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校本教学行为方式,科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校提出了“精教、实学、活练”课堂教学主张,今天结合自己刚上完的二年级的《角的认识》,谈谈对于在数学课上如何落实学校教学主张的一些看法。 精教、实学、活练三者之间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学生的实学需要有教师的精教作为前提,没有老师的精教学生的实学也就无从谈起,没有老师的精教让学生去拿什么去活练,所以精教是落实这一主张的前提。那么如何做到精教呢?首先教师要认真备课,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设想着重点如何层层推进,难点如何分解突破,如何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教师的语言如何让学生通熟易懂。比如我在上《角的认识》的时候,教案中出现角的大小是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学生对“叉开”一词我预设学生不理解,所以我就先让学生把两手合拢然后分开,让学生用动作亲身体会叉开的含义。又如在理解角的大小与角的叉开的大小有关,而与边的长短无关时,传统的方法可能是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角,然后把角的两条边延长,让学生观察到角的大小没有变化。我在教学的时候,分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采用了老师与学生做一个同样大小的活动角,然后来比较大小,让学生做一个比老师小的活动角,说出为什么小,然后再做一个比老师大的角,提问:为什么比老师的大了,让学生体会要使角变的越大,只要把两条边叉的越大,这样的安排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就全部的激发起来了,课堂的气氛达到了高潮。第二层次,是这节课的难点,让学生体会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因为前面比较大小的时候老师特意用了与学生一样大的活动角,是让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角的叉开的程度,不受两条边的长短而影响判断,接下来我用了个过渡“同学们都做出了比老师大的角,老师不服气,我现在把角的两条边延长,这次看还有谁说能做出比我的角还要大的角了。”考虑到与刚才的活动角的衔接,所以我没有另外再画一个角然后用粉笔延长,而是特意用了两条纸片接在原先的活动角上。这时有部分学生是发愣的,老师预设中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说是可以的,而这时让这些认为可以做出大的角的学生起来演示,那些原本发愣的学生就恍然大悟了,从而对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而与边的长短无关的认识就更加深刻了。因为老师的精教所以促成了学生的能更好的实学,全班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到了课堂教学中,没有一个当做自己是局外人,学生从认识角、找出角、比较角、画出角到制作角,学生都能全程参与,通过用观察、思考、然后练习,到再观察,动手操作,再次巩固练习,让学生的练习层层推进,逐步提高,做到扎实有效。学生在老师的教中学,学中教,能够收到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