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教学是高中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丰厚的人文内涵,对全面提高学生素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张若虚被后人评价为“孤绝横篇,竟为大家”,这首诗也被闻一多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全诗用春、江、花、月、夜五个意象,环环交错,妙趣自生,给我们展开了一副澄澈空明、清丽自然、色泽柔和的春江月夜图,同时以月为寄托,又给我们铺写了月下分隔两地的思人相思之情,情韵悠悠,也不乏哲思隐隐。作为千古名篇,如何能上出诗情韵味,如何让学生自己体悟诗情画意,从而感受到整首诗情与景、理之间的有机结合。作为选修课文,如何上出选修课的特点。这几大方面都极大考验上课老师的教学功底。董老师的教学目标明确,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牢牢把握诗歌意象的特点,首先要求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用自己的语言来扩展江南的夜色。让学生充分感受春江月景的意境美。接着进行对比阅读,找出三首写月的诗歌,让学生对比张若虚借助“月”意象表达的人生感悟有何不同?并结合诗句说说理由。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让学生在对比阅读中明确这首诗的情感。并要求学生深入探讨:月光与思妇的情感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请结合诗句分析。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站起来各抒己见,每句诗句,每个字词,在学生眼里好像都富有生命力,学生的表达让我们看到课堂的张力与生成的过程。最后老师再进一步把这首诗的教学难点抛出来,让学生讨论思考:渺小的个体生命如何匹敌宏大的自然和永恒的宇宙?这个问题比较富有哲理,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最后老师归纳,一切都源自于永恒的相思,永恒的爱。这是一个升华主题过程。在授课过程中董老师教态从容淡定,语言表达清晰流畅,课堂师生互动较好,学生反应较为积极主动,对诗句进行深入地理解与体悟。有效达成本堂课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