子及原因。 (2)结合课本讨论:盘面的画与一般的画有什么不同?(让学生知道作品中圆盘子的图形一般由中心花纹和花边组成连续和重复图案。这是花边构成的重要方法之一。)引导学生观察、研究教材中的范作,学习用添画或拼贴的方法装饰盘子。 (3)指导学生选一个单独纹样去制作盘子的花边部分。 3.制作盘子。 (1)在卡纸上画圆,然后剪出来,贴在硬纸板上,自制盘面(有现成的纸盘子可以带来)。 (2)构思出一组美丽的装饰图案。 (3)在彩纸上剪出图案拼贴,有的可以直接把装饰图案画上去。 (4)学生动手创作,教师及时指点和表扬。 4.讲解作业。 (1)师生一起交流作品,交流制作体会。 (2)回家后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盘子。   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学生)卡纸、剪刀、彩泥或黏土等 (教师)纸盘子、范作等 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 讲述上节课创作的问题与优势。 2.启迪思路。 (1)谈话引出用彩泥拼贴的方法装饰盘子,展示教师范作。 (2)学生描述出自己心中盘子的装饰图案。 3.动手创作。 (1)指导学生粘贴盘子:先设计装饰图案(可在纸上设计,从不同的花样中挑选最美的图案);用浮雕、圆雕等方法去粘贴;边粘贴、边观察、边修正,直到满意为止。 (2)指导学生互评作品,互动解决问题。 4.编讲故事。 发挥想象力,为自己的作品编一个故事,回家可以讲给父母听,让父母共同分享创作的乐趣。 5.课外拓展。 (1)将自己制作的美丽的盘子用来布置教室,美化环境。 (2)制作可以实用的盘子。     5、粘贴小动物 ●方案一   课前准备   (学生)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准备彩泥(或黏土)、底板(纸板或木板)等工具材料   (教师)小动物图片、课件、小动物范作等   教学过程   1.播放课件。   出示各种动物的图片,供学生欣赏。认识动物名称,熟悉外形特征。   2.知识竞赛。   分组进行知识讲座的比赛,说说动物的知识和小动物的故事(注意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及外形特征等)等,学生评分,教师总评(提示学生注意:可以用树枝、牙签等进行创作、添加、刻画等,同时告诉学生泥塑的不同形式,可以制作平面的,也可以制作立体的,还可以挖空,本课以平面为主,最后对学生进行卫生习惯、创新意识及与动物和睦相处等方面的思想教育)。   3.欣赏动物。   (1)教师带几只小动物供学生观察,学生观察后说说特征。   (2)教师出示各种范作(有浮雕、圆雕、透雕等作品,以浮雕为主),学生欣赏。   (3)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彩泥小动物。   4.方法传授。   讲授操作方法,观察动物的形态特征,注意它的头、眼、嘴、耳、身体、尾巴等特征(形状、色彩、结构等)。   (1)先搓泥条,围出动物的基本外形,再粘贴动物器官和花纹(粘贴时注意色彩搭配)。   (2)用浮雕的方法。先压泥片,再用小刀或另外的制作工具刻出动物外形,然后逐一去粘贴动物的细部。   (3)播放动物各种动态的课件,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要注意小动物的动态处理:如跑、跳、游等。另外,还可以进行大胆想象,粘贴出形态奇怪、色彩鲜艳的小动物,也可为我们的小动物们创造一个漂亮的乐园,在乐园里“种”上花草树木,这样会使整个造型更丰富多彩。   (4)教师边示范边解说,同时强调还可以用圆雕和透雕的形式进行制作。   5.作业指导。   (1)学生创作时,教师及时巡视指导。   (2)学生展示作品。   (3)师生互评,为自己的小动物编小故事或诗歌等。   6.课外拓展。   为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做一系列美术作品。   6、船儿出航 ●方案一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观察自己喜欢的船的特点;收集有关船的资料,体会航行中船的魅力;准备油画棒(或蜡笔)、水彩笔、纸张等常规作画工具   (教师)课件、范画等   教学过程   1.认识航船。   播放课件:航行中的船。思考:航行中的船有什么特点?怎样表现航行中的船(教师强调航行中的船与环境的变化)?   2.欣赏范作。   (1)播放课件:欣赏美术作品,体会各种各样的船和航行中的船的特点等。思考:这些作品用了哪些表现方法(构图、造型、技法、情感、创意)?   (2)师生共同讲讲有关航行中的船的故事。   (3)教师小结。   3.学生创作。   (1)创作主题:船儿出航。   (2)学生提出创作意向。   (3)教师建议:可以以故事单幅的形式画出航行中的船,也可以画触礁或风浪中的船,还可以画各种形态各异的航行中的船。   (4)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4.评价作业。   (1)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如作品名称、创作过程、想法等)。   (2)采用自评、他评和教师评相结合的方法。   5.回家作业。   回家修改自己的船,下节课用手工的形式创作出来。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各种拼贴材料工具(如剪刀、纸张、布、胶水、两面胶等)            (教师)船的模型、课件等   教学过程   1.评价作业。让学生上台介绍回家修改后的绘画作品,说说存在的优缺点。   2.比较异同。   (1)播放实物投影:绘画的船与手工的船。思考:它们有什么异同点?   (2)播放课件:船儿出航了(进一步体会手工船的特点)。   (3)师生共同小结,理出创作思路,可以创作多功能的船、外形美观的船、有创意的船等。   3.示范制作。   (1)播放课件:以剪贴为例的手工船的制作过程。思考:这条手工船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它有什么优缺点?   (2)教师强调制作手工船时应注意的问题(如整体观察、剪、贴、安全等)。   4.学生创作。(1)提供创作主题:航船在我心中。              (2)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5.评价作品。   (1)以自评为主,他评和教师评为辅。   (2)评价建议:船的造型是否独特美观、富有创意。   (3)进行思想教育,如:假如你是船长,遇到危险时怎么办?   (4)举办一场航模比赛,看谁制作的船最棒。   6.课外作业。收集有关船的资料,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参加航模比赛。 7、“蘑菇”家园 ●方案一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事先了解有关蘑菇的知识(如蘑菇的种类、生长环境、特点、形状、色彩、用途等),准备美术课常规的作画工具等   (教师)课件、录像、范作等   教学过程   1.交流特点。   (1)播放录像:蘑菇的生长过程。思考:蘑菇是怎么长大的?   (2)学生结合平时的观察,分组交流课外了解到的蘑菇知识(如说说蘑菇的造型特点、写蘑菇的观察日记、讲述有关蘑菇的故事等)。教师小结。   2.作品分析。   (1)播放课件:蘑菇作品。提问:看了这些作品,你有什么感受?   (2)提供欣赏意见:画面整体的处理,蘑菇的造型、色彩特点,作者的情感。   (3)学生当小老师上台尝试分析作品。   (4)教师小结。   3.学生创作。   (1)提供创作主题:美丽的“蘑菇”家园。   (2) 提出创作建议:用绘画的方法进行创作,可以联想、想象、夸张,融入自己爱家园的情感。   (3)学生创作,同桌互相帮助,指出存在的问题。   (4)作业讲评:教师评、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   4. 回家作业。   (1)回家进一步修改自己的作品。   (2)准备下节课的纸塑工具。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橡皮泥、小装饰物等         (教师)“蘑菇”家园模型图、课件、范作等   教学过程   1.分析问题。   (1)师生共同分析上节课存在的问题。   (2)明确本节课任务:用泥塑的方法创作“蘑菇”家园。   2.欣赏范作。   (1)欣赏“蘑菇”家园模型,提问:这座“蘑菇”家园你喜欢吗?你觉得哪一部分最漂亮?有什么地方存在不足,需要修改?   (2)教师小结(强调创作时的注意点)。   (3)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的创作目标。   3.学生创作。   (1)学生创作“蘑菇”家园(可以个人创作,也可以找自己的好朋友合作)。   (2)教师巡回指导,多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4.讲评作业。   (1)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上展示作品,小组自由交流。   (2)教师评价小结。   (3)学生进一步修改自己的作品。   (4)同桌或小组合作,介绍自己的家园或表演有关的小节目。   5.课外拓展。   课外进一步探索蘑菇的特点,发现新的秘密。         