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能认识生字“宋、涛、陈、丹、赵、艺、显”,会正确书写“艺、涛”等12个生字。
2、在读、议、画中理解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风是一种自然现象,它可以通过别的事物来体现。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观察和发现。
课前准备
课件、有关“风”的诗句、图画纸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背诵有关“风“的诗句(园地一读读背背)。
一、情趣导入
1、 猜谜语,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1)引:老师知道咱们班的同学都喜欢猜谜语,现在我要考考大家,看你们能不能猜出来。
老师说古诗谜语《画》 和《风》,学生猜。
师:看来还真难不倒你们,下面老师再来一个难点的,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谜语:看不见,摸不着。花儿见它点头,小草见它弯腰。 云儿见它忙让路,柳树见它把手招。 谜底:风(板书)
(2)谁能给风交个朋友?(让学生给“风”组词。)
(微风、台风、春风、龙卷风、寒风……)
引:你们知道的可真多!你们看,风,可以猜出来,可以写出来,可以说出来,那么,能不能画出来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5课《画风》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启发学生说出:谁要画风?怎样画风?风什么样?……)
引:学习了课文以后我们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文中的三个小朋友好吗?
课件出示三个孩子的名字,借助拼音读准他们的名字。(自读,当小老师领读。)
2、课件出示单独的生字:这就是我们这一课的生字(课文里还藏着一个生字“显”)
(1)自己读一读试一试,同桌可以互相检查一下。
(2)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呢?(指名说一说,口头组词)
3、课件出示词语:你们到底记住没有,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
指名读,齐读,跑火车领读。(读对的跟读,读错的改正)
(好,生字我们都过关了,扫除了读书路上的绊脚石,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5课)。
三、学习课文
1、三个孩子怎么画风的,课文给我们做了生动的描述。
(1)愿意把课文读好吗?先听老师把课文读一遍行吗?希望同学们边听,边注意老师读书的语气。
(2)你准备怎么读好课文,给自己提要求。
(3)现在就按照自己要求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4)课文共几个自然段?(9个)
2、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指名分段接读课文、评议。
3、课文讲了3位小朋友在干什么?(三个小朋友在画画)
4、三个小朋友开始先画了什么?出示第一段课件:齐读课文。
5、“请同学们看,这就是三个小朋友的画。”出示课件:“美吗?”
6、就在这时,宋涛提出了一个问题:“谁能画风?”陈丹又是怎么回答的呢?出示陈丹的话。
引:风真的画不出来吗?
7、(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4——8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勾出三个小朋友画风的方法。(同位可以互相讨论一下)
(2)指名说,顺序可乱。
8、老师把他们的画也带来了,想看看吗?出示图:猜猜这是谁画的?你是从哪个自然段知道的?
(1)指名朗读第4自然段。问:赵小艺是怎样画风的?(板书:飘着的旗子。多音字“杆”)
(2)现在大家都来扮演赵小艺,把你们的高兴、自豪劲,通过朗读读给在座的所有老师听,读的时候还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和表情。
9、依次出示课件,指导朗读6、7、8自然段,体会三个孩子会画风的心情。根据回答,依次板书:弯弯的小树、斜斜的雨丝、转动的风车
10、总结:同学们知道怎样画风了吗?原来,风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借助别的事物来体现啊。课件出示,齐读。
11、三个小朋友正说着,画着,忽然......齐读最后一段。
12、喜欢3个小朋友吗?为什么?
小结:是呀,三位小朋友爱动脑筋,善于观察,把看不见,摸不着的风都画出来了,真能干。
13、谁愿意来扮演这三个小朋友呢?分角色朗读课文,评议。
14、结合板书,练习说话。
风来了,风把旗子吹起来了。
风来了,风把——————。
15、出示几幅有关风的图片,指导观察,练习说话。
四、拓展:
1、我们班的小朋友也很聪明,除了课文中三个小朋友的方法,你还能怎么把风画出来呢?下面就请同学们拿出你的笔画一画吧。
2、现在就把你们的作品展示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么画风的?
3、读读描写风的诗句。
•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五、作业超市:
1、你是怎样画风的?请把你的想法写下了。
2、声音、气味跟风一样,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聪明的你,开动脑筋把它们画下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