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情况
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63人,五年级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求知欲强,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本年级学生共85人,这是个团结上进、活泼诚实的集体,学生有着良好的思想素质。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但他们缺少社会经历。
教
材
分
析
教材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本册教材内容由三个单元构成。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本册教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教育性。2、综合性。3、参与性。4、直观性。
教
学
主
要
任
务
和
要
求
通过引导学生感受来自亲人、老师、社会的关爱,体会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可贵,树立“生命至高无上”的观念。同时,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正确对人生的艰难与挫折,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期待,勇敢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努力。
引导学生通过游戏规则和学校纪律,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懂得规则就是通过约束我们的行为,为我们的生活、学习服务,从而愿意自觉地遵守规则。
通过历史激发他们的忧患意识,从而激励他们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富不忘本,强不落志,为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目标而不懈努力。
通过调查、访问、动手体验等活动,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科技创造新生活”。注意通过生动的事例,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懂得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的含义,认识到科学必须为造福人类服务,初步树立科学的道德观,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帮助学生形象地感受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建设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以及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让学生了解中国经济对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的事实,从而产生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研究
课题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研究
具
体
措
施
1、对话教学策略。 教学中,要借助教师的引领,开展学生与文本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元、多维式对话。2、活动化教学策略。 教学时,不要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机械地去学习、掌握有关科学知识、生活技能、道德观点和社会常识,而是要充分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尊重和凸显学生的主体性。3、体验性教学策略。在传统教材中,编者对教与学所追索的意义都进行了预设。4、开放性教学策略。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不是不可变更的静态文本,而是包含了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教学素材,为教师创造性地开发、利用本地区、本校以及家庭和学生本人的资源,提供了范例和空间。
教 学 进 度
周 次
教 学 内 容
课时
执行情况
第一周
生命多么可贵
2
第二周
成长日记ABC
2
第三周
健康生活每一天
2
第四周
校园“红绿灯”
2
第五周
社会生活有规则
2
第六周
法律保护你我他
2
第七周
圆明园的诉说
2
第八周
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
2
第九周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2
第十周
振兴中华 我们的责任
2
第十一周
心科技 新生活
2
第十二周
超越梦想
2
第十三周
科技是把“双刃剑”
2
第十四周
崇尚科学精神
2
第十五周
商品的故事
2
第十六周
寻找商标的国籍
2
第十七周
MADE IN CHINA 中国制作
2
第十八周
你好 WTO
2
第十九周
第二十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