8、各种各样的树 ●方案一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观察不同的树的特点,准备常规的作画工具   (教师)课件、范画等   教学过程   1.交流认识。   (1)师生交流有关树的知识(如树的结构、外形、种类、色彩等)。   (2)播放课件:大森林。提问:课件中的哪些树是你认识的或喜欢的?请为大家介绍一下。   (3)课件展示树的结构图(抢答激趣)。   2.树的变化。   (1)播放课件:不同季节中的同一组树。要求学生谈谈对作品的感受。   (2)教师和学生共同小结。   3.欣赏范作。   (1)播放课件:画家眼中的树。思考:这幅画哪里画得最好?   (2)教师小结:强调画面中艺术家的情感处理和树的精神品质。   4.学生创作。   (1)创造主题:各种各样的树。可以画一棵树或一组树在不同季节下的变化,也可以画树的生长过程,还可以画各种各样的树。   (2)学生说说创作思路。   (3)教师提供创作意见:注意树的形状、特点、色彩、肌理,可以结合速写等形式,加入自己的想象也行。   (4)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5.作业讲评。   (1)师生互评作业(从树的特点、形状、色彩、肌理、构图和情感的表达等方面来讲)。   (2)课外调查树的作用。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各种颜色的布和纸、剪刀等工具            (教师)课件等   教学过程   1.学生交流。   (1)播放课件:树的作用。思考:树有哪些作用?   (2)学生交流,代表汇报,教师小结。   2.保护树。   (1)播放课件:人类对树木的保护。提问:你还知道人类为了保护树木采取了哪些措施?   (2)教师小结:强调要保护树,学习树的精神。   3.学生创作。   (1)提供创作主题:保护树木,保护我们的家园。   (2)提出创作建议:可以运用拼贴的方法,可以全体制作,可以手工与绘画结合(小组合作和个体创作结合也可以)。   (3)学生创作,讲评作业。   4.课外拓展。   (1)课外收集有关树的诗歌、散文、故事等。   (2)说说我们要如何保护树。   (3)在教室里布置绿色家园,宣传有关保护树的知识。         9、卡通宝贝 ●方案一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卡通的录像资料、故事等,准备纸、水彩笔等常规作画用品,准备一件自己喜欢的小物品   (教师)录像、范作等   教学过程   1.欣赏作品。   (1)播放当前流行的卡通作品。提问:这个故事里,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2)介绍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   (3)教师小结,揭题:《卡通宝宝》。   2.分析特点。   (1)播放课件:可爱的卡通人物。提问:这些卡通宝宝有什么共同点?你觉得哪个最可爱?为什么?   (2)教师根据学生描述板书其中特点,并小结。   3.设计形象。   (1)教师示范设计一个卡通宝宝,强调将宝宝的头画大,身子画小,宝宝就会显得更可爱。   (2)师生共同欣赏其他卡通形象。   4.学生创作。   (1)学生拿出自己的小物品,说说自己的创作思路。   (2)提出创作建议:设计一个或多个卡通形象;可以用连续的故事形式作卡通设计;可以设计一个卡通的多种形象。   (3)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5.评价作业。   (1)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作品。   (2)教师小结。   6.课外拓展。在班里举办一个卡通形象展览会。 10、信封玩偶 ●方案一   课前准备   (学生)废旧信封、各种纸张(或布)、胶水(或两面胶)等   (教师)信封纸偶数个、课件等   教学过程   1.欣赏纸偶。   (1)教师出示信封纸偶数个。提问:你最喜欢哪个?为什么?   (2)猜一猜这些纸偶是怎么做成的。   (3)教师小结,揭示课题:《信封纸偶》。   (4)思考:各种形状的信封适合做怎样的纸偶?   2.设计制作。   (1)播放课件:雄狮纸偶。提问:你能说说信封纸偶的制作过程吗?   (2)教师总结:先完成纸偶的头部,再把信封口朝下,接着,把头部和信封连接起来,最后完善纸偶,进行细节处理。   3.学生创作。   (1)提出创作建议:制作一个或一组纸偶,巧妙地利用各种材料(布料、纸张、毛线、橡皮泥等)进行创作。   (2)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3)师生互评。   