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数学课“导学”教学法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数学(A版)教材自2005年秋季在广东省全面使用以来,在一线教师中掀起漪漪波澜,也兴起了如何有效实施新教材的研讨热潮。近几年来,我有幸参与中山市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的各类重要活动,感触颇深。也常使我陷入对数学课堂教学的沉思:“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数学课堂教学,又期望学生通过课堂教学获得怎样的发展?”而维系这两者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教师该如何“采集”和“创新”有效的教学素材,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设计,使学生获得最优的发展?我作为一名从事多年高中数学教学的教师,深感责任重大。如何将数学新《课程标准》落实于自己的教学课堂,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及素养并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经过深入研究,认真实践,多方验证,并本着“结合本校实际,体现数学特色,立足于全体学生,发挥个人优势”的原则,我逐步形成了高中数学“三阶段八步”数学课堂导学教学法,即:“尝试发展阶段(超前学习,目标检测)、自主发展阶段(探究交流,点拨引导,能力训练和教师点评)、创新发展阶段(拓展训练,教学反思)”,并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一、怎样进行导学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有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人教社中学数学室的章建跃主持的国家级课题《中学数学核心概念、思想方法及其教学设计研究》中对教学设计的框架是这样的:(1)内容和内容解析;(2)目标和目标解析;(3)教学问题诊断分析;(4)学习行为分析;(5)教学支持条件分析;(6)教学过程设计;(7)目标检测设计对每一内容进行阐述(略)这个模式对目前教学设计稿的撰写有极强的指导意义。限于时间,我对目标和目标解析与教学过程设计进行重点分析
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起点,也是教学活动的结果,主要解决:教师要教什么?学生要学什么?学生学完这些数学能够做什么?它描述的是学生的行为,不是教师的行为,所以一般不出现培养学生……、使学生掌握……、教会学生……,这种书写都是不恰当的,这种以教师为主体,反映以“教”为中心的方式应转变为“理解……”,“掌握……”等以学生为行为主体的方式,“学生应该………”,书面上可以省略,但思想上应牢记。且每个目标必须具有可测性,描述学生所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
数学学习的一般模式情 境
这表明,数学学习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尝试发展阶段、自主发展阶段、创新发展阶段,尝试发展阶段主要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有意义学习心向;自主发展阶段是教学设计中最可以做文章的地方,这里指的自主发展阶段主要是接受新知识的两种方式,即同化和顺应;创新发展阶段主要指数学思维活动,使刚产生的新的数学认知结构变得完善,这一阶段的主要形式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教学过程设计1、尝试发展阶段( 超前学习,目标检测) 超前学习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减轻教师负担提高教学成绩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开展课前预习存在着以下好处:一是学生在超前学习时,最初是为了完成书后的练习而看书。当学生无法解决练习时,他会认真看例题,对例题与习题进行比较,思考解决例题需要的新旧知识,搜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选择恰当的方法来理解和分析知识。长期经过这样的练习,学生会在预习中逐渐掌握自学方法,将所学知识融汇贯通,学会举一反;二是学生在超前学习时,会对第二天要学习的知识有所了解,在教师讲解时,他会回忆预习中了解到的程序,自己在预习时没有理解的知识,会成为学生关注的部分,而专心听讲,主动而又重点地学习,节省了不必要的讲授时间,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三是超前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中,常常有一些接受能力比较慢的学生,对教师所讲解的内容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消化吸收。但是有的学生会因为前面的知识还没有完全理解再学习后面的知识,感觉难度很大,而逐渐失去信心。要求课前预习以后,这部分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与理解,初步掌握了要学习的知识,有了一些成功感,这种成功感促使他想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也就会积极参与课堂上的讨论、提问,对学习与自己便有了信心。长期坚持,自然不再觉得数学难学,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2、 自主发展阶段(探究交流,教师点拨)随着课程改革和“新课堂教学研究行动”的深入发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或“自主、互助”型学习模式已获得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在这个背景下,结合数学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上课前,我在分析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需求的基础上,低起点、多层次设计教学环节,构思导学设计,力求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给更多的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并通过合作探究、小组交流、结对练习等方式,让整个学生群体都能动起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发展机会,真正使“自主”学习方式贯串整个课堂。