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教材分析及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第六单元教材分析及教案

ID:513792

大小:20.53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六单元教材分析及教案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安排有三篇课文:17《“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18《狼和鹿》和19《放飞蜻蜓》。从内容和体裁看,它们都是记叙文,文本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可读性强。值得注意的是,三篇课文都是关于 “人与动物”的故事,但又不仅仅局限于此——以此为视角反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有着深厚的思想内涵。从全册的角度看,本组课文带有较强的思辩性、科学性,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阅读不仅可以带来快乐、舒畅的情感体验,还能启迪我们去理性地思考某个问题,明白道理,获得真知。二、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教育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遵守社会公德。2、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这个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3、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体会教育家陶先生对下一辈的关怀和谆谆教导。4、认真观察图画,结合已有的知识,说说对不良现象的看法,并发出合理的倡议。三、教学重、难点:    同教学目标四、教学措施及策略:1、 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以“读悟”为主线,加强说写等训练,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2、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强调师生互动,积极交流。3、利用现代教育媒体,提高学生的认识,感受课文内容的内涵。注重复述,因课设练。 17、 “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练习用“允许、必须”造句。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讨论的学习方法进行小组合作与集体交流。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汤姆为什么必须把钓到的大鱼放掉,并教育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遵守社会公德。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汤姆心情的变化。2、通过辩论的形式,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必须放掉这条鱼,从而使学生知道人人都必须遵守社会公德。教学难点:1、通过辩论,使学生知道为什么必须放掉这条鱼。2、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教法学法:讨论法、交流法、探究法教学准备:课件、卡片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1、读题,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吗? 2、小结:‘学贵有疑’,问题是思考的产物。你们的问题提得很好,很有质量,这是善于思考的结果。  二、初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努力读得正确、流利。 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三、讨论:课题为什么要加引号? 四、读课文,提出问题。五、巩固生字,描红书写。第二课时(一) 围绕课题设疑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7课“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2、指名朗读课题 讨论:课题为什么加引号?“你”指谁?3、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同学们提了很多问题,老师归纳了一下,共有以下三个:(1) 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2) 为什么必须把这条鱼放掉?(3) 结果怎么样? 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二) 围绕以上问题,学生自学课文 一边读课文,一边画出有关问题的答案。(三) 交流自学情况 1、交流第一个问题 (1)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从哪里可以看出鲈鱼的大?“从未见过、鱼竿弯成弧形、大家伙” 指导学生读好句子,体会汤姆的“惊喜”。板书“汤姆”“惊喜”(2)看到儿子钓到这么大的鱼,爸爸的表现怎么样?板书“爸爸”“赞赏”(3)你能不能从爸爸赞赏的目光中,想象一下他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我的儿子真聪明、真能干,钓鱼技术这么熟练。”(4) 从哪里看出汤姆钓鱼技术熟练?      学生自读第2自然段,画出有关动词。 指导学生读好这几句话 2交流第二个问题(1) 为什么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同桌学生讨论,理解这是公园的规定。(2) 比较句子      a你要把这条鱼放掉!      b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句话比较好,为什么?      指导学生同“低沉、严肃”的语气读好第二句话。 (3) 对爸爸的这个决定,汤姆的表现怎么样?            板书:不情愿理解词语“允许、必须”,练习造句。       指导读好这句话   3交流第三个问题 (1) 既然汤姆这么不情愿,那么能不能不放这条鱼呢?       下面,我们要举行一个辩论会。哪些同学同意爸爸的做法的,请你们尽量找出理由来说服汤姆放掉鱼;哪些同学同情汤姆的,也要尽量找出理由来说服爸爸不要放掉鱼。