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教育局2014年工作总结
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局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紧紧围绕建设教育强市这个目标,认真落实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和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两大任务”,进一步加快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教育各项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一、强化宗旨意识,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是创新活动载体。除了开展好规定动作以外,精心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活动。先后组织机关全体党员参观xx红军第37军207团旧址、前往东圳水库展览馆参观学习、到挂钩村仙游县石苍乡隔壁村进行实践活动、到大洋乡闽中革命根据地开展“重走红军路、缅怀先烈情”教育活动。创新开展“三访三联三助”活动,组织机关干部走访100所老少边岛学校和城区学校,开展机关“一杯热水、一声问候、一张凳子、一个微笑”的“四个一”活动,切实提高了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广泛征集意见。通过召开座谈会、主动走访百所基层学校、登门拜访恳谈、书面发函等多种征求意见的形式,广开言路,归类梳理出20个方面209个问题,并列出时间表,提出整改措施和责任落实部门(单位),逐一向100所基层学校进行反馈,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三是全面落实整改。通过活动,整治解决“四风”问题、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40个,修改完善制度21项,新出台制度4项,牢固树立了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在“党风政风人民评”考评中市教育局居“回头看”单位第二名。四是活动实效明显。通过活动,较好地解决了思想认识问题,使全体党员在思想境界上得到一次全面的洗礼和提升,较好地解决了机关现实存在的“四风”问题,进一步升华了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通过活动,较好地解决了教育系统行风突出问题,进一步激发了党员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通过活动,较好地解决了城区学校扩容、边远小学办学条件、农村教师待遇、城区中小学招生、农村学校食堂服务人员工资等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弘扬了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进取精神。二、办好为民实事,推进教育项目建设取得实效。坚持“每月一通报,两月一推进”的办法,保持项目高速高效高质推进的态势。创新督查方式,在《xx日报》先后三次整版刊登项目进度,督促县区政府、有关部门和业主单位加大推进力度,翁玉耀市长专门批示肯定。一是新建扩建16所城区和中心集镇学校。在全市入学热点地区开工新建扩建16所学校,其中,中心城区新建市教师进修学院附小、麟峰木兰分校、南门中特小学、荔城区一实小4所学校,扩容霞林学校、荔城区三实小、城厢区二实小3所学校,新设xx二中初中部,2014年共新增学位1.1万个,逐步缓解入学难问题。二是公办幼儿园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全市12个公办幼儿园建设项目在年底前全部竣工封顶,增加新园舍3.78万平方米,完成率全省第一。提请市政府督查协调38个城市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投用情况,已竣工30所,在建2个。首次确认6所民办园为市示范性幼儿园,推进民办园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三是三项行动改善基本办学条件。认真落实市政府[2014] 111号专题会议纪要精神,全面实施“消灭学校旱厕行动”、公办义务教育学校“一生一桌行动”和“一生一床行动”;将农村学校学生食堂服务人员经费列入财政补助;12所未达标高中通过省三级达标市级验收,全市省达标高中达到40所,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迈出新步伐;我市初中142所,小学491所已全部完成标准化学校建设。三、改革招生制度,促进招生入学更加公平有序。一是修订完善中考中招方案。推出中考中招高分保护、等级学科每A等级加2分、长跑和游泳列入体育中考、特长生全市统一考试、降低定向生考试学科等级要求、一级达标校统一二次填报志愿等十项改革措施,共有2195名考生参加一级达标校二次志愿填报,其中1342名被录取;共有464名考生受益农村定向生招生改革措施。被一级达标校录取,各项改革措施平稳有序铺开,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二是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政策。抓住中心城区小学初中招生这个关键,经过反复调研,对2014年义务教育招生实行改革,提出了市区招生“六个统一”的措施:统一全市义务教育招生的基本规则,制定中心城区招生意见;统一全市免试就近入学学生的落户时间;统一界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入学条件;统一招生时间和程序,各环节进展情况都向社会公布,接受各方面的监督;统一实行公办学校剩余学位电脑派位;统一实行电脑编班。