4. 表演活动。   (1)分组合作,为所做的信封纸偶创作一个小故事。   11、“东西南北” ●方案一   课前准备:(学生)彩纸、水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师)课件及示范作品等   教学过程   1.作品欣赏。   (1)教师出示“东西南北”的范作供学生欣赏。   (2)提问:其中的制作方法怎样?   (3)揭题并板书:《“东西南北”》。   (4)部分学生玩“东西南北”,其余学生欣赏。   2.讲授新课。   (1)介绍我国折纸的悠久历史。   (2)讲述“东西南北”的生动性和艺术魅力。   (3)播放“东西南北”的制作过程,教师示范,学生欣赏,注意第四步的折法(主要步骤有:一是将正方形的纸沿斜角对折两次后打开;二是分别将四角往内向中心的交叉点折;三是将纸翻过来,再将四角往内折一次;四是再将纸翻过来,把四角拉开;五是插入手指,“东西南北”就会动了;六是发挥想象,用添画或拼贴的方法做成头像)。   (4)想象、添画或拼贴:让学生用添画或拼贴的方法制作一个生动有趣的小动物头像或其他形象来装饰,并交代要求形象生动、巧妙、富有情趣,并注意卫生、安全。   (5)播放音乐,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3.作业讲评。   (1)评价学生的创作作品。   (2)个别玩、同学互玩。   (3)有条件的班级可以拿用制作的纸偶表演纸偶剧。   4.课外拓展。(1)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开展其他折纸活动。             (2)学生回家后和父母一起玩。   12、纸拎袋 ●方案一   课前准备   (学生)旧挂历纸(或旧画报纸)、剪刀、胶水、绘画常规用具、粗毛线(或绳子)   (教师)教学课件、旧挂历纸、剪刀、胶水、范作(包括礼品、鞋服的拎袋)等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谈话导入。   (1)检查学具,调查:你们的美术学习用品是用什么东西装来的?   (2)出示拎袋范作,教师从袋子里拿出剪刀、胶水、绘画用具等物品,展示袋子:“漂亮吗?”“这是老师自己做的。想知道是用什么材料、怎么做的吗?”   (3)揭题。   2.引导欣赏,分析讨论。   (1)你见过哪些形状的纸拎袋?它们有什么用途?   (2)出示课件:作品欣赏(服装、酒、保健品等纸拎袋)。结合书本的作品和教师提供的作品,让学生欣赏,说说最喜欢的袋子。   (3)分析纸拎袋的特点及基本形的制作方法。   3.选材识图,激发创意。   (1)自主探究:你认为制作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2)小组讨论,交流表达。   (3)你认为纸拎袋的外形可以有哪些变化?怎样变?袋子里面如何设计与制作?(如各种几何形、仿生设计的水果形、卡通形象形等)   (4)怎样装饰?用什么材料?除了这些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5)拎带的制作:①确定形式;②选料、制作绳子;③对称式打孔或取点;④串、粘带子(注意带子的牢固度,可在内侧绑一根小棒)。   4.独立制作,装饰美化。   (1)提出作业要求:用不同的纸制作一只漂亮的小拎袋,并选择合适的方法美化。   (2)尽量做到与众不同,并使设计的纸拎袋实用、新颖。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作业,学习评价。   (1)小组内展示作业,互评作业。   (2)选出典型作业,全班评,教师小结。   6.整理打扫,保存作业。   (1)保存学生作业,整理打扫。   (2)布置下节课的学具准备。   (3)在拎袋内放一些小礼物或花草作为礼品赠送给好朋友。   13、热带鱼乐园 ●方案一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水彩笔、蜡笔等常规作画工具   (教师)录像、范画等   教学过程   1.播放录像。   (1)播放录像《海底总动员》。提问:热带鱼有什么特点?   (2)播放课件:热带鱼与普通鱼。想一想:它们有什么区别?   (3)师生共同小结热带鱼的特点。   2.欣赏范画。   (1)播放课件:热带鱼的作品。提示:热带鱼整体造型独特,线条流畅,身体表面图案自然和谐,色彩鲜明。   (2)教师小结并指出作画要点。   3.学生创作。   (1)提供创作主题:美丽的热带鱼。   (2)提出创作建议:创作一条或几条热带鱼,可以适当地夸张、想象。   (3)学生尝试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评价作业,并进行热爱海洋的教育。   4.课外拓展。   (1)收集有关热带鱼的分类、特点和生活习性等资料。   (2)准备好下节课的拼贴材料。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有关拼贴的材料(布料、纸张、蜡笔、水彩笔等)   (教师)范作等   教学过程   1.拼贴作品。   (1)学生分两人一组拼贴一幅热带鱼作品。   (2)创作建议:可以适当添画;可以夸张、变形与想象;可以创作故事作连环拼贴等。   (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并指出注意点。   2.互相交流。   (1)学生交流介绍自己的热带鱼乐园。   (2)学生互评,教师小结。   3.装扮教室。   全班同学一起装扮一个热带鱼乐园的教室。   4.课外探索。   对热带鱼感兴趣的学生可以进一步探索热带鱼和海洋的秘密。   14、神气的大公鸡 ●方案一   课前准备   (学生)绘画的常规用具、有关鸡的图片、玩具   (教师)课件、范作及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1.猜谜揭题。   (1)听听(鸡叫的)声音,猜猜是什么动物。请两名学生上台在黑板上画出它们的形象。   (2)揭题:《神气的大公鸡》。   2.欣赏提问。   (1)出示课件,欣赏、评述各种公鸡的图片。   (2)提问:从外形上看公鸡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小组分类研究。   (1)每组自主选择鸡的一部分,研究鸡神气在哪里(但每个部分至少有一个组研究)。   (2)提示:头——顶上有锯齿状的大红肉冠,眼睛圆圆的,嘴又尖又利,嘴下有肉髯,特别威武。颈——长又圆,长满了美丽的羽毛。身子——胖又肥,背上有短短的翅翼,满身披着美丽的羽毛。尾巴——特别美丽,尾巴上的羽毛特别长,颜色丰富多彩。脚——金黄的色彩,粗短有力,脚上生爪。   (3)每组选代表交流,组员补充。   4.听听图画里的声音。   (1)首先让学生观看徐悲鸿的《风雨鸡鸣》和陈大羽的《雄鸡图》,提问:“这两幅画中有什么景物?”“它们会发出什么声音?”“谁能模仿这种声音?”   (2)请学生表演。   (3)老师讲述两位画家画公鸡的历史背景及画面表达的意境。   5.欣赏比较。   欣赏课件中古今中外艺术品中的公鸡形象,并同真实的公鸡进行比较,体会艺术品之美。   6.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进行作业赏评。   7.课后研究、拓展。   收集鸡的有关素材,如鸡——吉——吉祥,属十二生肖之一。   15、剪拉花 ●方案一   课前准备   (学生)剪刀、胶水及各种彩纸   (教师)各种拉花范作、剪刀、胶水、订书机、橡皮筋及各色彩纸等   教学过程   1.启发思考,自主探究。   出示一根橡皮筋和一条纸带。演示:拉一拉橡皮筋。   (1)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用剪的方法使一张纸变得可以像橡皮筋一样有弹性或者像橡皮筋一样能变长呢?   (2)学生相互研究,寻找方法,得出结果,交流演示。   2.引导欣赏,加强体验。   (1)出示不同造型的拉花,提问:这是什么?有什么用?   (2)展示拉花,分送给各小组,引导观察:教师的拉花是如何剪制的?并请学生将教师的范作装饰到教室的一角。   (3)拉花可以美化我们的教室和居室。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制作拉花的方法。揭示课题:《剪拉花》。   (教学建议:也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导入: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屏幕上出现欢庆的场面,庆典会场上方的十字形长拉花显得十分醒目,同时“剪拉花”三个字连续不断地从左向右移动,非常显眼地提示了本节课的内容。这时的学生好像沉浸在欢快的节日气氛中。教师简要地介绍了拉花的用途,并与以前学的窗花进行比较,使学生轻而易举地感受到窗花是平面的装饰品,拉花是立体的装饰品;立体的装饰品装饰起来显得豪华,立体感强。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能使学生大大增强学习兴趣,集中学习注意力,激活思维,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3.传授方法,激发创意。   (1)提问:怎样表现拉花?用什么工具和材料?   (2)学生思考教材中拉花的剪制方法,尝试用各种纸张剪制。提示:①可以进行小组讨论;②尝试比较用折一折、折二折、折三折后的纸剪制的拉花有什么不同。   (3)寻找拉花制作的规律,探求新的剪制方法。