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初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发现整篇课文其实就是围绕着一句话展开,那就是普罗米修斯的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宁愿忍受各种痛苦,也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究竟怎样才是“造福”呢?课堂上,我和孩子们紧紧围绕造福,展开了讨论。
在讨论过程中,我们一起了解没有火的悲惨,一起经历了有火的欢欣,品味到火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明白普罗米修斯盗来天火,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的幸福,这就是造福。在了解普罗米修斯怎样造福人类的过程中,孩子们的为普罗米修斯喝彩,这个英雄的形象越来越高大起来。
一、在读中引导学生感悟文本,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自主是学习内核,感悟是个性化阅读有效的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课文中普罗米修斯个性鲜明,主要是从他的语言和行动表现出来的,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读来表现人物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了层层推进的朗读训练,让学生感悟普罗米修斯,帮助学生不断完善对普罗米修斯的认识,学生的感受十分丰富,真正走进了文本,走进了人物内心。 每学习一段文本,都让学生回到普罗米修斯的语言“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中来,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感受他的“坚定”,感受他甘愿为人类牺牲自己的决心。
二、课内学习与课外延伸相结合。
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激起他们开展课外阅读的兴趣,我想这才能体现“大语文观”。课本就是一座桥梁,如何在目标达成的基础上,生成新的资源,生成新的目标,真正让语文课堂走向开放,这是我设计教学尾声时的思考。所以在本课的最后,我安排了介绍奥运圣火,欣赏雪莱的诗歌,推荐学生课外阅读,目的就是为了将学生由课内引向课外,做到课内学习与课外延伸相结合。希望能通过这节课,激发学生去推开《希腊神话》宝库的大门。
三、需改进的地方:
1 、第一二自然段读得不够充分,应在学生读的基础上再进行填空概括总结:“有火的好处”。
2 、课堂语言不够精炼,有的问题问得不到位,学生听得较模糊。
3 、学生发言不到位时,没有及时地引导,只是急于求得学生的正确答案。
4 、读书的形式较单一,个别读较少。
5 、评价学生的语言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