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解决问题”的理念改进应用题教学
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就是以前应用题的教学,现在的教材把应用题教学内容分类和情景化,根据知识特点每学期设置一单元为“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内容,把它与计算教学结合起来,重视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我觉得在教学新教材“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时候应当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问题,激发学习点。
现在学生学习方向模糊不清,不知为什么学习知识,学到的知识用到什么地方也模糊。形成“父母求,老师教,我就学”的不良学习思想。在课堂上学习被动,对新知识提不出有益的问题。就算让学生提前预习新知识,学生也会对新知识有畏难之心,看一下就说不会做。所以我在上新知识前一天用十分钟时间,先让学生读例题,让学生对新知识有大概的了解。再让学生用铅笔在书本上试一试做。然后让学生把自己在试一试做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在例题的旁边简单的写一写。学生一开始写的不像问题的问题,但我没有不与理会,而是适当给予指导和鼓励。这样激出学生的数学智慧,激起学生对数学知识探究的兴趣。现在我的课堂上经常会有学生提出问题,还会提出不同的解题方法,让老师和同学们验证。
二、该放手时,就放手。
解决问题的知识里有些简单的问题就该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那么教师就没有必要在课堂上再设置情境让学生解决。在一定时间内,解决三个问题与解决两个问题,哪个更有效率?不言而喻。学生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对自己疑惑的问题肯定会倍加关注。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的“模糊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究和澄清,鼓励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得。如教学生“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一开始,学生看都题目无从入手,不知怎么做才找到不同的围法。经教师的点拨后,知道只要找出长方形的长和宽,但题目没有直接给出长和宽,教师在这里又点拨一下,学生马上反应出长和宽的和=周长÷2,知道长和宽的和就可以通过表格把不同的围法一一写出来。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深深感受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奇妙和数学知识的乐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这样对教师来说,间接实施了因材施教。对学生来说,已突出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
三、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串起知识链。
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家庭条件的不同,那么学生的思考角度就有所不同,对同样的知识串起的方法必然也是多样的。但因课本编排的局限,不可能将各种想法全部展现出来,这就要求教师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在借鉴课本想法的基础上,展现多样化的见解,撞击出思维的火花。如教学生“用一一列举”法的应用时,例题: 23人(不考虑性别)住宿,住3人间和2人间(每个房间不能有空床位),有多少中不同的安排方法?教师就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一种方法:先考虑只要一间2人间,那么剩下多少人住多少间3人间?教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使学生清楚知道列举法也是要通过计算来达到目标的。2×1=2(人),23-2=21(人),21÷3=7(间)。再考虑两间2人间……用这样的方法把所有的不同安排一一写出来。有学生就马上反映出,可不可以先考虑只要一间3人间的方法,这样教师的教学目标就达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我们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不满足于课本知识的获得,敢于向课本挑战,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见解,运用自己的智慧填补课本的空白点,从而达到对课本知识的深层次理解,串起自己清晰的知识链。
四、教师要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
新教材新安排,“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方法没有直接写出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把“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所有例题和练习题都要详细研究解题步骤和方法,找出所有不同的解题思路。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轻松驾驭教材,从容应对学生的突发情况,驾驭课堂教学。使学生感到教师的数学知识是渊博的,教师是无所不能的。这样学生才会接受教师的教学,对学习数学知识才感到一定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