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班一日生活中渗透数学教育
浅谈如何在小班一日生活中渗透数学教育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它贯彻在人的全部生产和生活中,即使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数和形的问题。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幼儿教师,我们并不满足于孩子死板的认识1、2、3,而是要通过数学教育,使幼儿掌握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和技能,通晓客观世界中事物最简单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形成简单的数学概念和思维方法,提高幼儿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和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个中问题的能力。小班幼儿处于从家庭转向社会的特殊时期,他们正处于生活适应和基本生活能力的初步发展时期,生活化、游戏化、自然化的数学教育将更适合他们。教师要善于挖掘一日生活各环节中的数学教育因素,渗透数学教育。
一、充分挖掘一日生活各环节中的数学教育因素,实施数学教育。
皮亚杰认为:像树概念一类的逻辑数理知识代表的不是有外界传授而得的,而是有主体内部自己构建出来的,日常生活情景和游戏的操作活动,为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和前运算阶段创造种种关系结构提供了良好的机会,这是获得早期逻辑数理知识的理想途径。幼儿自出生以来,就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在他们经常与周围的事物发生关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他们经常接触有关书和形的问题,教师可利用日常生活的事物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使幼儿在既轻松又自然的情况下获得简单的数学知识。如:在餐前分餐具时,我以“小熊分餐具”的游戏情景,让幼儿戴上小熊的头饰来分盘子、碗、勺,并提醒幼儿一一对应排整齐,并引导幼儿:“餐具和小朋友一样多吗?”幼儿从中感知一一对应的关系及数量的多、少、一样多。又如:“餐点”环节,过去幼儿园这个环节仅仅完成保育的目标,如今,在分餐点时,我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观察桶里有多少蛋糕?(许多。)让幼儿一个、一个自己拿蛋糕,感知“1”和“许多”的关系。再如:入园环节,可以完成“认识白天、黑夜、早晨、晚上”、“对应比较”等数学教育目标。
二、以教育目标为准绳,提供机会,创造条件完成目标。
生活中的数学教育不同于数学课,是一种自然化的渗透学习。教师可通过为幼儿提供学习机会,给与物质支持等方式引导幼儿学习数学。例如:过去每天洗好手帕都是由保育员将幼儿的毛巾挂好,现在我有意识的由幼儿自己挂,一个挂钩挂一条毛巾感知一一对应,并要幼儿对照手帕上的号数和毛巾架上的号数来挂,无形中让幼儿认识了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在点心环节,有时吃“小胸饼”,每个幼儿4块,我就引导幼儿自己边拿边点数,还要说出总数:一共多少块。在生活化的数学教育中,教师要时时装着教育目标,抓住一切机会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早谈时,教师与幼儿闲聊:“早上谁送你来幼儿园的?昨天晚上你看了什么动画片?”看着无心,实则有意,教师通过与幼儿的交谈有意将其生活经验与时间概念联系起来,帮助幼儿完成时间概念的学习。再如:组织幼儿睡前准备,“请穿红衣服的小朋友先去小便,请穿蓝衣服的小朋友先换鞋,……。”教师在向幼儿渗透颜色的认识和类的概念。
三、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学数学的兴趣。
小班幼儿喜欢模仿,拟人化心理特征明显,需要教师经常与他们一起游戏,以拟人化的活动形式理解参与活动。如: “叶宝宝找妈妈”游戏中,幼儿扮演不同颜色的叶宝宝,教师扮演妈妈。 “请不同颜色的叶宝宝到妈妈这来。”“来!黄孩子们和妈妈一起跳三下”,幼儿在拟人化的游戏中认识了颜色。在“圆宝宝找朋友”的游戏中,请幼儿帮忙在活动室里找出圆宝宝的朋友,并用圆点来表示自己找到的圆宝宝的数量,既愉悦了幼儿的情绪,体验了学数学的乐趣,又让幼儿对圆形和数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3——6岁幼儿的教育,是一生教育的基础。有专家说过:“幼儿园一日生活都是教育”。的确,教师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不仅扮演着照料者的角色,而且更重要的是扮演着教育者的角色,向幼儿进行体、智、得、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其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