提问:除了这些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4)学生上台表演,教师讲述并补充。   4.剪制拉花,巡视指导。   (1)尝试制作花样,并互相交流。   (2)变化各种拉花,可以将拉花连起来,也可以变成另一件装饰物。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提示:对于个别不善于用剪刀和不善于观察思考的学生,应多加鼓励,同时请同组能力较强的同学帮助。   5.展示作品,美化教室。   (1)全班分成四个小组,将自己剪切的拉花组接起来美化教室的四角。   (2)用拉花打扮一个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   (3)教师小结。在视频展示台上投影出各种形式的拉花,鼓励学生自己设计新花样。   提出评价建议:能否与他人愉快地合作;拉花变化出的作品是否有创意、与众不同;是否能剪制一种以上的拉花等。   6.提供课题,研究拓展。   (1)尝试制作其他样式的拉花,并用拉花美化及装饰环境。   (2)课后探究拉花还可以用什么材料剪制。   (3)想想有哪些物品和拉花很相似及拉花的其他用途。     16、彩旗飘飘 ●方案一   课前准备   (学生)剪刀、胶水、旧画报纸、旧挂历纸(或各色彩纸)、筷子(或小木棒)、常规画具   (教师)课件、各式彩旗的范作、剪刀、胶水、彩纸等,在教室的上方拉好线(挂彩旗用)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说说在生活中、电视电影里、画报图书资料上见到过的古今中外的各式各样的彩旗。   (2)说说你见过的旗子有哪些形状和颜色。   (3)说说这些彩旗的用途。   2.观察比较,欣赏评述。   (1)播放课件,展示古今中外的各式彩旗。   (2)展示教师范作,分组讨论后,指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3)教师小结。   3.分析特点,学做彩旗。   提问(供学生自主学习或小组讨论):   (1)彩旗由哪些部分组成?(一般由旗面、旗穗、旗套等部分组成。)   (2)旗面的形状特点是什么?   (3)形状与用途有什么联系?   (4)旗面图案设计与用途有什么关系?   4.交流讨论,创作表现。   (1)提问:彩旗的形状还可以有哪些变化?   (2)选择合适的表现方法(绘画或拼贴)制作一面小彩旗。   (3)小组以集体合作的方式创作一组或一面彩旗。提示:一组彩旗可以是一个活动主题的内容,如2008北京奥运会、国际服装节等;一面彩旗指可以四人创作一面旗帜,如小队旗、小组旗、童话王国旗等,旗帜可稍大些。   (4)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5.作业展示,点评布置。   (1)小组内展示作业,互评作业。   (2)把彩旗挂在吊绳上或粘在小木棒(或筷子)上,全班评,教师小结。   (3)创作小队旗的小组,还可举行简单的升旗仪式。   提出评价建议:彩旗的形状是否别致,图案设计是否新颖以及色彩是否鲜艳、协调、有变化;作品是否有创意,与众不同(联系用途或创作主题展开评价);彩旗的悬挂效果及小组合作的愉快程度等。   (4)整理场地,保存学生作品。   6.课外拓展,探求新知。   (1)收集、观察生活中的小彩旗。   (2)了解中国国旗的含义及其他国家的国旗图案等。   (3)考证一下古代旗子的种类和作用。   17、面具 ●方案一   课前准备   (学生)剪刀、双面胶(或胶水)、彩色卡纸(或各种挂历纸、广告纸、彩色纸等)、松紧带等   (教师)课件、自制面具范作   教学过程   1.欣赏导入。   (1)用课件播放藏戏或傩戏录像,提问:他们头上戴了什么样的道具表演?它叫什么?看到它你有什么感受?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面具》。   2.感受体验。   (1)讨论:面具有什么共同特点?播放面具课件。课件演示不同地域的面具,重点指出夸张、特点突出的部分。   (2)引导学生欣赏书中范例。四人小组内交流:在这些面具中,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3.自主探究。   (1)出示教师范作,请学生看一看并说一说:假如让你做一个面具,你会考虑哪些问题?   (2)借助图示了解制作步骤,小组交流:如何找准面具上眼睛的位置?   (3)欣赏书中的学生作品,拓展制作方法。   4.设计制作。   (1)提出作业要求:小组或两位同学合作,做有特色的纸面具。   (2)学生设计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3)提示:做好后想想用什么办法把面具戴在头上?建议参考教师范作的制作方法。   5.展示表演。   