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次北固山下》为例浅谈古诗教学
中考考纲对古代诗歌的要求是学生能默写,所以在古诗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背诵、默写往往成为了老师们的主要手段,从而忽视了教会学生赏析古诗这一重要环节。但是,这种鉴赏能力的培养又十分重要,其有利于学生感受古典文化的美、陶冶性情等。所以,老师怎么教授古诗,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一、诵读成韵, 领悟感情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朗读, 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更能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强烈真挚的情感, 更能引起他们的共呜, 从而受到思想教育和美好情操的陶冶。古诗朗读要讲究节奏, 这样才能琅琅上口, 音韵优美。以《次北固上下》为例,可以把整首诗的节奏划分为:“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同时, 韵脚要读得响亮而稍长,读出诗歌的韵味。古诗词朗读还要注意感情基调。在《次北固上下》中,“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交代行踪,“客路”、“行舟”都说明人在旅途,且是人在他乡之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景,勾勒出壮美的大江行船图。春潮涌涨,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江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开阔了。虽然作者身在旅途,但看到如此开阔美丽的景色,心情应该也有一丝舒畅之感。而“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海日江春人的意志和情思,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 美好的新生的事物必将取代旧的事物,光明必将取代黑暗,流露乐观积极向上的情绪。在朗读时声调可以高点。“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这一句,点名了诗的思乡主题,这一句读出“惆怅、忧愁”之感。二、启发想象引导学生领会诗情画意,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在古诗教学中,要注意从分析语言入手,启发学生想象诗歌所描述的生动形象,引导他们领会诗情画意,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俗话说:“诗中有画,画中有情。”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插图,指导观察,启发学生去想象。在理解“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几句时,可以让学生画图来展示自己所想的,所理解内容。三、让学生改写古诗,进行再创造 改写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好途径。很多学生最初会认为,改写古诗就是把它翻译成现代文,所以老师先要教授改写的方法。如:1、确定人称;2、把握主题;3、进行适当想象;4、可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方法,会使语句更加生动;5、描写人物,可适当运用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6、不要纯粹翻译诗句;7、不要脱离诗原来的意境。总之, 诗歌的教学重点是领悟感情, 品味语言, 体会意境。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的课程标准与要求,语文教师一定要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加深对古诗背景以及诗人背景的理解,通过想象或类比的方法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从而逐步提高学生阅读欣赏能力, 提高文化素养, 潜移默化, 陶冶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