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家长,大家上午好:
首先对你们如约来参加这个家长会表示热烈的欢迎!特别向从外地赶回来的家长表示由衷的谢意,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我也是孩子的家长,借此机会,我想与大家交流教育孩子的问题。因为我同时又是老师,可能比你们更了解孩子的心理,所以尽管我不是专家,所说的,可能有借鉴价值。如果有不对之处,也请你原谅。
我今天讲的话题是:关心孩子的心灵成长。
1、“忽视孩子心灵的成长是中国家庭教育中一个最大的盲区。”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现在有很多家长、有很多家庭根本没有意识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是一个问题。我们关注孩子的,更重、更多的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身体,二是学习。总觉得这两样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有用。而往往认为心理健康是虚的,是可有可无的,可做可不做。究竟应该做些什么,从什么地方入手也是一无所知。评价一个孩子好坏,看待一个孩子成长进步,往往集中在一个焦点上,那就是学习成绩、分数。其实我们家长没有意识到,孩子学习成绩好,往往就是家长不知不觉中重视了孩子的心灵成长,相反,有的孩子学习不好,往往就是我们家长没当好。
有一个观点,叫“问题孩子的背后,往往就是问题家长。” 说的有点过火,但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2、孩子心灵的成长和孩子身体的成长一样,需要均衡的营养
我们大家都知道,一个孩子的成长,从大的方面来说,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身体的成长,二是心理的成长。身体的成长大家都知道了,在正常的情况下,只要吃五谷杂粮,只要有足够的热量——蛋白质,其实这孩子的身体啊,你不用太在意,都会慢慢地长大。但是我们好多家长恰恰关注的是孩子的身体的成长所需要的营养,对这个营养可以说是营养过剩啊。而孩子心理成长同样需要营养,这个营养却恰恰被我们很多家长忽视了,有的甚至就根本没有给予孩子。有的现在还在欠着孩子的,是一个负数啊。孩子心理成长,需要哪些营养呢?概括地讲,孩子心理成长需要五大营养,十个字:肯定、自由、情感、宽容、梦想。
3、第一大营养:肯定。
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根本没有在意和了解孩子这种心理需求。我们有很多父母似乎总愿意用“笨蛋”啊、“没用的东西”啊、“不争气的玩意”啊、“废物”啊等等这些话来讽刺挖苦孩子,真是一点余地都不留啊。孩子自身的进步我们看不到、孩子自身的努力我们看不到,孩子的一些优点、特长我们看不到,我们的两个眼睛看的只有什么呀,我们两个眼睛盯得只有分数。上小学的时候语文100分、数学100分,上了中学,至少门门80分以上才能令我们满意。甚至有的父母一次达到要求都不能令我们满意,必须次次达到要求。有些孩子一次考了双百,很高兴的回到家里告诉父母,“我这次考双百了”很得意。我们好些父母会说,这次确实考的不错。正当孩子扬着小脸得意的听着爸爸妈妈表扬,紧接着我们的父母后面的话又来了:“千万不要骄傲啊,咱们一次考双百算不了什么,咱们要次次考双百呀,那才叫过硬啊。”孩子一听,“我的妈呀,我爸我妈怎么这么高的要求哇,我怎么能做得到啊。”一下信心就没了。所以我们说很多孩子就是在这种家庭环境当中,逐渐地平庸下去了。当他们的学习成绩自己和自己比有了明显的进步,从85分进步到了90分,很高兴,很得意。告诉爸爸妈妈,“我这次考试又进步了,长了5分。”结果我们好多家长往往张口就问,“这次班里考最高的是多少啊?你就考这么个分数还值得说呀,也不嫌丢人哪?”孩子在那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呀,在那站着憋得脸通红。最后孩子实在听不下去了,冒出一句话来,“我们班还有不及格的,你咋不问哪?”我们说,很多孩子就是在这种环境里逐渐平庸下去了。
下面节选2009年初三毕业的一位学生在学校读书时写给我的信:
老师:
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为什么别人的孩子那么好,而我却不那么好。这次期中考试,我又没考个好成绩,回家之后,晚上在写字的时候,爸爸到我房间里来,说了一句让人伤心的话,我就像被针刺了一下。
真的很难过,很伤心。老师,难道我真的不如别人吗?我知道我学习不怎么好,但我也在努力呀!可是每天放学回家,妈妈又说让人难过的话,真的让人无法接受。妈妈每次都把我和别人比,我知道别人是成绩好。可我也在改进呀!
