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邮票齿孔的故事》。
教材分析:
课文讲述了一个由发明家阿切尔身边的偶然小事引发的发明故事。阿切尔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见一个人用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刺上小孔,那邮票票很容易、很整齐的被撕开。 “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他想把那个人的动作变成机器的动作,让所有的邮票都好撕开。通过不断研究,他的想法终于变成了现实。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带齿孔邮票的发明经过,他还告诉我们,发明并不神秘,并不遥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学情分析:
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讲他们积累了一些识字方法,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现在教师要通过多种自然活泼的形式,不断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从小培养他们热爱语文的情感。本篇课文是一个发明带齿孔的邮票的故事,学生默读课文后,一定会有所感悟,而每个人感悟到的又一定不尽相同,让学生大胆谈自己的感受。
设计理念:
阅读只是一个过程和手段,写作,言语创造,言语生命的自我实现才是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我们一直追求阅读教学“以读代写”“以读促写”的理念与实践。根据《课标》对本学段的课程要求,本课教学我们的定位是阅读中体验正确使用动词,学习正确表达,把阅读与说话训练相结合,读读,说说,循序渐进,不断深入,使之形成健康蓬勃的言语生命状态。使学生学以致用,读出深度,读出水平,读出成效,让学生展示出真实的学习过程。
教学目标 :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明白齿孔邮票是怎么发明的。学习正确使用动词,学会准确表达。
3.在朗读中感受创造的意义。激发在生活中用心思考,不断实践,用于发明创造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明白齿孔邮票是怎么发明的学习正确使用动词,学会准确表达。懂得发明与生活只有一步之遥,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观察、分析、动手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观察“黑便士”及当今邮票,引导学生发现邮票边沿异同之处。
2. 板书课题,相机认记生字“票”。
3.对课题质疑。
4.预设学生从几个方面生疑,进行归纳。
a) 谁发明
b) 为什么发明
c) 怎么发明
d) 有什么好处
……
【设计意图】观察、发现、质疑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将这种好习惯渗透于每一节课中,使之习以成性。一翻开书本读书就会思考,带着问题去读书。
二 、初读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 把课文中的生字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与生字多次见面。
a) 带拼音读词
b) 去拼音读词
c) 全体个别竞赛读,相机正音,认识量词“枚”。
【设计意图】
自由读课文意在对课文有一个整体,初步感受,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这是读书最基本的要求,读准字音,相机正音,遵从“复现”识字的原则,让学生在不经意间认记生字。侧重学习“枚”的用法,不做字形的分析,以免冲淡学习热情。
三、 细读解疑
1.指名分段通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动手在文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2.解疑“是谁发明的邮票齿孔,怎么发明。”抓住关键句: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
a) 寻找那个人的举动,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说话训练一:借助文本,准确使用动词,用“先┄┄接着┄┄然后┄┄”有条理地说说那个人的举动。
b) 观察课文插图,找找阿切尔被吸引的表现。
c) 预设学生从起身,注目,停止喝酒等多方面解答被“吸引”住的表现。
d) 说话训练二:围绕“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这个中心句,把被吸引的表现说具体。
e) 默读课文并寻找阿切尔被吸引的表现。
f) 他想:要是有一台机器能给邮票打孔,不是很好吗?
g)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意图】
还语文本色,借助文本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这是本节课“一课一得”训练要点“正确使用动词,学会正确表达”练习分三个步骤,以文本中“取,刺 撕”三个动词,加上“先┄┄接着┄┄然后┄┄”辅助学生有条理地描述那位先生的举动,进而自己动手,自述撕邮票的过程,期间由有序表达,提高到详细描述,最后看图说话,围绕中心句展开详细描写。如此循序渐进,将文本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知识。
3. 解疑“邮票齿孔的好处”
a) 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划出相关的句子。
b) 指导抓住句中关键词指导朗读。
c) 体会“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引读体会“仍然”的意思,进一步感受邮票齿孔的好处。
d) 说话训练四:利用板书复述邮票打孔机的发明过程。
e) 小结: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f) 出示一首儿歌,将生字藏匿于儿歌中,把生字换个位置,巩固生字,回顾全文。
【设计意图】
不断读书,解开疑问,通过朗读体会邮票齿孔的好处。教师不做过多的讲解,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解开三个主要问题后,让学生借助板书复述,再次进行说话训练。教师相机点明创造发明人人都有机会,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文道结合,恰到好处。最后的儿歌脍炙人口,既总结全文,又复现生字。一举两得牢记课堂的每分每秒都不能忘记语文的本色。
四、 作业设计
1.把邮票齿孔的故事说给爸爸、妈妈听。
2.照样子编几个:一枚别针
一枚( )
3.收集一些邮票。
板书设计:
邮票齿孔的故事
谁发明 盯
怎么发明 吸引 想 研究 注视
好处 目不转睛
设计反思
每篇课文都有许多知识的落脚点,可以列入语文学习,选择要正确不可越
位,不可喧宾夺主。而阅读只是一个过程和手段,写作,言语创造,言语生命的自我实现才是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我们一直追求阅读教学”以读带写” “以读促写”的理念与实践。根据《课标》对本学段的课程要求,本课教学我们的定位是阅读中体验正确使用动词,学习正确表达,把阅读与说话训练相结合,读读,说说,循序渐进,不断深入,使之形成健康蓬勃的言语生命状态,使学生学以致用,读出水平,读出成效,让学生展示出真实的学习过程.课文由四个自然段组成,故事情节简单明了,用词准确,适合进行说好一段话的语言训练,为写一段话做好铺垫。文章浅显易懂,可让学生在读中明白齿孔邮票的发明经过,并感悟发明并不神秘,并不遥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教后总评: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过:“教语文,就是要枢词抠句。”学好语文就是要学会“咬文嚼字”学会“推敲”。中国的语言文化博大精深,扎扎实实抓字、词、句、段,让学生在听、说、读、写中理解、感悟、积累运用语言文字,这才能凸显“语文味”,体现“精气神”。唐老师在本次教学中多次借助文本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如:先让学生圈出文本中“取,刺,撕”三个动词,接着加上“先……接着……然后……”的关联词辅助学生有条理地描述那位先生的举动,期间引导学生由有序表达,提高到详细描述,最后看图说话,围绕中心句展开详细描写。如此循序渐进,潜移默化中将文本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知识,扎扎实实地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本节课中就非常的明显的体现出来,如唐老师设计的这样一个读书细节:“十年以后,读——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二十年以后,读——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直到今天,读——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从十年到现在,这就是‘仍然’”。老师不做过多的讲解,学生在老师的一次次引读下就轻而易举地体会“仍然”的意思,进一步感受邮票齿孔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