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依据课标,说教材。
1.浅析教材:《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是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的内容。百分数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的概念和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百分数的概念是这部分内容的基础。学生只有理解了百分数表示的是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百分之几,也就是百分率的含义,才能正确地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2.基于以上的认识,我认为本课的教学目标应确定为:
(1)认知目标:根据从实际生活中搜集到的资料,研究并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知道百分数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并能正确读写百分数,了解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的不同点。
(2)能力目标:会用百分数的知识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迁移能力和阅读生疑,合作解疑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和自主探究,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在增进数学理解的同时,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以人为本,说策略。
为了实现以上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概念教学的特点,在教学策略上注重选择和优化。
1.关注发展,选择教法。
百分数是一种特殊分数,它与一般的分数既有一定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同时百分数也是在生产、生活、工作中广泛应用的数。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在教法上,我是这样设想的:
(1)创设情境,为合作探究形成氛围.
(2)迁移原知,为自主探究奠定基础.
(3)重视指导,为新知建构提供条件
2.合作探究,优化学法。
本课采取小组合作、交流探索的学习形式,引导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学会比较、分析、归纳、综合,获得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方法,使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不同程度发展。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本节课安排了三次让学生开展讨论的活动。一是在了解百分数的好处时,学生通过收集到资料讨论得出百分数的好处是方便比较。二是概括出百分数的意义后学生讨论百分数是否可以带单位名称,有利于他们对百分数的意义的深刻理解。三是在探索百分数与分数联系和区别时,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主动探索百分数与分数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加深了学生对百分数本质含义的理解。
三、以探为主,说流程。
课堂教学是学生对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道德的养成的主要途径。为实现教学目标,凸现新课标理念,我让学生进行了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配以计算机辅助教学,让学生在愉悦的身心中体验百分数的产生及意义的理解。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伊始我让学生展示收集到的资料,明白百分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并且为后面百分数的引入提供了素材,然后让学生对百分数提出问题。板书:意义、用途、好处、异同)
(二)联系实际,探究问题
第一个问题: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特点,我采用先扶后放的方法,在课前同学们预习的基础之上,通过知识的迁移,引出百分数,引导学生概括出百分数的意义。
为了进一步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进行质疑(百分数有单位吗?)学生发现他们收集到的百分数都没有单位,从而得出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这样师生、生生在多向交流中,经验得以分享;在质疑中,知识得以确认;在补充中,意义得以拓展,使学生获得探索新知识的成就感。
第二个问题:百分数的用途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说说百分数的用途。
第三个问题:百分数的好处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探讨百分数的好处。
第四个问题: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区别
在这个环节中主要是让学生积极地说说,感悟百分数与分数的异同点。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三)趣味练习,实践应用。
巩固练习部分是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注意力分散、易疲劳的阶段。因此,根据这一点特点,我为学生设计有趣的又具有较强思考价值的练习。让他们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要服务于生活,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1、公正的小法官。
这里安排了五题判断题帮助学生理解百分数意义,产生,区别分数与百分数的异同,促进了概念的掌握。
1)、分母是100的分数是百分数。( )
2)、和3%的意义完全相同。( )
3)、一堆煤运走了它的40%,还剩下它的60%吨。( )
4)、王师傅生产了98个零件,98个零件全部合格,合格率是98%。( )
5)、男生人数的40%一定小于女生人数的50%。( )
2、拓展练习
将下列词语用百分数表示出来:
十拿九稳 百里挑一 十全十美
十室九空 九死一生 十有八九
拓展练习是富有趣味性的练习,具有思考性的要求,学生解答时要综合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才能进行解答,既激发学生练习兴趣,又让有余力的学生吃得饱。
(四)活动总结,反思感悟。
1、这节课你们还有什么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吗?
2、你能告诉大家在这节课中愉快、紧张、遗憾三种情绪大约占百分之几?
这一环节通过谈话的方式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谈收获,让学生回顾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有利于反馈信息,检查效果。同时在学生总结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习的兴趣,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了基础。在学生再次主动质疑中,提高了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的学习因问题而精彩起来,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