2014年秋季全市共有2585名新迁入户口的适龄少年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适龄子女参加中心城区初中、小学剩余学位报名,全部通过派位或由县区教育局统筹相对就近入学。通过改革措施,促进县区政府全面解决片区内适龄少年儿童特别是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入学问题,履行法定职责。三是加强考试招生监察工作。继续做好中高考考风考纪工作,维护招生考试公平公正,今年中考按规定取消9名违纪考试工作,并对3名失职渎职的监考员建议追究纪律责任。四、突出资源共享,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有效融合。一是大力推进“班班通”建设。坚定不移地实施“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战略,加快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市级下拨资金1381.5万元,补助全市“老少边岛”重点村、第二批幸福家园试点镇(片、村)中小学共897个班级全面实现“班班通”,到2014年底,全市已经有95%学校以光纤宽带形式接入教育科研网;75%班级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237个边远地区教学点全部配备卫星接收、多媒体和网络设备,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二是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以xx教育视频网为载体建设优质资源共享平台。开通在线辅导栏目,组织全市33个名师工作室242位名师工作室成员全部上网为师生实时答疑解惑;开通精品课堂栏目,xx教育视频网共发布优质课例1000多节,供全市师生上网学习;2014年8月,省教育厅在我市召开全省三个网络课堂建设现场会议,组织全省各设区市、部分县区教育部门到我市学习教育信息化“三个课堂”的成功经验,《福建日报》进行专题报道;同时,投资100万元的“xx市中小学幼儿园办学质量监测评估系统”也正在抓紧建设,通过这些举措,把城市优质的教育资源导向农村学校。五、着眼教育均衡,不断促进城乡学校共同发展。一是组建14个名校教育集团、教育联盟。在“百校帮百校”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教育集团和教育联盟办学模式,探索优质学校带动薄弱学校的新途径、新办法,2014年,全市共组建11个中小学教育集团和3个小学教育联盟,78所学校加入,探索教研合作、联合办学或委托管理等城乡学校合作办学模式,多维度推进城乡学校共同发展。二是教育中外合作进一步深化。在xx一中“中美班”、xx五中“中加班”的基础上,2014年我市新增两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xx第十中学获准与英国沃辛学院合作举办“中英高中课程合作实验班”,获准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罗尼中学合作举办“中澳高中课程实验班”。三是探索建立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分别拟定中学和小学现代教育管理制度指导性框架,确定15所中学、9所小学为现代化学校管理制度试点学校,举行多次推进会,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四是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工作向纵深推进。扎实开展“两项督导”、积极推进“教育强县”和“教育强镇”创建工作,在2013年xx岛通过国家认定后,2014年荔城区、城厢区、涵江区、北岸通过国家认定,被确认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省委办《八闽快讯》专刊登载我市城乡教育一体化“六个同城”经验。 六、创新培养机制,现代职业教育建设成果显著。一是开展对话活动促成果转化。举办了2014年校企协作招聘会暨中职教育成果展。成功承办全国职业教育与食品产业发展对话活动,现代学徒制“英才计划”受到教育部专家充分肯定。职业院校与上塘珠宝城、工艺美术城、复茂食品公司等合作,培养了上千名高素质工人,第一所混合所有制职校正积极筹建中,技能型人才培养更加贴近市场。二是技能竞赛促专业提升。举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374位学生分别获得专业技能12个类别42个竞赛项目的奖项,125位学生分别获素质与能力展示10个项目的奖项。三是培训交流促师资素质提高。先后选派了5位校长参加教育部校长培训班;43名教师参加国家级教师培训;113名优秀教师参加省级教师培训;出国培训1人;青年教师下企业实践11人。四是推进实训基地建设。职业教育信息化、实训基地、职教集团和技能大赛等工作全面展开,xx湾职业技术学校、xx华侨职业中专学校等学校的4个专业被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和省级实训基地。市级投入资金814万元扶持中职信息化和实训基地建设。七、注重师德师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一是积极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争取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捐资60万元、xx福建省分公司分5年每年捐资26万元、xx妈祖祖庙董事会捐资50万元、上海xx商会捐资100万元,用于奖教、助学等,2014年教师节重奖校长、班主任和教师298名,形成了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二是首次实行教师宣誓制度。推出“xx市人民教师誓词”,建立教师宣誓制度,首次组织教师宣誓活动,引导教师恪守师德规范。