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是小学课堂教学的重要课型之一,它不同于新授课和练习课。新授课目标集中,只需攻下知识上的一个或几个“点”;练习课是将某一点或一部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复习课不是旧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而是要使学生在复习中把旧知识转化,把平时相对独立地进行教学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等办法串起来,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沟通,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如何有效地上好复习课,是我在复习教学中一直探索的问题。下面就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这一内容的教学预设,谈谈我对如何上好这节复习课的一些想法。
一、整理清楚,形成知识网络。
小学数学教材是一个整体,各单元之间联系紧密。在复习课中,要引导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平常所学孤立的、分散的知识串成线,连成片,结成网。这样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便记忆和运用。
在《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复习》这节课中采用小组合作,梳理知识。本节课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复习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教学时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交流将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进行整理和归纳,使学生体验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建立知识网络。同时,使学生综合地掌握了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另外,通过归纳和整理活动,培养了学生知识的归纳整理能力。学生通过说出四种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及其联系,回忆其推导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了转化、类比的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整理知识,形成网络图,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能清楚地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就能清楚地记忆这些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的方法从而更好的运用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练习透彻,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复习课中,练习的设计也是相当重要的。练习的设计要有层次,由易到难,切不可设计成都是难题,这样会让班级中的后进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要关注全体学生,这样才能让所有学生都有收获,让每一个学生都从复习课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以上考虑,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所以在练习环节,先安排一组基础练习,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几何体的计算公式。在学生掌握了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我又设计了一些深化练习,通过各种不同的题形进一步巩固有关知识点,为解决实际问题打好基础。然后我安排了一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考察学生对表面积和体积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这样通过解题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发挥学生自主性,把课堂还给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这节课为了凸显这一理念,课前我就布置学生整理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为在课堂上的合作交流做好了准备,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交流,整理计算公式和公式的推导过程。这些教学活动都有学生自己来完成,学生能做到的,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去做。遇到疑难问题,让学生合作学习,发挥集体的力量讨论得到结论,我只做最后的点拨和评价。让复习课充满师生交往互动,成为思维碰撞的课堂。
四、评价到位
在复习课上,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心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对于学生多样化的解题方法,我给予了肯定性的评价,对于在练习中个别同学所出现的错误,也是采用了让班级中其他同学评价的方式,“你对他的解题方法有什么想法”,以此来补充老师的评价,这样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课的结束时,还让学生说说自己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和不明白的地方,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评价自己一节课学习的结果,同时也是对整节课进行小结。
总之,在复习课中,不能让学生只做“听众”、“观众”,应把复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通过多种策略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回忆、整理、归纳、应用、评价等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复习课的效率。相信,通过本节课我和学生都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