戴着自己做的面具与好朋友一起玩,说说自己喜欢的同学作品。   6.课后拓展。   用课件展示其他表现形式的面具作品,鼓励学生课后可以试一试、画一画。   18、画画亲近的人 ●方案一   课前准备   (学生)最亲近的人的照片、常规画具等   (教师)课件、人物作品、常规画具等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帮助回忆。   提问:你最喜欢、最亲近的人是谁?他(她)长什么样?喜欢做什么事?   2.引导欣赏,观察评述。   (1)出示课件:作品欣赏《父亲》。结合书本的作品和教师提供的作品,让学生欣赏。   提问:画面表现的是谁?画中的人在干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它表现了亲密无间的关系?《悄悄话》中的小女孩在讲什么呢?   (2)让几名学生说说欣赏感受,教师小结。   (3)欣赏课本中小朋友的画,说说最喜欢哪一幅及原因。   (4)提问:你能用别的方式表达你对亲近的人的思念或爱吗?(如:唱歌,跳舞等。)   让学生通过欣赏,认识艺术作品表达的主题思想,学习观察艺术作品的造型、色彩、表现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结合作品展开联想,发表对作品的看法。引导学生要珍惜这份爱,同样用真心去回报他们、对待他们。   3.捕捉特征,激发创意。   (1)明确学习内容: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最亲近的人。   (2)传授方法。   ①观察和回忆亲近的人的形象特征。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脸形、发式、五官和服饰等。每个人性格不同,他们在外貌上给人的感觉也不一样,如憨厚、精明、温和、严厉等。   ②启发造型。从脸形开始,再到发型,根据五官在脸上的位置逐一表现。   ③思考如何从动作和表情上表现出亲近的感觉。   (3)引导学生尝试色彩也能表达人物的情感。   (4)要求学生把自己画进去。思考:自己在画中干什么?安排在什么位置?   要鼓励学生自己创造视觉符号表现,教师不要示范五官的具体画法。   4.选择形式,表现“亲人”。   (1)学生用线描或色彩的形式表现想要表现的人(可以参考带来的照片)。   (2)提问:怎样表现你对自己最亲近的人的关心呢?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作品,学习评价。   (1)小组内展示作业,说说你表现的是谁,你是如何喜欢他(她)的。   (2)选出典型作业,全班评,教师小结。   评价建议:作品是否表现了自己的感受;作品是否有爱心,是否与众不同;线条、色彩的表现是否统一等。   6.提供课题,研究拓展。   (1)把画好的画送给最亲近的人,请他们收藏并评价。   (2)做一件小礼物,写上一句“知心话”,送给最亲近的人。   (3)回家画画另几个同样亲近的人,告诉他们:“我爱你。”   19、夏日  ●方案一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体验夏日,分组表演以夏日为主题的节目,准备油画棒、水粉颜料、水彩笔、画纸等常规作画用具   (教师)范画、录像、课件等   教学过程   1.感受夏日。   (1)让学生听夏日的各种录音(或观看录像)。   (2)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师提问:你眼中的夏日是什么样子的(注意气候、植物、动物等变化)?   (3)教师小结,揭示课题:《夏日》。   2.欣赏范画。   (1)出示范画的课件,并提问:看到这幅画有什么感受?这幅画还有哪些地方表现了夏日的主题?   (2)出示教材中的学生作业,说说这些画是怎样表现夏日的。   (3)欣赏教师和其他学生的作品,师生互评。   3.表演夏日。   分组表演对夏日的感受,师生小结。   4.学生创作。   (1)提供主题:我心目中的夏日。   (2)提出创作建议:在现实基础上可以适当夸张、想象,表现自己对夏日的感受;在作品的恰当位置或反面写上自己的创作思路。   (3)学生边听轻音乐,边创作,教师指导。   5.作业讲评。   (1)出示一段本地夏日的录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夏日的感受。   (2)讲评作业,提出评价建议:作品是否表现了夏日的特点;色调是否和谐、统一;是否表达了一定的感受和心情;是否有创意,与众不同。   (3)教师小结。   6.课外拓展。   (1)记录夏日的天气温度变化。   (2)有兴趣的学生可以画几幅有关夏日的速写。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