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解决问题(三)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内容属于工程问题的范畴,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对这类问题已经有所接触。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和本节课的教学特点特做如下设计: 1.复习铺垫,为新知的展开打好基础。 工程问题的解决主要是理清“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所有问题的设置都是围绕这三者来进行的。因此在新课开始前,先让学生弄清“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在练习本上写出来,为学生下一步的学习打好知识基础。 2.师生合作,共同突破学习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就是找出工作总量是多少。而例题与以前的知识不同,没有直接给出工作总量,通过质疑让学生想出能否假设出总量是多少,然后分别进行列式计算,对结果进行比较,得出假设任何数都可以得到同一个结果。让学生明确假设总量是任何数都可以,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情检测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导入。(7分钟)
1.课件出示“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三个词语。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这三者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 2.导入: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解决分数中存在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
1.小组讨论,得出:“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这三者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请在练习本上写出“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20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42页例7。 一条道路,如果一队单独修,12天能修完;如果二队单独修,18天才能修完。如果两队合修,多少天能修完? 读题,思考例题中的“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个量中,哪些是已知条件,哪个是所求问题? 2.所求问题是“如果两队合修,多少天能修完”,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知道这条路有多长,可是题中没有给出具体的数量,我们怎么办呢? 3.如果假设,可以假设这条路多长呢? 4.引导学生分组用自己假设的数量列式解答。 5.展示比较:哪种方法比较简便?(课件展示学生的计算过程及结果) 6.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师: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的解法是否正确呢?
1.认真读题,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已知条件:工作总量是一条道路的长度,两队单独修完这条道路的时间分别是12天和18天;所求问题:如果两队合修,多少天能修完?) 2.分组讨论“这条道路有多长”。 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可以用设数的方法,假设这条道路的长是一个确切的数值。 3.说出自己假设的数量。(10,30,50,1) 4.根据自己假设的数量列式解答。 举例: 假设这条道路的长度是10 km。 10÷ 假设这条道路的长度是1。 1÷ 5.认真观察每种计算方法,从中选取最优的方法。 (通过比较得出:假设这条道路的长度是1的方法比较简便) 6.在练习本上写出自己的检验过程,验证结果是否正确。
2.填空。 (1)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2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30天完成。甲队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 );乙队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 );两队合做,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 );两队合做3天,完成这项工程的( );两队合做( )天可以完成。 (2)甲、乙两车从两地同时相对开出,甲车行完全程用8小时,乙车行完全程用10小时。甲车每小时行全程的( );乙车每小时行全程的( );两车每小时共行全程的( );两车要行( )小时才能相遇。 3.修一条200 m的公路,甲队单独修要4天完成,乙队单独修要6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能完成?
三、训练深化。(9分钟)
完成教材45页7题。
引导学生找出路程、速度与相遇时间之间的数量关系,然后进行解答。
4.修一条公路,甲队单独修要4天完成,乙队单独修要6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能完成?
四、总结收获。(4分钟)
1.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2.布置作业。
谈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批注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三)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假设这条道路的长度是1。 1÷ =1÷ =7.2(天) 答:7.2天能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