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决定成败--有效教学研究
2009年对于中山教育界来说是一个不平的一年,中山的教育又有一个新举措,那就是全市的中小学不准周末补课,文件一下来中小学一下子全轰动了,有的摇头,有的点头,我想意见最统一、最开心的那绝对是我们的学生。对毕业班来说不准补课意味着自己的学生要比人家慢了一步,如何改善这种局面呢?我想,只有在课堂上落实,提高课堂的实效性,进行有效教学。如何进行有效教学?第一,落实教学常规。过去学校领导经常强调教学常规,并且经常检查,那时候没太注意,只认为自己做好本分就行了,至于怎样做“青菜萝卜。各有所爱”。 在教学中,就得首先了解大纲要求,特别是教参上的教学目的要读透、读懂。例如:在2006年七年级(下)期末考试中第45题有关“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作用”的探究实验题,本题主要考得是探究实验中的对照实验的设计,刚看到这题目吃了一惊,没想到出题人出到这个内容,以为考偏了,其实翻看教参中《激素调节》这一节就发现,教学目标第二点提到:运用资料中分析的形式,获得研究激素功能的基本方法;尝试设计对照实验。因此,在备课中备好教材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而且也容不得一丝的马虎,并且还要熟悉大纲要求,这样在考试中才能取得成功。二、认真抓课堂教学效率。这除了考虑到教学进度以外,主要是因为一节课下来,四十分钟,每周两节课。按照大纲新课标要求,这时间确实不够,也是显得这四十分钟的宝贵,因此认真抓好课堂教学效率确实重要。做到这一点,我觉得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备课要充分。备课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要浅而入深,不懂得重复几遍也要,这样学生才能掌握的快,课堂效率就出来了;②引言要别开生面,引人入胜。这主要针对中下层的学生,只有感兴趣了,才能认真听老师讲课;③课堂上要精简精炼。四十分钟不长不短,但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大部分的学生课后是基本不复习,不看生物的,而且每节课的前5-8分钟的时间要留给学生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后5-8分钟留给学生做练习。三、贴近生活。用日常实物、生物现象来帮助学生理解。单纯的讲课本知识会让学生觉得枯燥,并产生学此无用的想法。为了纠正这样的想法,我就在上课时尽量多举一些贴近生活、学生自己日常所见的例子。例如讲“免疫”时,举非典的实例,运用非典来了解什么叫抗原,什么叫抗体。而又因为我们学校在非典期间的各种为免除传播的做法,因而很容易的讲清了传染病流行性的三个途径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并让学生自己来区分每中做法法应属于哪种途径。四、加强复习,注意巩固。初中学生往往学着后边的忘了前边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的加强复习,在复习时可采用各种方式,教师提问、同桌互问互答、组内抽查等。让学生不断的处于知新并温故的氛围中。而且在大考前夕要足够时间复习,就会取得不错的效果。具体如下:①复习资料要简单明了。在初二的结业复习中,由于要考四本书的知识,内容多、繁杂,因此在备考中把以往的试卷由20张压缩为4张,学生心理上减轻了恐惧感。初一的复习也可借鉴初二的复习经验,这样中下层的学生也可提高复习效率;②复习要有针对性。这主要面向中下层学生。因为每个班的中下层学生不少,这复习的针对性确实有必要。例如:从试卷上划分简答题的重点,每节课要求学生必须掌握那几道题,布置任务后还要认真落实,检查中下层的同学掌握了没有,这需要成绩好的同学帮助,这对于学生快速的有效复习好本科起到了关键作用;③复习时要分专题复习。复习不能太笼统,不能单纯教学生背试卷,也不能单靠看书,毕竟不是每个人能静下来看书。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深思虑的问题,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令很多名人志士费尽心机、耗尽心血。怎样提高教学实效性,“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源头就在我们的课堂上,抓住课堂的细节,落实细节,因为细节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