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期末试题质量分析报告
一、试题的命制说明
1.命题依据与要求
通盘考虑试题的考查范围、呈现方式、能力层次、难度、不同层次学校水平。试题提倡原创或改装,不照搬现成的试题,不出偏、难、怪、繁的试题。试题在体现基础性的前提下,为体现新课程理念,注意适度设置时代性、生活化的情境,注意适度设置探究性、开放性试题。试卷重点把握及格率和平均分两项,尤其及格率应摆在重要位置。
2.试题的基本结构
(1)题型与题量
全卷共两大题(两种题型),共33小题,其中选择题30小题,材料解析题3小题。
选择题
非选择题(材料解析)题
题数
分值
题数
分值
30
60
3
40
(2)考查的形式与内容
本卷考查形式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从试卷考查的内容来看,几乎覆盖了高中历史课标所规定的必修(I)人民版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和主干知识。
(3)试题的难易程度
试题所考查的能力,以历史学科4类能力12层次能力中的1、2类能力层次为主,3、4类能力层次为辅。各题难度介于0.50-0.90之间,整卷难度0.70左右。
二、试题的主要特点
1.依据规定命题
①体现基础性,重点考查主干知识。试题设计为单项选择、材料解析题两大题,各题在分值比例、内容要求或表现形式上尽量适应素质教育要求,考查的历史知识均为政治史的主干知识,覆盖面广,全面考查学生历史“双基”和良好的历史素质的培养情况,体现基础性,实现对历史必修一的教学要求和终结性测评目标。
②传承“三新”(材料、情境、问题)风格。按照命题思维方式与标准程序进行操作,即“能力要求—主题确定—素材选择—切点确定—问题设计”,进行命题。每道试题均依据多种历史素材,设置一定的不同的情境,由此引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注重试题的新颖性与创新性。
③试卷简约,体现梯度。试题内容简洁、易懂,学生阅读无障碍,便于学生准确作答。选择题由浅入深。材料解析题中所设置的问题的难度也呈阶梯式递进,第(1)问较容易,大多数学生都能回答,第(2)、(3)两问难度递增,拉开分数档次。第32题设置A、B两组试题,既可以保证大部分考生合格,又体现试题的区分度。
2.体现课改理念
新课标历史教科书的编写突出古今贯通,中外关联这一原则,突出整体史观和事件的演进。如第1题“红军长征”题,由今溯源;第6题“八国联军侵华”题,应明确此事发生在义和团运动时期,注意历史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第16题希腊民主题,要求区分希腊与罗马的政治机构,这是学好古代希腊、罗马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基础。高中历史新课改的一大亮点,即开展研究性学习,这在试题中也得到足够的重视,如第7、16、22、24、26(3)、33(3)题等。第32题“唐朝中央政府机构与美国联邦政府机构”比较题,引领学生对历史上重大政治制度开展适度的探究。试题还不遗余力地在考查学生掌握与运用历史知识的同时,关注对学生历史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测试。
3.关注学科特色
关注史学方法与意识的培养。如第1、2、3、7、8、11、14、17、18、20、23、24、26、27、28、29题等,发挥和挖掘高中历史课程在人文素养、史证意识、改革意识、开放意识及国际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功能。注意初高中历史的衔接。如联系初中学过的《人权宣言》、《独立宣言》、国际歌等历史知识。取材地方课程资源,体现区域特色。
4.重视联系现实
试题重视历史素养的培养与现代公民教育,但不刻意追求热点。关注地方史和现实问题,以时政热点作为命题的灵魂和核心,突显人文精神。考查地方史,突出现实问题的历史溯源、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体现应用价值。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热点问题有机联系,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试题在注重考查历史学科基础史实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联系现实,渗透时事,努力实现知识性、思想性和时代性的有机结合。如第1、3、5、7、10、12、13、22、23、25、26、27、29题等,都不同程度地联系到当前世界、我国、我省,体现出较强的时代感,体现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
三、考试及作答情况分析
1、试卷抽样数据统计
从总体上看,达标校历史学科总平均分为60.8分,及格率50.64%,优秀率18.8%。这样的实测结果比较理想,说明我校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比较正常,基础比较扎实。
这次抽考,许多参考的高一备课组老师都精心分析试题与学生答题情况,撰写并反馈了详细的试卷评价报告。报告内容显示,整体上学生完成常规试题较好,尤其是选择题完成较好,难度系数约0.6左右,明显高出预估值0.54,选择题均分约40分,非选择题难度系数约0.65左右,与预估值0.64吻合,均分约32分多。
2.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选择题
