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说明文教学活起来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说明文作为一种常见的、实用的文体在社会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种强烈的社会需求呼唤语文教学必须加强说明文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而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从传统教学中,我们感觉教学说明文时,课堂气氛是死水一潭,学生是昏昏欲睡,而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如何改进说明文的教学方法,提高说明文的教学艺术,也是中学语文教师不断研究、探讨的课题。如何让说明文教学走出教和学的低谷,如何让说明文教学也充满情趣,充满语文味,真正活起来?我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尝试:一.激发情趣,创造最佳学习情境。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一种情绪激发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脑细胞的活动加快,神经紧张,因而,感知力和理解力以及记忆力都处在最佳发挥状态,这就是学习的最佳情境,我们就应该创造利用最佳情境,使学生从看似平实、浅显的说明文中,发现闪光、生动的内涵,产生极大兴趣。钱梦龙老师在上《中国石拱桥》时,先出示教学挂图——“中国石拱桥”,让学生先不要看课文,说明一下大拱和四个小拱之间的位置关系,于是学生纷纷回答:“大拱的两边各有两个小拱”;“大拱两边的顶部有四个小拱”;“桥身的左右两边有两个小拱”……,学生们“心有所思,口不能言”急欲看书,这时教师让他们打开课本,体会“各有”与“肩”字使用的准确。教师改变抽象说教的教学方法,先用这种教学突破口,课堂气氛轻松活泼,给学生一种新鲜感,对新知识吸收表现出优势的兴奋中心,在这种状态下学习,效率将大大提高。倘若每节说明文教学一开始就能使学生很轻松地进入学习境界,学生就不会觉得学说明文是一种负担,教学效果则会好些。如:教《蜘蛛》一课时,让学生猜谜:“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摆起八卦阵,单提飞来将。”谜面有趣简单,学生很快就猜着了。接着再提两个问题,蜘蛛以什么为生?它是怎样吐丝的?因为蜘蛛是学生所熟悉的动物,所以他们的积极性很快地调动起来了,连平时少言寡语的学生也纷纷议论开了,课堂顿时轻松活跃起来了。我们一般都可以采用想象、联想、列图、猜谜和成语等较有情趣的方法来导入课文,以此调动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积极性。“隔岸观火”是语文学习的一大弊端,学生融入不到学习情境中去,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便不会对学生的精神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语文教师应努力激活学生原来积累的相关表象,使语言内容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教学活动的欲望。让课堂成为学生静思、表达、交流的乐园,成为思维激荡、情智共生的殿堂。二.多媒体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给教师提出一个要求:“一切事物都应当尽量地放到感官的眼前。”多媒体教学满足了这个要求。在说明文教学中运用了多媒体,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说明文的内容,包括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有的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应从感性知识入手,采用形象化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化抽象为形象。这符合中学生年龄特点,也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一般规律。有些说明文如按常规来教,从自读开始,按部就班地讲解课文,就很难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所以创造形象化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等途径得到感知,发挥他们的联想和想象,激发他们求知的主动性和吸收新知识的欲望,就是教师的匠心所在。在教学《苏州园林》一文时,我制作了一个课件“苏州园林一日游”。首先在一曲优美的江南小调中,配乐朗诵“江南园林甲水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接着动画展现四幅苏州园林风光:“亭台轩榭图”“假山池沼图”“花草树木图”“门窗图”,一下子学生仿佛置身于“图画中”,立刻对苏州园林有了图画美的直观感受,领略了我国园林的建筑美。学生一边欣赏苏州园林独特的艺术美的同时,一边惊叹设计者和匠师们的别具匠心和审美情趣,并从心底产生了共鸣。又如在教学《看云识天气》一文中,针对课文谈到云的形态的八种变化来识别天气情况。我在教学时,根据课前的彩图制作了一组动画,并配上一曲动听的钢琴曲,要求学生根据动画展现的变化无常,姿态万千的云,口头描绘,并分别表达,各云彩暗示了什么样的天气现象,文章又是按照什么顺序,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进行说明。课堂中学生积极发言,探索大自然的无穷奥秘,仿佛就在广阔的大自然中,欣赏美丽无比的天空。