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雨》读写结合课的总结反思
今日,我们的伙伴xx老师,给三年级的语文老师上了一堂公开课。其执教的课文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一文。
在我看来,在语文课文解读这一类的课型中,是有着多种课型的。比如根据课文表达的主题或表现手法教师自选一个主题展开教学,这即是主题解读课型;再如根据课文的内容教师拟定出多个话题让学生进行话题解说,这即是话题解说课型;还如根据课文构段写句的某些特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练习,这即是读写结合课型等等。
而《秋天的雨》一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不但文字秀美,其构段构篇也颇具特色。就拿第二自然段来说,总共六句话。第一句总述“秋天的雨,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而后依次用“把黄色给了银杏树”“把红色给了枫树”“金黄色是给田野的”“橙红色是给果树的”“菊花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这样的语句进行了具体述说。显然这样的段落有着金典性,不但构段特别(总分式),而且分句的描述也富有情趣,灵动秀美。这可是难逢的训练学生构段写句能力的好机会呀。
于是,宗红老师选取了读写结合的课型,即以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为范例,展开读与写的教学。其课主要分两块,一是解读,二是仿写。在解读的教学中,她先给予学生“自学提示”:①围绕“几句话?”标序号。②画出每句中写颜色的词语。③朗读自己喜欢的语句。而后在学习汇报中逐一出示分写的几句话,并组织学生反复朗读这些句子。最后让学生发现这些句子与第一句的关系,总结出本段的构段特征。在第二块仿写的教学中,她先出示半索引性范例,进行仿写引路,而后再让学生进行仿写练习。
纵观整个课堂,给我们观课者留下了诸多值得回味的亮点。①教师设置了课件,付出了诸多心血。②课堂理念新颖,取材独具匠心,构造清朗。③每个学块能做到操纵自如。④注重了三年级孩子的年龄特征,能使课堂富有情趣。⑤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能较积极地参与学习。⑥整个课堂学生较为快乐。
可是,如果我们站在更高的视角来审视时,我们却发现了一些问题。①学生在自学的时段,有不少学生并不知如何完成“自学提示”。②解读环节是否走快了,以至于没有真正知晓那些语句的特点。因为他们在仿写时似乎有些为难。③在仿写引路时,是否可以图文结合,或说写结合,逐一而行呢?
当然这纯碎是一种挑剔的眼光,本来正如叶澜教授所言,留有遗憾的课才是完美的课。可作为一个课堂爱好者,偏偏又喜欢磨课,喜欢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
我想,既然这是一堂读写结合的课,我们可否这样想来:
1、解读的认识。应该说,解读的过程与仿写的过程是秘密相连的。因此,解读的学习环节,不能随意,而要筛选取决。以便目标集中,为仿写做好铺垫。
2、铺垫之任。仿写的意图显然是让学生学习第二段的构段方式和用词写句的那种格调。因此作为铺垫性的学习,就是要让学生认识那些语句的描述方式。比如“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色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下,作者给予了秋天之雨的主观意识,把银杏树叶黄的现象,美化成了雨的给予。同时又把黄叶想象成扇子,且让它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它驱赶炎热。但是,在教学之中,如果老师这样去解说,则学生可能茫然不知所云。那怎么办呢?可把这个语句分成两个学段。即“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 “黄色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在第一个学段里,可先引导学生弄清:①“它”是指谁?②银杏树的叶子是什么颜色?③比较:“秋天银杏树的叶子是黄色的”“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说说想法。而后再多读几次体会这种句型的味道。同理,可以逐步让学生了解其他语句的特点。
3、学习方略的取决。根据现学现用的原则,本段读写结合法可以这样布设。①逐句(分写之句)解读与欣赏,触摸各语句的特点。②及时给予图画,仿说或仿写,让读写同步。③整体出示总写句和分写句,发现联系。及时说写总述句。
这样的行课思想,是读写同步的形式。它与先读后写,抑或先写后读,都只是读写结合法中的一种。我独选读写同步的形式,是考虑到三年级的孩子习作尚未上路,牵着走一回,也许可缓解习作给予他们的沉重压力,也可激发兴趣,触摸到一些法门。
当然,任何一种课型,都是仁智互见的。只有适合自己,那才是最好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