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老师经常在一起谈论自己班里的孩子,我们都认为他们是小孩子,听不懂我们谈话的意思,但其实不然。那天,我上班刚进教室,桂超正在教室里和小朋友玩耍,看到我,凯桂超高兴的欢蹦乱跳。当时我正和张老师聊天。慢慢地,我发现桂超话少了,而且好像不高兴了。户外活动的时间到了,我说:“桂超,我们进教室外面站队吧。”他说:“不去。”我说:“怎么了?桂超是个好孩子,跟老师去吧!”他很生气的说:“桂超不是个好孩子!”我很奇怪,“谁说桂超不是个好孩子?桂超最乖了,是乖宝宝。”他更生气了——“桂超不是乖宝宝。”我很纳闷,他怎么一会儿就变了情绪?仔细回想搜索,我一下子想起来——我和张老师说话的场景...... 张老师说:“桂超很调皮,经常看到他在院子里跑。”我随口说:“是啊,很不听话,还特别爱哭。”当时,桂超在玩玩具,我以为他没听见,谁想到他不但听到了,而且对我的话很不满意。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桂超经常会很生气的说:“桂超不听话,不是乖宝宝。”我有意识的寻找各种机会表扬他,他才逐渐恢复到以往的快乐和活泼。我一直以为他比别的小朋友小,以为他无法理解我的话,真没想到,我无意间与别人寒暄时的谦虚之语,会给与他如此大的影响。 从那以后,我不敢再把桂超当成懵懂的小孩子,而是像对待大人一样与他交流,在他面前讲话非常小心。而且,他在身边的时候,我总是对别的老师讲他表现好的地方,比如“桂超很爱整洁,玩具玩好了,自己能放到原来的地方”等等,渐渐我发现,他也在努力的朝我赞美的方向靠拢,不但自己整理玩具,而且还督促班里的其他小朋友。孩子的心是那样敏感而又透明,我们教师无论在什么场合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真正做到“为人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