这样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把一篇抽象性、知识性很浓的说明文,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了。利用多媒体教学再现了艺术形象,引起了学生的共鸣,能培养学生鉴赏美、欣赏美的能力。三.课内与课外结合,活跃课堂。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耳眼并用要比单一感官参与的效果好得多,如果加上手 的参与,效果更会呈几何级数增长,这是心理互补因素的作用。以课内带动课外,课外促进课内,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发展于课外说明文的科学性、实用性决定了它比其它文体的教学更需要活跃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它能使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学习知识。所以教师要改变抽象、说教的教学方法,创造学生参与的机会,以实践来印证课文内容,加深理解。在教完《景泰蓝的制作》后,发动学生小制作,口头说明制作过程,并为自己的产品做产告;阅读了《故宫博物院》,请同学谈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说明故宫建筑群,然后带领学生参观校园建筑,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抓住重点,回到课堂说说参观顺序,加强说明性语言的听说训练,要求做到明确简洁而有条理。又如教《向沙漠进军》这一课时,在课堂上可先引导学生在课文阅读中掌握“改造沙漠、化害为利”的主题,即以此作为点,并印发相关的资料给学生作为参考,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化害为利”的重要性,进而指导学生课后寻找防止水土流失、搞好生态平衡、治理环境污染等方面的资料。还要求学生联系本地实际,以《谈××公害及治理》为题,着重说明一至二种影响生活和生产的公害以及化害为利的情况。这样的教学内容既出自课本又超出课本,往往带有基础性、新鲜性和趣味性,很合学生的口味,所以定会大大增加学生的主动性,令学生个个兴致勃勃参与课堂的各种活动。中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比较敏感,只要是新奇的东西,就容易引起他们的关注。因此我们就可以采用生发和拓宽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大大激发学生读写说明文的兴趣,而且能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并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四.品味语言,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文艺理论对语言有三个要求,这就是“准确、鲜明、生动”。“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 迅的诗句是美的,主要因为它的抒情爱憎鲜明,对比强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的诗句也很美 ,主要是因为它的描绘形象而生动。以实用为目的的说明文,运用的是一种科学的语言,它的最大特征是准确 而贴切,应该说这也是一种美。问题是对鲜明、生动的语言,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欣赏能力,而对“准确 ”之美缺乏情感体验,往往会孰视无睹,以至于不屑一顾。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在理论上进行必要的指导,在 实践中带领学生进行反复涵泳和体味,学生才能体会出说明文用词的妙处。如银河是十分遥远、博大,而且从人的知觉角度来说显得抽象的事物,在教《宇宙里有些什么》,让学生细读课文,找出说明银河、太阳、地球的关系的比喻句,通过“铁饼形状”“美丽的环”“套在地球周围”,学生很容易将遥远、陌生、深奥的银河系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如此熟悉,如此贴近,一抬头便可在茫茫的夜空中找到它,深深体会到说明文语言的通俗之美。在教《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一课时,我抓住课文一开头就点出“雄伟壮丽”这一总特点,文章从命题到材料取舍,整体与局部的处理及其表现手法的运用,都紧紧围绕这一中心,条理分明,富于变化,让学生体会作者怎样在简洁中总体把握大会堂的特征,从清晰的思路,精当的表达中学习说明文语言的简洁之美。用这种美学思想指导教学,与学生一起细细品味说明文语言的美之所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提高说明文教学的效率,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一项迫切任务,如何使说明文教学具有趣味性,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如果大家能积极开动脑筋,探求新的途径,在说明文教学中争取高效率也是很有希望的。克服学生认为说明文呆板、枯燥的心理障碍,善于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审美欲、求知欲得到满足。总而言之,说明文的内涵是独特的,而这种独特的味道也只有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来。因此,只要我们以“语文”的方式挖掘说明文中的语文因素,这样说明文教学也能上出浓浓的语文味来!课堂也会真正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