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有“历史味”的课堂——历史课评比随感
加入VIP免费下载

追寻有“历史味”的课堂——历史课评比随感

ID:514409

大小:11.0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追寻有“历史味”的课堂——历史课评比随感 最近一个月我们助推站学员在劳xx、邱xx两位专家老师带领下,先后观摩了xx市和xx省的历史课堂教学评比活动,领略了不同风格的历史教师教学风采,感受了不同状况的历史课堂教学状态,收获不少。然而,收获又不仅仅在于几个人、几节课,贵在课堂之外的几许思考。特别是在聆听了李老师关于“历史味儿”的呼吁和李老师《视界与境界——历史教师的发展与教学的创意》的报告之后,深感历史教学不易和历史课堂无奈,深知历史教学任重而道远。李老师用了“全方位、原生态、重基础”三个词来评价此次省比赛课,尤其是加了一句“你懂的”来配合“重基础”,大家已经心照不宣,再加上他多次重复在课堂上听到的“赔款两千一百万银元——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于是,不言自明,虽然原生态但也有病态。当然,我确信这只是众多比赛课里的个别现象,但是,这样视界不宽、境界不高的由结论到结论的空对空式病态何尝不是我们曾经存在甚至仍在继续执迷不悟的课堂常态呢?这样的课堂又怎么会有历史味儿呢?一、“历史味”究竟是啥?“历史味”这个词,听过、看过、说过多次,印象中很熟悉,李老师重提,再次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可是,当要问一问“历史味”究竟是啥的时候,我又突然发现它成了最熟悉的陌生词,似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了。于是,借助了几本工具书翻了翻,却没有找到,百度了好几下也不见有专门的词条解释。相反,百度百科收录了“语文味”一词,果然小科目不受重视。百度百科中对于“语文味”的解释如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和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为宗旨,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师生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生发思想之快乐与精神之解放的,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原想仿照上述内容,也为“历史味”做解释,但造来造去都感觉太深奥、晦涩,就不敢以己昏昏,使人昭昭了最终,我在赵xx《让历史课“有血有肉”有“历史味”》(《历史教学•中学版》2014年08期)一文中看到了作者给出的一种定义:何谓“历史味”?通过历史细节感知、品味历史,模拟历史现实,作为历史事件的体验者、同情者、让我们看到立体的历史,“有血有肉”的历史,是历史学科的语言表述与历史内涵的合理呈现,这就是“历史味”。二、“历史味”为何缺失?按照我的理解,“历史”应由细节构成才能丰满,才能有血有肉,才能给人以立体感、层次感,“味”则需要学生去感知、品味,不亲自尝一尝,怎能体会的到其中的酸甜苦辣咸呢?既如此,“历史味”原本就是历史课应有之味、普通之味,缘何到如今成了一种追求或者奢望呢?到底“历史味”是如何从课堂中消失的呢?我想,这首先跟我们自己的视界与境界有着极大的关联,这个李惠军老师已经讲得很详细,不再赘述。其次,可能跟实施新课程过程中缺少坚守、一味“创新”有关。我很困惑,不知道为什么,现在一上公开课、比赛课,必提新课程理念,原本是好事,可不知为什么,大家一股脑儿要让学生开展活动,不约而同地老师少讲、学生多动,认为这样就”新“了。最近听的这些比赛课,频频出现诸如“讨论一下”“合作一下”“交流一下”“分享一下”“探究一下”“研究一下”之类“xx一下”的口头禅。看来,“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理念已经深入人心,问题是这种匆忙的比赛毫无准备基础,活动效果如何呢?恐怕只能是盲动、躁动、胡动和乱动而已。历史,有它的学科特质,基本上是学生没去过的地方、没见过的人、没经历过的事,如果学生没有这样的视野准备或者老师尚未为学生打开这样的视窗,那单纯靠学生,有什么好说的,又有什么好动的?这样的课堂学生哪里会买账?顶多是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历史的一去不复返特性,决定着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无外乎是听(听教师讲述历史知识)读(阅读有关历史的书刊报纸)看(考察历史的遗迹)。我想,立足于具体、实际的学情,学生读了多少、看了多少,我们心里是有底的,但没有底气,只能去发挥“讲”的功效。《百家讲坛》、《明朝那些事》、“最牛历史教师”袁腾飞等等成功的案例,还不具说服力吗?显然,现在一味强调老师少讲不符合历史学科特质、不符合学情、不符合社会实际,其实是从“满堂灌”的极端走向“满堂动”的极端。