……
当他们在自己的心里暗暗地发誓,在背后刻苦的努力,说,“这次一定要考出个好成绩打个翻身仗,给爸爸妈妈看看,也争口气。”结果由于种种原因又没考好,我们父母不是看到孩子已经努力了已经有了上进的要求,去表扬他,去鼓励他。回到家里,我们有好多妈妈会讽刺说,“你看你看我早就说你不行吧,你看这次真的不行吧,你就不是那块料嘛。你给我几天几夜不睡觉也拿不了个前三名。大笨蛋,你给我等着干别的活去吧。”我们父母这些话可能只是随口说说,我们根本没往心里去,甚至有些整天就挂在我们父母嘴上,成了口头禅了,一天不说就难受。可是,这对孩子心灵的伤害却是巨大的。孩子在这种否定的家庭和环境中长大,他面对当今社会这么激烈的竞争,他的自信心从哪里来呀。他会越来越感到自己无能、自己没本事。“你看连我爸我妈都说我不行,都说我不是那块料,都说我不如谁谁谁”,由此他会失去信心,他会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感觉矮人三分。时间长了,他会失去在这个社会上生存的勇气。所以,在此我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听听孩子这样的心声,“爸爸妈妈,我不想在否定中长大!”
家长朋友们,咱们来个换位思考。把您放在孩子那个位置上,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如果是您的话,经常有人对你给予否定,那么您心里会是什么滋味哇?今天来的年轻妈妈比较多,如果您的丈夫经常拿您和别人的妻子做比较,说您长得不如谁谁谁漂亮,您会作何敢想啊?有好多年轻的妈妈要跟丈夫急啊,要吃醋、要大发雷霆啊。“怎么着?你看上她了?她漂亮啊,那你跟她过去吧,找我来干吗?”何况是孩子啊。
这种被肯定的心理需求比我们成年人还迫切,只是我们没有觉察到。
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家长都想成为教育孩子的高手,希望孩子能听您的话,自觉的学习,刻苦的努力。但您可能没有意识到,如果没有这种心灵的肯定和接纳作为基础,您对他的任何教育都是徒劳的。
所以,我们作为家长的,一定要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需求,有针对性的做工作。如何让孩子接纳您呢,这里有一个秘诀,那就是您要学会赏识您的孩子。我们中国老百姓经常说一句话,叫“好孩子都是夸大的”。
有一篇文章题目是《一个母亲的三次家长会》,讲的是一位母亲参加三次家长会后对孩子的教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住了,你最好带他到医院去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他老师都说了些什么?母亲想起老师那不屑的表情差一点流下眼泪,但他对儿子说:“老师表扬了你,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第二次家长会,小学老师对母亲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有些障碍,您能最好带他到医院查一查。”听了老师的话母亲流泪了,但在回家以后她对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的,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第三次是初中毕业班家长会,老师没有在差生的名单里提到她的儿子,到家长会结束也没有提到她儿子的名字,她有点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母亲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高中毕业了,当她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份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跑到自己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她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这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用赏识教育代替惩罚教育,她成功了。试想一下,如果这位母亲和老师一样评论自己的孩子,对自己的孩子轻则批评,重则打骂,那么她孩子的今天会是怎么样的结果?
赏识孩子的机会是很多的,我们要做个有心的家长。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们这儿的俗语是:“小孩要哄,泥鳅要捧”,就是这个道理。
4、 几点建议
1) 重视孩子的学习成果
孩子的每一成功,都是孩子十分看重的,因为是长期努力的结果。我们千万不能象上面的家长那样,看淡了孩子的奖状。我有一位亲戚,他的三个孩子先后考上了大学,他对孩子的奖状,总是很重视。有一年,家长写春联时,还特意为贴在墙上的奖状配了一副对联。
2)、 关心孩子,做细心人,孩子的贴心人。
3)、 为孩子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4)、 尊重孩子,不要别人面前数落孩子。家长要做到慎言。
5)、 多和老师、学校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
6)、 尊重老师,理解学校。在孩子面前不说学校和老师的“坏话”。教育孩子需要家校的合作。
有的家长,喜欢当孩子的面说一些不该说的话。如和孩子一起看电视时,看到某某老师体罚孩子了,就说:“谁要是打我的孩子,我怎么怎么的……”受大环境的影响,有的家长似乎对学校总有敌意。这样做,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 对学校或老师有意见,最好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可以直接和学校联系。
今天我主要与大家交流了以上观点,不妥之处,请大家见谅。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家庭幸福,虎年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