第1、2、3、4、5、7、8、9、10、11、13、15、16、17、20、21小题完成得好。这说明学生历史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对中国历史部分的内容掌握得比世界史要好,也说明更多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还是停留在较低层次的,因为试题能力要求分布呈上升趋势,越往后排列的试题的能力要求越高,难度越大,也就是说,学科较高层次的能力如概括分析能力,评价能力,表述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错误率较高的是第6、12、16、18、24、25小题。其实这些题目并不难,主要是对一些历史事物理解不够透彻、历史概念不清晰和题干中的关键词(求答语)把握不到位之故。如第6题涉及八国联军侵华与义和团运动两个基本史实,而两个史实又恰恰分布在不同专题中,致使学生对此含混不清,错选A和B的较多。这暴露出学生历史时间概念不强,同时没有发掘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历史缺乏整体认识。第12题得分率一般在35%左右,有的学校才达到20%。本题旨在考查中共一大内容,即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三条路线拨乱反正的具体表现。许多学生对中共一大的内容没有理解清楚而导致失分。这也说明学生对这个重点知识的掌握还不够扎实。第16题一般误选B或D;主要是因为没有弄清元老院是属于希腊的,还是罗马的政治机构。第18题误选A比较多,主要失误是把国王与首相混合一起,没有把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首相的史实与题目中的英国首相官邸联系起来,且对选项所涉及的人物国籍弄不清楚。第24题没有答好可见学生对20世纪50-90年代的阶段特征及其在国际关系方面的重大史实没有理清。第25题,学生没有领会题目中的“根本意图”,对于历史事件的表象与本质区别不清楚,仅凭答题习惯,一见到“根本”之类的,脑中就想到“经济”范畴、“生产力”因素等,就误选B项了。这不是铁律,答题时,一定要从题意出发,认真审答。从第24、25题两小题来看,学生对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这部分内容的掌握还不达标。
(2)非选择题
第31题主要依托三则材料,考查中国明代到近现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考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概括、说明、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是历史必修一的重点问题之一。本题满分11分,平均分7.79分。第(1)小题平均分3.6分,总体情况较好。第(2)小题共有两小问,失分较厉害,主要在于部分学生没有完整作答,只回答了其中的一小问;在回答第一小问时,不能准确把握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治主张,只是从材料上摘抄而未能进行简练地总结概括。对新中国三大政治制度的表述不准确,诸如多党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第(3)小题不少学生所确定的主题偏大,没有扣住题目所要求的“利用上述材料”这个限定语来作答,如回答“中国社会制度的演变”等等。
第32题,立意是“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 通过阅读图文材料,联系现实热点——澳门回归10周年与海西建设,考查提取历史信息与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平均分7.43分。第(1)小题考查的是课本历史基础知识,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得分,但也有一大部分同学把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原因分开来答,而且归纳不够全面,还有个别学生审题失误,把香港澳门回归的原因理解为被割占的原因,以致失分。第(2)小题是本题中失分最多的,主要原因有对“依据”一词的理解不清楚,混淆了“依据”和作用,没有结合材料二展开分析,时政热点与教材相联系的能力较弱。第(3)小题,学生基本上能沿着“有利于祖国统一”这一方向回答,但表述不完整,答案中出现了许多错别字,如“一国两制”写成“一国两治”等等,这启示我们对于重要的历史结论不仅要理解记住其内涵,还要内化为学生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认识。
第33题旨在考查对唐朝中央政府机构与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的比较分析与认识其本质的能力,设置A、B两组试题,分别让一、二级达标校和三级达标校学生完成。学生平均得分约为11分。第(1)、(2)小题完成得较好,说明学生对唐朝的三省制六部和英美两国的代议制度的史实把握较理想。但对第(1)小题中的“特征”,有部分学生回答的是实行的制度及其作用,或者是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特点的,而且三个特点一般只答出两个。第(2)小题的第一问对美国的民主政体学生很容易答为联邦体制,学生对重要的历史概念如学生对国体与政体、国家结构和权力结构的区别、权力运作模式等理解掌握不全面透彻以致含糊不清。B组题中第三小问的失分主要是由于对近代英、美两个国家的具体政治制度的比较没掌握好,如英国国王产生的方式,多数学生回答说是“议会决定产生”,另外还有一些学生比较权力的不同又与法、德两国的情况混淆。第(3)小题,很多同学基于对重大历史问题的认识不深刻、比较概括能力偏弱,而不能从本质上比较出古代中国和美国政治模式上的不同,只是泛泛而谈,甚至做出错误的判断,认为二者本质相同,都是为了中央集权,多数学生是因为对美国三权分立的本质分析不到位,没有意识到它所体现的阶级本质。在表述上也存在着口语化、语言不简练等问题。
