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统计表》教学反思
上好一节的前提是备课,而备课的第一步是确定教学目标。上课之前我先阅读教材内容及相关练习、教参,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了解复式统计表的构成,会把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个复式统计表;2、能根据统计的数据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3、让学生了解复式统计表的意义,明白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难点:复式统计表表头的理解与认识。教学设计:围绕教学目标,我从对“学生的最喜欢的活动”的调查入手,课前让学生统计班上每位同学最喜欢的活动,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然后借助一系列问题的设置,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了解到合并两个统计表的必要,最后让学生尝试合并统计图。尽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课前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表头不能填写完整的情况。突破方法: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合表的过程,在“正确表头”出示之前停下来,给学生以充足的探究时间,让学生去猜、去悟。让他们在思维的矛盾冲突中,在同伴的激烈思辨中逐步发现表头里项目怎样填写。课前准备:导学案、“班上学生最喜欢的活动”的统计数据。教学中自己比较满意的地方:1、探究新知前,让学生自己提出本节课想了解的问题。学生提出:(1)什么是复式统计表?(2)为什么要统计?(3)统计表有什么作用?提出的问题基本涵盖本节知识的教学目标。而这样做利于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2、基本按照自己的设计思路达成教学目标。尽管在课前我发现课件在班班通上不能正常使用,但是我仍然坚持让学生在合并统计表时自己先尝试进行,而不是照着书本提供的方式从认识表头入手。因为我觉得直接告诉他们,是把现成的知识注入学生的大脑,那样无法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产生过程,也无法体会的发现新知之后的那种快乐与自豪!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