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参加中心组的教研活动,让我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思考。一节语文课到底想要教给学生什么,语文训练的点在哪里。带着这个问题,我开始备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周五上午第一节是语文课,我开始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课前的导入,我从孩子们日常的习作入手。师:同学们,我们平时在写一件难忘的事,或者一位敬佩的人时,都是怎么命题的。学生说的与我预想的一样,都是一些老套的,没有创意的题目。进而引入课题,激发学生质疑。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怎样的爬山虎,为什么题目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命题。不看内容,大家都以为是写植物的文章。质疑达到了,学生就开始问题进入文本,寻找答案。课文中一共写了三处景物描写。在初读文本,了解大意后,学生很容易找到了三处景。第一处是作者肖复兴受到叶老的邀请,请他去他家做客,对院里景物进行了描写。如: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学生读完后谈感受。对爬山虎、阳光的描写,暗示人物心情很开心。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心情的激动像小精灵一样跳跃、闪烁着迷离的光点。学习作者在写人物心情好的时候,并没有直接用干涩的语言,而是通过景物的美好,衬托人物的心情。第二处是课文第九自然段,“我”与叶老见面,交谈中被叶老先生的平易近人,真诚、质朴的品质感动。下边进行了对落日景物的描写,衬托出叶老亲切、平和的人格美。如: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指导学生品读感悟,抓住关键词“沉郁、浓浓的湖水、虎虎有生气”,感受爬山虎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同时暗下决心,好好写作,好好做人。第三处是最后一句话。如: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难道这仅仅只是一片美丽的、生气勃勃的爬山虎吗?学生谈自己的理解。抓住关键词语“总是”说明一直是。什么一直是那么绿?学生体会到,是叶老的教导使我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人,怎样写作文。三十年后,一直留在作者脑海中。一想起叶老,仿佛又看到了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三处景物的描写也是课文中的主线。课堂上,我主要围绕这几处景展开教学。最后语文的训练点停留在此处。一切景语皆情语言,一切情语皆景语。把情融入景中,体现人物内心情感的表达方法。课堂上,我让学生进行仿写训练。首先,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什么事情让你印象深刻,当时的心情如何?开心还是难过,回忆一下,并试着把心情与周围的环境联系起来,仿照第七自然段写一写。由于课堂上时间不够,我只让两个孩子站起来说了说。学生说:有一次与父母发生争执,爸爸打了他。当他走出家门望向天空时,他觉得晴日里的阳光不再是温暖的,而是像利剑一样,刺痛了他的皮肤,渗进内脏,让他感到很痛苦。我觉得,虽然孩子的写作还很稚嫩,但是学生有了起码的意识,知道了用景物描写表达内心情感的方法,让我倍感激动。随后我把这项仿写任务布置成了小练笔,期待着明天孩子会给我带来怎样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