四人小组讨论(2) 全班同学自由组合进行辩论    提示  汤姆:a这条鱼很大,很难钓到,如果放了,以后可能再也钓不到了。b离允许钓鲈鱼的季节只有两个小时了,这么短的时间,能不能通融一下。        c没有人看见我钓到鲈鱼,不放也没关系。  爸爸:a虽然鱼很大,时间也很短,但规定必须遵守,不能随意改动。        b在有人看见的情况下要遵守规定,在没有人看见的情况下更要遵守规定。        c做人要诚实、自觉,要严格要求自己。(3) 通过刚才的辩论,我想大家都已经明白了为什么必须把鱼放掉。现在让我们来读读课文5-12自然段,看看汤姆是怎么做的?板书:斩钉截铁(4) 从汤姆的行动中,你体会到了什么?(5) 当爸爸看到汤姆钓到一条大鱼时,投去了赞赏的目光。我想,当爸爸看到汤姆把鱼放了时,心里会为汤姆感到更加自豪。他会想些什么呢?(6) 再读课文5-12自然段  同桌练读,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4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 从那以后,汤姆再也没有钓到过这么大的鱼,他后悔了吗?出示最后一句话,指名朗读。“那晚的情景”指什么?为什么那晚的情景一直铭刻在他的记忆里?“爸爸坚定的话语”指什么?一直回响在他的耳边说明什么?(2) 齐读最后一段(四) 总结课文1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爸爸是个怎样的人?汤姆又是个怎样的人?2你从这篇课文中得到什么收获? 板书:必须自觉遵守规定(五) 作业 练习复述课文 板书17“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汤姆: 惊喜 → 不情愿  爸爸: 赞赏 → 斩钉截铁必须自觉遵守规定 18、狼和鹿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引号的作用。 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及想象的能力。过程与方法运用集体讲解、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等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诵读,从人们随意杀狼护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的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教学重难点:同教学目标教法学法:引导法、自学法、小组合作和集体交流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问:当你们刚看到课题的时候,曾想到它会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2、读了课文以后,你知道它写了什么? 二、初读指导1、标上小节号,一边读一边想想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1)自学生字‘(2)检查自学效果 出示词语:  繁殖 捕杀 枯黄 生机勃勃  惨 灾难 葱绿 传染病 生儿育女*指名读一读 *讨论“怎样抓住它的关键部件记忆字形?*说说你不能理解的词语,集体讨论。 三、课堂作业 1、练习读课文,准备读给大家听。  2、抄写词语              繁殖 捕杀 枯黄 生机勃勃              惨 灾难 葱绿 传染病 生儿育女              3、描红     第二课时 一、听写 二、学习课文1、自由读课文1—3自然段,每段的意思用一幅画来描绘。 想想:每幅画上该画些什么?怎么画?为什么这么画?不太好画的部分用直线标出。交流自己的画。 2、讨论:(1)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里的狼和鹿是什么情况?森林呢?(2)后来狼和鹿的情况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3)结果,凯巴伯森林变成了什么样子? * 理解: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自由王国”。* 体会森林里闹饥荒的情景。3、板书:三、指导朗读第1—3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复习1、从一百多年前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产生这样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自由王国”是什么意思? 二、继续学习课文1、学习第4自然段,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句子中加引号词语的意思。(1)人们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的“功臣”。(2)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的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也是毁灭自己的“大坏蛋”。2、讨论:(1)什么是“功臣”?为什么讲狼是森林和鹿的功臣?(2)“坏蛋”什么意思?鹿怎么成了“大坏蛋”呢?3、小结:文中三处引号所引用的词语都是要引起人们注意的。 三、由事明理学习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感悟一种道理,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之后,让学生置身于这种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组块式的阅读历程之中,利于三年级的学生充分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以及文章段与段之间的联系,利于学生抓住重点语段咀嚼推敲,把玩回味,从而感悟大自然中客观存在的事物之间的生态平衡的概念。) 四、练习朗读全文。五、指导复述指导:恰当引用文中例句,有利于复述。     同桌练习复述。指名当众复述。六、作业 总结:今天,我们两次来到了凯巴伯森林,在被毁的森林里我们明白了自然界中,每一种生物生存都有它的用处,不应该随便消灭它,现在让我们一起乘着风车走出森林,回家吧,回家后把你的想法赋诸于行动。让大家齐心协力,为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而努力。 七、生活小水滴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生活小水滴”,去调查,了解身边有哪些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去思考,如何阻止人们愚蠢的行动;去行动,让大家都来保护地球。如果你做到了,你将得到的奖品是地球的美丽和人类后代的幸福。