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后反思5月7日,在学校的安排下,上了一堂公开课。因为事前就传闻有很多老师要来听课,所以压力特别大。还加上班上有两位孩子的家长在场,心里的紧张可想而知。接到任务,我开始构思课堂内容和结构。《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经典篇目,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经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以及其他同学的故事。课文的重点内容是父亲坚持不懈的挖掘废墟、寻找儿子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父亲的坚强的意志和对儿子深切的爱,震撼人心。讲解时应该重点扣住关键句中的关键词“了不起”,找出文中描写父亲的语言、动作的词句,揣摩父亲的心理活动,仔细阅读,体会父亲挖掘废墟困难之大、时间之长。还可以将课文中其他人物与这位父亲作比较。通过细读这个重点内容,体会父亲的爱子情深,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屈服的品质。为此,我设计了两个大问题:1.这是一场怎样的地震?2.这是一对怎样的父子。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抓关键句子,关键词语进行引导,把朗读作为课堂训练的重点。最后展示汶川地震中的图片加以烘托,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让孩子受到感染,受到爱的教育。遗憾的是,四年级的娃娃因为平时训练不够,思维扩散不开,对于每一个问题纠结的时间过多,导致一节课拖堂严重。这在我上课的生涯中上属于首次拖堂,这让我无法容忍。更为不巧的是,学校大课间之中有人来参观,老师们到场较晚。我等待他们时也不知花去了多长时间,以致后来都不知道该何时下课。加上孩子们跟不上节奏,没有给所有人留下美好印象。对于课堂的结构,众说纷纭。有说应该把全文内容涵盖的,有说应该这样突出重点的。但是我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一篇较长的文章,而且是感人的文章,设若要把全文内容涵盖,必然冲淡了其感人的力量,成了泛泛而谈甚至跑马观花。对于小组合作学习而言,我也觉得这样的课文让学生自主学习或者讨论之类的学习,真的就把一篇文章糟蹋了。我很崇拜王老师,很喜欢他的诗意化的语文课堂。更喜欢他的观点:一篇如此震撼心灵的文章,设若被小组合作的形式所糟蹋,真的对不起作者,对不起学生和听课的老师,更对不起天下人。语文除了其工具性以外,还有人文性。倘若只是把文本作为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的一个中介,那一定是肤浅的。每个人都可以掌握很多汉字,每个人都可以运用汉字组成句子、段落、篇章,之所以编者选择了这样一篇文章而没有选择其他文章(其他写父爱的文章不计其数,同样可以学习相同的生字和语文基础知识),是肯定有其道理的。对于孩子们的阅读问题,我本来已知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差,阅读习惯几乎没有更不可能去慢慢品味,细细挖掘。以前我也曾想过而且做过,让学生自由发挥,放任自流,学多少是多少,懂多少算多少。但是自从决定把孩子们教下去以后,才突然感到如果不教会孩子们如何读懂课文,不教会孩子们认真分析,以后他们毕业后升上高一级年级怎么具有学习能力呢?于是我才相当于从0开始,尝试着教会孩子们阅读、品读。尽管在班上孩子身上运用起来很困难,但是我不能因为孩子们的基础就知难而退,更不会对孩子们听之任之。所谓学情分析不够,其实我是分析够了的——要想上一节完美的课,压根就不该选择这样的班级,不是吗?我知道:要教会这样的班级、这样的孩子学会学习,学会分析,达到以后“不教”的目的,前路漫漫,任重道远,但是并非毫无希望。我相信:只要坚持,不久的将来,这个班级的孩子在语文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一定会让人刮目相看。在反思后面,我还想啰嗦几句说说题外话:敢于挑战自己,上这样的课,跟我们工作室的老师们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她们一个个是那样的尊重我,不管我是成功还是失败,都一如既往的鼓励我、安慰我。这让我每每想起,有一种暖烘烘的感觉,又有一种想哭的感觉。不管是心中的暖意还是眼中的泪水,都是源于一种深深的感动。如果某一天我能够优秀,绝对是因为我身后的老师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她们就是我坚强的后盾,是我坚持小语教学的唯一理由。有了老师们的爱,我即使付出太多也无怨无悔,即使受到太多的质疑与反对我也会在所不惜。我相信,只要有爱,只要有集体的力量,只要有团队的支持和帮助,我总有一天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包括我们工作室的每一位老师都会如此。——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