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简解】《清平乐 村居》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词作。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的描写,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作者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全词分为上、下两阕,整首词好似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景画。上阕以素描之法,勾画出“茅檐”、“溪上”、“青草”,只淡淡几笔便形象地描画出江西上饶地区农村的特色,以景物衬托出人物生活宁静、恬适的氛围。画面中的主要人物——翁媪“醉里吴音相媚好”,足见其生活的美满,精神的愉快。下阕从远到近勾画出三个儿子的动作。词人尤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等词句形象地刻画出他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神态。整个画面恰似一个美丽的世外桃源,令人神往。【目标预设】1、认识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激发学生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及受到美育的熏陶。【重点·难点】1、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有感情朗读课文,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2、引导学生融入课文,感受江南乡村的清新秀丽、安宁祥和之美。【设计理念】对于这样意境幽美的词,在教学中应积极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指导学生注意词的韵律、节奏和情感。重点抓住描写小儿动作的关键字眼,勾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调动多种感官体验,充分感受其中的情味和韵味,轻松地理解词意。【教学过程】一:古诗导入,感知宋词1.板书:《村居》,《村居》是什么?《村居》,在清朝诗人高鼎的眼中,《村居》是一首诗,是“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而在宋朝词人辛弃疾的眼中,《村居》是一首词,板书《清平乐 村居》(指课题)一起读。2.读准课题。读准:“乐”。区别“诗”、“ 词”-----有长短句,有空格,有自己的词牌名。 3.介绍词牌名。词有它自己特殊的表现形式,词有各种格式,每一种格式有一个名称。《清平乐村居》这首词中,“ 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这首词的题目。词牌还有很多:“菩萨蛮”、“水调歌头”、“卜算子” 、“醉东风”、“虞美人”等。4..“村居”在辛弃疾的眼中,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二、自主朗读,感受词韵1.读书要求:自读课文三遍以上,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不懂读的字词可以查字典或请教同学。2.检查落实,读准:翁媪,莲蓬 剥,(“翁”的韵母,下面羽的写法,“莲”是三拼音节、上下结构)及相关句子。(字词句)书写翁、莲、锄。3.指名读课文,对读,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齐读。评价。诗词讲究节奏,读出节奏就更有韵味了。出示词句,划出奏读,范读,自己找节奏读,指名读,比赛读,评价,全班读。三、品读赏析,感悟词境1.读词,说词。体会词中美景。同学们,好的诗词很多都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在你读的过程中,那一句词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从此中看到了怎样的画面?预设一:词中景村居的“景”是怎样的?——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学生交流:首先看到的是——低小的茅檐。还看到了——青青草。继续交流:同学们,你们还看到了一条怎样的小溪?——联系最后一句话,你看到了一条怎样的小溪?是啊,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一阵清风吹来还让人闻到一股——清香。感叹:是啊,多美的画面啊,那蓝蓝的天,白白的云,淙淙的水,青青的草。我们一起美美地读。预设二:词中人(预设一)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师问:谁来读读这句词?说说看,你为什么最喜欢小儿?那就把你的喜欢之情读出来。师问:这句话中的“无赖”在生活中听说过吗?你觉得文中的“无赖”是什么意思,具体表现在哪里?学生交流:这里的卧,它有一种姿势,趴着。趴是脸朝下,说明这个顽皮的小儿剥莲蓬时自由自在。一会儿趴着,一会儿躺着,真是悠哉悠哉。师问:聪明的你们能否想象一下,小儿剥莲蓬时的表情、言语?(预设二)、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过渡:小儿是那么调皮可爱,那么他的两个哥哥呢?谁来读一读。大儿子是那么勤劳、二儿子那么懂事、心灵手巧。(预设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过渡:除了这三个儿子,还有哪两个人让你们觉得很美?(老爷爷、老奶奶。也就是满头白发的老年夫妻。)师问:为什么老两口让你们觉得很美,你看都满头白发了,也许牙齿都掉光了,还美吗?那又美在何处?——(老爷爷、老奶奶年纪都这么大了,但他们还互相逗趣、说笑,就像年轻人一样),用书上词说——相媚好。好一个相媚好,年纪都这么大了好这么相亲相爱的,是不是,有些惊讶,这情景多美!)小结:是啊,年纪都这么大了,还这么恩恩爱爱,亲密无间。真是人老心不老哦。一起读这句词。四、介绍背景,感慨词情。1、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预设:温馨、欢乐)师问:同学们,读到这里,你们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村居生活?作者内心是怎样想的?(板书:安宁、平静)2、出示材料:(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派的领袖和旗帜。他出生于被金人侵占的北方,亲眼目睹了汉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他渴望收复失地,渴望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所以一生都在为抗金而不懈努力。42岁时遭受投降派的打击,被贬到远离战火的江西农村,一住就是18年,这首词就是那时所作。……)人们流离失所,外面战火纷飞,与美好的、平静安宁的生活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平静安宁的生活向往追求。本应在驰骋沙场的人,此刻却在这里无所事事,这也是作者遭受排斥、打击,壮志难酬的凄凉。3、齐诵全词(让我们把这份心声融入到我们的朗读中吧!)4.唱唱这首词。板书设计: 上片: 溪 上 青 青 草 翁 媪 相 媚 好清平乐 村居 下片: 大 儿 锄 豆 中 儿 织鸡笼 小 儿 剥莲蓬 (向往 安 宁 平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