板书设计大约四千只↓狼   和   鹿        超过了十万只↓△              八千只病鹿  19 放飞蜻蜓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教学重点:1、在读文的基础上了解关于蜻蜓的知识,明白道理。2、学习多种途径收集、处理资料。教学难点:通过自主学习,了解蜻蜓的习性、特点,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学准备:关于蜻蜓的图文资料,配套光盘教法学法:讨论与交流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扣题引发,理清脉络。1、启发猜想:出示课题,学生围绕课题质疑。2、导入:这篇课文就是围绕大家的猜想来写的。不过,这个和小朋友们说蜻蜓的人,是一位了不起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你们想了解陶行知先生让孩子们放飞蜻蜓的经过吗?快读读课文吧!3、初读,理清脉络:(1)第一遍读,读准字词、读通课文。(2)第二遍读,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弄清词语意思。(3)第三遍读,根据板书(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让学生填上恰当的词,弄清文脉。二 简析首尾,聚焦“放飞”1、指名读第一段,了解大意,想象孩子们捉蜻蜓的快活情景。2、读第三段(11自然段)(1)从“纷纷”一词可以看出孩子们都同意放飞蜻蜓(2)从“放了它,放了它”连喊了两遍,体会孩子们的心情。3、激起悬念。翠贞他们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为什么最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把蜻蜓“放飞”呢?(在“放飞”下加重点号) 陶行知先生究竟是怎样和这群孩子谈蜻蜓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读课文,来解决这些问题。三、 指导写字1、出示本课生字,学生再次认读。2、学生找出简单的,可以自己写好的字:舌、蝇、蚊、饿、构描红、记忆字型。3、教师范写:陶、慈、抢(强调左边不是“仓”)、复,抓住重点笔画进行提示。 第二课时一 复习回顾,问题导入1、 出示词语,学生认读。2、 请学生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3、 回顾上节课的提问:陶行知先生究竟是怎样和这群孩子谈蜻蜓的呢?二 读文入境,探究自悟1、 学生自由读二、三段,想一想:如果你就是这群孩子中的一员,在和陶行知先生一起谈了有关蜻蜓的事之后,你会自觉自愿地把捉到的蜻蜓放飞吗?为什么?2 学生结合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形成自己的理由。3、教师组织课堂讨论:联系前后文说明自己放的理由,关键点:(1)陶行知的语气:“慈爱的”、“商量的”(尊重孩子,耐心、民主,孩子们容易接受他的教育)(2)陶行知先生与孩子们的对话内容:蜻蜓吃什么?尾巴有什么作用?眼睛的结构。(了解蜻蜓的特点,认识到它是益虫,应该保护)提问:从他们的对话中,你对蜻蜓有了什么了解?(学生读议)(3)孩子们的回答内容和神态。(“入神”说明陶行知先生的话太吸引人了)4、练习分角色朗读。(1)同座间练习,再次体会人物的心理。(2 指名演读,集体评议。5、 启发小结。师:为什么这群孩子在和陶行知先生谈了蜻蜓后,会自觉自愿、非常乐意地把捉到的蜻蜓放飞呢?请结合刚才同学们的发言,对理由作一个小结。学生小结。(教师点评)三 拓展交流,深化理解1、师:读了这篇课文,你对文中的哪个人物印象最深?2、学生整体默读全文,从人物的角度再次感悟。3、指名谈感受,相机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相关段落。课后研究性学习:陶行知先生说:蜻蜓饿极时会吃自己的尾巴,这个说法对吗?找找有关资料验证一下。(组织学生结合问题查找资料,展开交流。)板书设计19放飞蜻蜓     陶行知:中国著名教育家       散步----看见孩子们捉蜻蜓                      讲蜻蜓的结构、特点、功能                          商量说:“放了它,好不好?” 习作6教学目标:1、读懂例文,学会发表自己的看法。2、认真观察图画,结合已有的知识,说说对不良现象的看法,并发出合理的倡议。3、在练说的基础上,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写下来。教学重点: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把它写下来。教学难点:努力使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有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课前准备:配套光盘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师生谈话,引出话题1、(出示:青蛙捉害虫的情景。)师:谁能用一两句话说说谁在干什么?看谁说的准确、可爱。2、学生根据课件内容说话。二 情境启思,例文引路1、让学生观察图画(几个小朋友在捉蜻蜓,蜻蜓在他们的网兜里扑扇着翅膀挣扎着)师:同学们,快看,灾难忽然就降临在正在忙碌的小蜻蜓身上了,瞧,那只被捉住的小蜻蜓怎样了?2、引导学生想象:蜻蜓会说什么?提供提示语:蜻蜓有的绝望地说:有的愤怒地说:有的不解地说:有的痛苦地说:3、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们有什么想法呢?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1)说给小组里的同伴听。(2)指名发表看法。4、读例文,再交流。(1)学生自由读。(2)指明朗读。(3)师生交流:夏志成同学发表了怎样的看法,有什么值得借鉴之处?还想在他的基础上补充或修改什么?三 看图,指导表达自己的看法。1、CAI:一个老头叫卖青蛙。2、请学生就这幅图谈谈自己的看法。(1)给学生时间,让他们构思,形成观点。(2)学生畅所欲言,发表个人的看法。(或谴责或倡议)3、将话题拓展:除了例文和图上的这两件事,在我们身边,你还想对什么现象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呢? 4、师:如果把刚才你们谈的看法整理一下,写出来,就是一篇你的小评论文章了。大家快试试吧,争取让你的看法被大家接受,为社会新风做一份努力。5、 学生再次整理思路,准备成文。 第二课时一 学生完成初稿,教师巡视,个别指导。二 指名读自己的习作,集体评议:1、观点是否鲜明、正确。2、把自己的见解说清楚没有,有没有凭据。3、有没有独到的见解。三 学生根据评议修改自己的初稿。1、好朋友之间互改。2、自己修改。第三课时一 教师评讲习作初稿,结合学生习作提出共性问题。二 学生自己修改习作,定稿。三 誊写习作。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