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猜想、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2.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能运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和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探究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7个三角形(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和一个普通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以旧引新
同学们,我们从马路上行走的时候会看到各种各样的交通标志牌,课件出示标志牌
请看屏幕(屏示主题图),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学生1:第一个标志牌的面积有多大?
学生2:第二个标志牌的面积有多大? (出示课件)
……
学生1:第一个标志牌的面积有多大?
学生2:第二个标志牌的面积有多大? (出示课件)
老师:同学们你们提的问题都非常好,如果我们求第一个标志牌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学生:必须要知道底和高的长度
老师:同学们请看,这两个标志牌是什么形状的呢?(屏示从标志牌抽象出三角形的过程)三角形的面积你会求吗?
老师:同学们有的会,有的不会。这节课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学会求三角形面积,而且还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求。(板书课题:三角形的面积)
二、合作探究,汇报交流
老师:同学们咱们能不能像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那样,通过剪拼,把它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研究呢?现在同桌合作,用桌上白色的三角形来试一试!(2分钟)
谁完成了?有难度吗?那我们能不能换个思路、换种方法,用两个三角形来拼一拼呢?
1.组内交流,探究新知
老师:接下来,我们就根据小组合作提示板的提示来试一试!(出示提示板)
1.做一做: 想办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
2.找一找:转化成的图形和原来的三角形有什么关系?
3.想一想:三角形的面积该怎么求呢?
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材料,有完全一样的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各两个。下面,请各小组选择你喜欢的一种三角形,按屏幕的提示进行研究。
2.汇报交流,归纳总结
老师: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各组的研究成果。
小组1:我们选的是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我们发现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三角形的高。用底乘高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除以2就是一个锐角三角形的面积。
老师:听懂他的意思了吗?哪个小组也是研究的锐角三角形?你们有不同的发现吗?(面对其他同学)还有疑问或补充吗?谁来评价一下他们组的汇报?
小组2:我们选的是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我们发现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也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三角形的高。用底乘高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除以2就是一个锐角三角形的面积。
老师:听懂他的意思了吗?哪个小组也是研究的钝角三角形?你们有不同的发现吗?(面对其他同学问)还有补充吗?
小组3:我们的选材是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我们发现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就是三角形的底,长方形的宽就是三角形的高。用长乘宽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除以2就是一个锐角三角形的面积。
老师:哪个小组也是研究的直角三角形?你们有不同的发现吗?还有补充吗?
小组4:我们也选的是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我们发现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三角形的高。用底乘高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除以2就是一个锐角三角形的面积。
老师:这两个小组都用直角三角形拼,结果一个是平行四边形,一个是长方形。同学们来看,如果我们把黑板上转化后的这些图形用一个名字来说,哪个比较合适呢?
生:平行四边形!
三、精讲点拨,构建模型
老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刚才的研究过程。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屏幕演示推导过程,如下图)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用a和h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三角形面积的字母公式该怎么写?(板书S=ah÷2)(出示课件)
师:我们推导出来的这个公式是不是可以求任何形状三角形的面积呢?
生:可以,因为这个公式是由三种形状的三角形推导出来的。
老师:同学们知道吗,刚才我们的研究过程正好体现了数学上常用的一种数学方法——转化法……。
老师:现在,请大家想一想,用公式来计算三角形的面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呢?
学生:三角形的底和高。
老师:同学们抓住要点了!好!
4.回扣课本:今天我们所学的知识在课本的69-72页。请同学们把这几页看一看,把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写在70页相应的位置。如果还有问题,请记录在70页的下方。
四、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 解决标志牌面积问题
同学们,现在能计算标志牌的面积了吗?(屏示标志牌平面图,学生计算,反馈。)
老师:下面来看标志牌面积问题。(学生计算。屏示答案。
9×7.8÷2=35.1(平方分米)
学生修正自己的计算过程
2.请你算出三角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有人开始质疑。不对。怎么不对了?这个题没法算。
(学生们脱口而出:9乘7除以2等于31.5平方厘米!)
老师:我觉得很对啊!“底乘高除以2……”
学生:底和高必须对应(……)
老师:(屏幕出示底对应的高)现在可以计算面积了吗?(可以了)
从这个题我们受到什么启发?
学生:底和高必须对应。
3.下面请大家动脑想一想,哪个三角形的面积和红颜色的三角形面积相等?(出示左图)(黄、兰)为什么?(底和高相等)你有什么发现吗?(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老师:你还能再画一个和它们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吗?
学生:(能,老师画一个。)
老师:还能画吗?
学生:(能!)
老师:能画多少个?
学生:(无数个)
老师:观察一下,这些三角形,形状相同吗?
学生:(不相同)
老师:那思考一下:三角形的面积和它的形状有没有关系?那和谁有关?
学生:(底和高)
老师:同学们非常了不起!对一个题目竟然有这么深入的思考!其实,学数学就应该多思考,这样,每做一个题,就会有一个题的收获。每上一节课,也会有一节课的收获。想一想,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
五、回顾总结,提升延伸
老师:不管是用两个三角形拼,还是用一个三角形割补,都是运用了“转化”的思想, “转化”是一种有效地解决问题的策略。不只在数学的学习上,就是在生活中,当我们遇到新问题,也要善于把它转化成已知的问题来解决。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数学中体验生活。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