让学生进行“自主、互助”学习,并不等于听之任之、放任自流,教师的精讲点拨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关键在于突出一个“精”字,点拨要恰到好处,点到实处,把握好分寸。所谓“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教师不顾学生实际,进行滔滔不绝的输灌式、“填鸭式”讲解固然不可取,讲解语言过于简单、枯燥、单调,也会降低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学生的学习处于茫然而无所适从的状态,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同样是不可取的。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互助,学生对大部分知识已了然于胸,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他们对于个别疑难问题,已进入了一种“欲说不得,欲罢不能”的良好学习状态,这时候,讲师的及时点拨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的了。我的体会是,教师的讲解透彻、到位、幽默、生动,学生才会心领神会、记忆深刻。 精讲的内容,基本上是难点和易错点,是必须强化巩固的内容。在这里,我体会到,精讲点拨还要辅之以强化训练。我的具体做法是,讲完了时候,再给他们一些相关的例子、练习巩固。最后,由教师引领学生,进行错题整理,克服易错点,巩固重点知识,以达到知识学习的长期、有效,甚至终生难忘。3、 创新发展阶段(拓展训练,教学反思)看一堂课是否成功。关键是看学习目标的落实情况。为将学习目标落到实处,我每一节课要进行达标检测,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拓展练习要有分层。拓展练习部分,是对学生自主预习内容的巩固和运用,是检验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的设计,也需要用心。学生层次不同,也许不同班的情况就不同,也许同一班的学生水平也不同,我们设计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设计,即分出层次,不同学生不同问题进行相应练习。新课标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以期实现教师的自我价值。三、利用“三阶段八步”课堂导学教学法的优点和长处1.导学案的使用大大了增加课容量,更加有效地实施分层教学,在导学设计上教师分层提供不同题目,学有余力的同学就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了。2.有利于学生学习材料的积累与总结,如果学生把每份导学设计认真地整理起来,相信这一定是一份弥足珍贵的复习指导材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在复习阶段查漏补缺。3. 解决了学生“眼高手低”的问题,导学设计使许多知识都落到了纸上,这样避免了学生只会说不会做的难题。4.导学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向前后有效延伸,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有重要的意义。四、“三阶段八步”课堂导学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应用的教学反思1.导学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有它的适用性。总体而言,它在高三教学中使用是非常有必要的,而高一、高二的教学中更适合选择性使用,部分内容使用“三阶段八步”课堂导学教学法效果还是非常显著的。2. “三阶段八步”课堂导学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使用情况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有一定的差异性。对于重点班的学生,教学效果非常好,学生自觉性强,导学学案落实得好,在普通班使用“三阶段八步”课堂导学教学法,相比学生自觉性差,使用效果没有重点班好。3.数学导学设计的编写内容的选择以及课堂导学中的具体应用有待于进一步探索。例如:导学设计应该包含哪些部分?是否一定要分八步走,如果每节课都需要分开设计,教师编写导学设计的时间和精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4.导学设计与教材如何搭配使用?现行新课程教材在设计时就有类似学案的体现,就没有必要照搬教材,否则是对各种资源的浪费,且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5.课堂上使用数学导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老师对于课堂的掌控能力如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有的学生拿到导学设计忙于做题,根本不听老师讲,自己顺着题号往下做,另外有了导学设计有的学生上课不再做笔记等等。因此在使用课堂导学教学法之前要先把这些问题想好。“三阶段八步”课堂导学教学法在我校数学学科教学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008年9月至2009年7月在高一年级c组进行试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的综合素质稳步提升,在全市统考中成绩名列中山市前茅。2009年9月开始举在高一年级全面推广。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一直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奋斗在教育的第一线,为打造高效课堂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