我认为,历史课堂的魅力、味道除了在于学科内容,还应包括老师个人魅力(个性),而每个人的个性特长不尽相同,如果能说会道,讲得精彩、学生听得入迷,就应该多讲,讲得更生动、更有趣;而如果不善言辞,就必须发挥其他长处,比如板书、歌唱、活动、辅导等,总之,诚心实意、尽最大努力为学生服务,这才是真正的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反之,那种不顾学生意愿,将自己的做法强加于学生,搞的学生稀里糊涂、疲惫不堪,事与愿违,不仅是虚伪的“生本”,更丢失了历史学科的本分——历史味。所以,我非常赞同李惠军老师“有一种教育的创新叫回归”的观点,历史课就应该追寻它的历史味道。三、“历史味”怎样找寻?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曾指出:“最有效、包罗万象的教法是根本不存在的,每种教法就其本质来说都是相对辩证的,既有优点又有缺点,都可能有效的解决某些问题,而解决另一些问题则无效,这是普遍的教学原则。”因此,没有哪一种教学方法一定可找到或具备“历史味”,但我想追求真、善、美的历史教学就是追寻“历史味”。1.事实判断——返璞归真我这里使用的“真”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历史课堂的本真,其二是历史知识的本真。课改十年来,“先学后教”模式得到广泛宣传、大力推广,在一些地方和学校确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也导致了模式的僵化、强硬推行,规定好了课堂的标准流程、步骤、时间分配,甚至只要求老师讲10分钟或15分钟。这样不顾区域、学校、班级、学科的差异,不实事求是,只能是邯郸学步、东施效颦,弄巧成拙、过犹不及。讲述当是历史课堂的本真,诚如中国人大附中李晓风老师强调的“历史课一定要讲,学生发现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应该在老师讲课的过程中体现出来。讲课讲到一定程度,再进行一些有质量有层次的活动,这是很有必要的。有质量有层次的活动体现发现性特征,但是绝对不能把讲课免掉了。”我认为,历史课堂不应探讨讲不讲或者讲多讲少的问题,而是讲好讲差、好有多好、能否更好。真正高效的历史课堂,不应去加重学生课前负担,让学生为一节课搞得跟老师备课一样,而应该是让学生简单预习或者不预习就可以在我们有限的40分钟或者45分钟的课堂上得到最大程度的收获。至于,历史知识的本真实际上就是求真务实,这应该是历史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态度。绝对的历史真实或许没有,但我想接近于真实状态、全面状态、客观状态还是存在的。而教科书限于政治立场、时代环境、文字篇幅、个人专长、研究水平等诸多限制,不可能完全把历史的趋于实际的完全面貌展现出来,那我们就应适当适量补充历史的细节和厚重感,让学生开阔眼界,了解课本没有提及的历史“另一面”,即便是为考而教,也应该是大有裨益的。2.价值判断——止于至善历史的“求真”可能还是较多地停留在知识与能力层面,而“至善”则应该是过程与方法层面,往往我们会对人物、事件做出是非、好坏、善恶的评判。毫无疑问,我们推崇的是“是”、“好”、“善”。与此同时,历史的客观实际已经这样了,不以我们的意志改变,那这样到底好不好呢?好,则继续,即经验;不好,则改好,即教训。知古鉴今,古为今用。这种思辨性,自然而然在学生脑海中增加了对”历史“的印象分,变得有价值、有趣味。可能,历史故事是最好的载体,就像李惠军老师在报告中给我们讲的那个“半瓶香油”的故事,轻轻松松达成目标。故事讲完,到底是分裂好还是统一好这样的价值判断无需低估学生,这时候,再多的语言都显得苍白,再多的文献都觉得空洞,再多的图片亦觉得无力。历史故事,就是让我们课堂化腐朽为神奇的奇特力量,就是使课堂“止于至善”的助推剂。3.审美判断——释回增美有人曾把教育分为三个层次即“第一层次应该让受教育者知道世界是什么样的,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第二层次是应该使受教育者知道世界为什么是这样的,成为一个会思考的 人;第三层次是应该让受教育者知道怎样才能使世界更美好”。这里的第三层次实际上就是我们课堂上的“怎么做(启示)”,是课堂上需要让学生知识迁移应用、触类旁通的,这是基于好不好基础上更高的追求——美不美、如何美、怎样更美。打造有故事的历史课,重现课堂的“历史味”,挖掘历史的真、善、美,或许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但这应该是每一位历史教师不懈的追求。最后我将《小城故事》歌词替换几个词做结尾,与大家共赏:历史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走进课堂来,收获特别多。看似一幅画,听像一首歌。人生境界真善美这里已包括。谈的谈说的说,历史故事真不错。亲爱的同学一起来,课堂来做客。谈的谈说的说,历史故事真不错。亲爱的同学一起来,课堂来做客!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