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菜园》写了“父亲”通过艰辛的努力,在荒凉贫瘠的山坡上为家人开辟出了一处菜园,赞扬了父亲执著、勤劳的品质。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了因新修公路失去菜园,“父亲”毅然要开一块菜地,重点描写了开荒、填土和育肥,生动细致地描写了“父亲”的言行,字里行间流露着对“父亲”的敬佩和感激之情。本篇课文是选自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组的一篇略读课文。本组课文以“认准目标,不懈努力”为专题,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受到心灵启示,品味语言,留心课文对人物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领悟作者一些表达方法。因此,我以“通过品味描写父亲言行的句子去感悟父亲做事坚定执著的人物形象特点”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作了以下教学设计:
本节课,我设计了五个板块:积累一批美词、取几个小标题、评说一个人物、讨论两个话题、集一些美句。板块一,有两个内容:词语释义和词语归类。词语释义让学生读一读,简单笔记词义,从理解词义到积累词语。词语归类,我将文中描写菜地景象变化的短语归为两类,学生在读词中思考,训练学生归类的思维能力。
板块二取几个小标题,意在训练学生对整体课文大意的把握,简单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引导学生理清父亲为开垦菜园所作出的辛勤劳动,为接下来感悟父亲辛勤执著的形象特点作铺垫。
评说一个人物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读进”课文,学会从提炼关键的词句中去领悟人物形象,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内容去品味人物描写的写作手法:人物语言与动作描写。
板块四,讨论两个话题:1、课文出现了好几处转折,你觉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2、作者为什么把题目命名为《父亲的菜园》?第一个话题从文章的表达方式上进行讨论,品味故事情节曲折的妙处。第二个话题升华主旨,深化主题思想。
这节课教学思路清晰,教学重点较突出,每个板块的训练目标明确,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得到一定训练,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自己身上许多不足,发现了自己课堂上的盲点:
一、课堂容量大,细节处理不够细致
这节课我设计了五个板块,由于课堂容量较大,学生读本的时间不够充分,学生思考的时间相对较少,导致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有限,回答时不能很好地展开来说话,显得比较笼统和重复。在几个教学细节上处理得也不够好,特别是在评说一个人物这一板块,在指导学生学习人物描写方法时,我直接抛出问题“描写一个人物的特点,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刻画?”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没有意识结合课文的描写方法进行回答,学生回答得比较泛,比较散,在这个问题上耽误的时间也比较长,影响了后面教学的进度。在这一板块中,我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从文中的词句中习得从人物的语言和动作中体会人物的品质,因此,如果按照从内容理解过渡到描写方法的学习,这种思维模式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反思这一块,我应该先引导学生从文中的描写中去评论父亲的形象,在学生提炼文中词句的基础上,进行写法的指导,把描写父亲言行的句子归类,让学生读出父亲的执着坚定,从而引出写好一个人物的方法。
二、朗读训练不够
读书的过程是学生对文本充分对话的过程,同时也是我们实施有效指导的过程,以读代讲在尊重学生对课文个体化理解的基础上加深对文中人物的理解,从而挖掘它的人文思想,并能指导学生的行动。在阅读课文中,我应该注重“边读边悟” “以读促思”的方法,但在这节课中学生读思结合不紧密,学生读本不够充分,以至于回答问题时显得艰涩。朗读是对课文内容理解的外在演绎。如果学生能读出父亲的勤劳踏实,读出父亲的坚定,读出“我”的矛盾和敬佩之情,那么学生就是真正地读懂课文了。有感情地朗读不仅需要一定的朗读技巧,它还要建立在对文章理解的基础上,所以朗读训练应该是贯穿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往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学生朗读水平的训练,从读中去感悟,读出语文的味道。
都说课堂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想这样的遗憾或许也是一种收获。上完这节课我得到的一点启发,那是精简设计,精简问题。深入浅出,读厚教材方可设计出精妙的问题,而其中需要衡量,需要仔细的琢磨,不断地修改。简简单单、扎扎实实地上语文课,上出语文的味道,读出语文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