综上所述,学生在历史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方面基本达标,但也暴露出明显的问题。诸如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错答、混答历史史实;阅读理解分析、表述能力较欠缺,无法准确地概括材料中心意思,提取试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分析说明历史问题。当然,审题不慎,也是无法取得高分的一大原因。
四、对教学的讨论与建议
1.努力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
基于初中历史毕业升学考试是开卷考,许多学生形成思维定势,历史不用记忆,这一定要给予纠正。历史绝不是不要识记,熟悉教科书并识记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是必要的。学生如果连学科的基础和主干知识都不熟悉,想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好答卷,是不可能的。因此,首先要求学生走出误区,端正学习态度。同时我们教师也应先行深入学习领会《高中历史课标》、走出以往漠视历史教学大纲的窠臼,明确高中历史课程的要求,同样是“祖国统一”问题,初中要求“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即可,而高中则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了解香港、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与发展),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这看似没多大不同,但要求提高了,“认识”的高度不同了,更侧重于历史分析能力的培养。
2.树立“以学定教”的学生观和教学观
“以学定教”,就是以学生为核心,依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掌握新知识的实际来开展学习活动、教学活动和教研活动,所有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均围绕学生而展开,立足基础,加强历史概念教学,突出重点,精讲精练,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这是教学重点,但对学生而言也是一个学习难点,因此在教学中就必须让学生明确其“历史性转折”所包括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实现转折的内涵及其深远影响。课前“为生而备”,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课中“以学而教”,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课后“以学而思”,有效反思每一节课。
3.以灵活多样的教法提升兴趣与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注意开发历史课程资源,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多呈现历史新材料,设置历史新情境,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与欲望的同时促进学生结合或运用历史知识生成、分析与解决历史问题,进一步提高“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证意识。就历史图片而言,教师重视教科书与教辅中历史图文材料的解读,务必让学生学会看图、读图、识图,以图读史、用图讲史、用图证史,培养学生读图识图、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使学生明确历史图片也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手段。文字材料亦然。
4.加强学法指导,实现举一反三
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历史专题知识的串联、重视中外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转变学习方式,要扩大知识面、加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逐步学习用正确历史观思考问题。着力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如何规范格式,如何寻找题目的关键词,怎样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怎样按题目的要求取舍和重新整合历史知识,要求学生用简洁、准确的学科语言表述历史问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