选树魏xx、郑xx等先进典型,开展巡回报告。“xx网”连发17篇报道宣传我市“身边好老师”,增强了教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三是深入开展师德师风“三个专项整治”。全市共查处违规有偿补课、有偿托教教师19名,查处违规在民办教育机构兼职教师2名,查处违规征订使用教辅材料教师1名,并追究2名管理失职校长的责任,有效遏制了教师托教补课、违规征订使用教辅材料和教师收礼歪风,受到省教育纪工委的肯定。四是重视改善农村教师待遇。2014年9月份起,统一全市农村教师补贴,按照学校地理位置,每人每月给予50-500元财政补贴;为全市农村边远小学、教学点集体伙房配齐灶厨具、冰箱、餐桌椅等;建立农村基层学校教师宿舍建设奖补机制,农村教师待遇不断改善。五是加强名师名校长队伍培养。14位名师被省政府授予省特级教师称号。选拔11名省级名校长和10名市级名校长,并开展全方位、多元化的高层次综合培养。242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参与33位市级领衔名师工作室工作,名师成长平台不断拓展,辐射带动作用凸显。六是全面开展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成立了25个学科指导组,组织中小学教师广泛参与练兵,并选拔了570人积极备战全省教师技能大赛。七是实施校长教师校际交流工作。2014-2015学年度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符合校际交流条件教师共有12170人,实际参加交流教师1879人,达到应交流对象的15.6%;全市参加交流校长107人。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有力促进城乡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八、倡导以文化人,校园文化建设水平持续提升。一是出台校园文化建设20条意见。在全省率先出台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意见,以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活动文化和制度文化“四大文化”为着力点,统领学校德育、体育、艺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科普、文化环境创设等工作,校园文化建设进入整体实施、协同推进新阶段;二是加强乡土艺术的培养与传承。校歌校训等校园文化基本载体建设加快推进,300多所学校拥有校歌并广为传唱,校园精神通过校歌校训逐步内化为师生的共同价值和行为规范。“莆仙戏曲进校园”进一步铺开,举办第二届莆仙戏曲唱腔比赛,来自21所试点学校的约600名小学生戏迷表演唱腔63段,充分展示了“莆仙戏进校园”的成果,被中国日报、人民网等媒体广泛报道。三是学校体育艺术蓬勃发展。学校体育艺术优势项目保持全省领先,成功承办闽、粤、港、澳学界埠际篮球锦标赛,我市代表福建省出赛获男子组冠军;我市代表队获全国初高中篮球联赛(xx赛区)初中组、高中组双冠军;成功承办福建省中学生篮球联赛,我市xx一中、xx二中囊括冠亚军;xx六中参加全省中学生田径联赛获得亚军;组建xx市少儿艺术团,设合唱、舞蹈、民乐等6个分团,吸纳350多名优秀艺术苗子参加,连续组织了少儿艺术团教师节汇演、中央电视台《童星大舞台》专题节目录制,锻炼了艺术队伍,扩大了学校艺术的影响。四是首次举办汉字听写大赛。挂牌3所经典诵读基地校,组织20所小学近万名学生参加汉字听写大赛,选拔100名选手角逐历时2个月的电视总决赛,提升规范使用汉字水平,在全省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中我市选手获3个特等奖,其他奖项50个。九、筑牢党建基础,“186”党建工作机制扎实推进。一是提升基层组织党建水平。认真贯彻从严治党、党要管党的要求,按照“五个好”党组织和党员教职工“五带头”的目标要求,以完善和推进“186”党建工作机制为抓手,着力抓好基层学校党组织建设,全面整顿薄弱基层党组织,学校党建工作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在全市基层党建工作“十佳百先”示范点评选中,市委教育工委培育的示范点名列全市38个示范点第三名。1个学校党组织被省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人被省委评为省优秀共产党员。向全市公开选拔4名县区优秀校长到市直小学任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更加完善。顺利完成市教育工会第二届换届选举,市直学校实现工会组织全覆盖。二是健全反腐倡廉工作机制。切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工委监督责任,清理教育纪检监察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明确市教育纪工委、派驻纪检组监察室仅保留4个议事协调机构,确保突出纪检监察主业,正确履行监督职责。三是坚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按照关于办公用房的使用管理规定,对超标办公用房进行全面整改。落实“三公经费”管理规定,公务接待费用和公车使用经费比上一年分别下降83%和37%。开展以自查清退为主的教师节等节日期间“不收礼”活动,自查活动按规定报告对象达100%。四是继续开展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进一步完善治理教育乱收费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各成员单位间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职能作用保持查处教育乱收费行为的高压态势,防止乱收费问题的反弹,社会反响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