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生活情景,让学生初步认识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点;能判断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格数;能在方格纸上将图形按指定方向和格数平移。
2. 通过具体的学习和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了解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充分感知数学与生活中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会直观地区别这两种现象。
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确定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距离。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提问:同学们每天都要上学,能说一说平时你是怎样来上学的吗?(学生交流)
小结:步行、骑车、坐汽车时人和车的移动都是一种运动。
【通过提问与学生生活有关的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感受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
1. 引出课题。
谈话: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几段录像,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请你们边看边用手势表示出它们是怎么运动的吗?它们的运动方式也就是运动的样子相同吗?
【通过看录像、做手势,了解运动的方式,为下面根据运动方式分类、学习区分平移和旋转做铺垫。】
提问:看看它们的运动样子,再想想你们做的手势,能把它们按运动的方式分分类吗?
学生可能将小火车、滑滑梯的小朋友的运动分为一类,它们的运动路线都是直的;风扇、风车、摩天轮分为一类,它们都是转动的。
如果学生在分类的同时说出平移、旋转这两个词,教师直接给予肯定,并板书:平移、旋转。
如果没有出现平移、旋转这两个词,教师讲述:像小火车这样的运动是平移;像风车这样的运动是旋转。(板书:平移、旋转)
谈话: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平移和旋转这两种不同的运动现象。(把课题补充完整)
2. 初步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点。
提问:现在谁能说说平移是怎么运动的?它有什么特点?(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沿直线移动)
谈话:旋转是怎么运动的,它有什么特点呢?
提问:风扇在旋转的时候是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在动呢?有没有不动的地方?(让学生到屏幕上指出不动的地方)
小结:旋转都是物体绕一个固定的点转动。(板书:绕定点转动)
【通过学习加深对平移和旋转的理解,为后的练习做好铺垫。】
3.说一说。
出示题目。
谈话: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平移和旋转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判断下面哪些运动是平移?哪些是旋转?说一说。是平移的在括号里画“√”,是旋转的画“○”,教师巡视。
反馈:谁愿意把自己的判断结果给大家展示一下。(学生展示,遇到有分歧的问题课件演示)
谈话:你们判断得对不对呢?我们让手中的画面动起来。(电脑按顺序演示,在演示的过程中,让学生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达:如开关推拉窗时,窗户的运动是平移;……)
4. 举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
提问:除了这些现象之外,生活中你还看到过哪些平移或旋转现象?(看生活中的例子)
【通过练习加深对平移和旋转的理解】
三、全课总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板书设计:
平移和旋转
平移:沿直线移动
旋转:绕定点转动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有两个教学内容,一是初步认识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二是平面图形在方格纸上的平移。这一内容怎样教?教到什么程度?本课教学设计对这一问题做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教学物体的平移和旋转,教者并不是只限于引导学生对运动现象进行观察,而是在观察的同时用手势比画运动状态,体会运动方式的变化,继而再思考同类运动方式的共同特征——先发现平移是物体沿直线移动,再组织观察电风扇、风车等转动时有没有不动的地方,发现旋转是物体绕定点转动。这样,经历“图像感知—动作把握—言语表述”的过程,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现象的认识就有了较深入的思考。有了这种思考,对于两种运动方式的判断就会建立在更加自觉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