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小朋友刚进入小学学习,尚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方面,他们已习惯了三年的幼儿园生活,玩玩乐乐、跳跳蹦蹦;另一方面,刚过了两个月的暑假,娇惯自由,因此,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引导孩子们向良好的学习习惯过渡呢?我觉得,我们一年级的教师得以爱心、恒心来引导孩子们渐渐步入正轨,逐步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一年级学生已经上学快三个月了,在老师的教导下学生们已经养成了一定的习惯,在此期间,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培养学生认真准备的习惯。一年级小朋友大多只有七、八岁,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真可谓“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有的学生在家甚至连饭都要喂呢!当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在全班开展“自己准备学习用品”、“自己整理书包、课本、文具”的比赛,要求学生根据每天的课表来准备好上课所要用的东西。开始可以在父母的帮助下准备好明天所需的学习用品、每节课所需的学习用品,课间也可以由上节课的老师提醒学生准备。慢慢地,学生逐渐能独立准备好每节课所需的学习用品,教师及时根据学生的准备情况进行评价奖励。一个月下来,学生在一次次的激励竞争中慢慢养成了做好课前准备这一良好的习惯。2、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一年级学生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语文课对于他们来说一时不能习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首先是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课。这群只有七、八岁的孩子,他们的注意持久性较差,要他们象高年级学生那样认真听讲40分钟是很困难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根据学生的情感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创设学生喜爱的情境,引导学生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课、提问,认真思考,作出积极的反应,对于参与得特别认真、积极的小朋友要及时鼓励,并建立个人红星榜,开展“谁得的红星多”等活动,通过一次次的活动、一次次的激励,学生认真听讲的兴趣大大增强了。其次是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一年级小朋友刚入学时最大的一个弱点就是当别人发表意见时,不懂得如何认真倾听。有的一心想表现自己,边举手边不停地喊“我来!我来!”有的随心所欲地看书,有的甚至跟同学交头接耳。此时,我们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如果任其自由散漫,课堂的学习效率将大打折扣,而且会滋长某些不良习惯的蔓延。当这种情况出现时,我就示意发言的同学停一下,并说:“还有几个小朋友没准备好呢!比比谁听得最认真!”“比一比,他的说法跟你是不是一样,欢迎发表不同的意见。”这样通过多次及时的提醒与交流评价,学生逐渐养成了认真倾听教师和同学发言的好习惯。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一年级学生的注意随意性强,他们往往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能集中注意,认真观察,而一些在他们看来乏味的东西则不免会心不在焉。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在课堂上我们就应该细心地指导他们参与学习,通过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我在课中常这样对学生说:“比比谁发现得多。”“谁能有顺序地把你发现的告诉大家?”“你知道他现在讲的在哪里,比比谁找得快。”……特别是当一个小朋友在交流时,就让其他小朋友用小手指出他讲的在哪里,你找到了吗?并经常开展小组比赛、个人比赛,在多次的竞赛、对比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观察、有序观察、细致观察的良好习惯。4、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从一年级起就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乃至一生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课堂上,我总是让学生“先自己动动脑筋,等会儿交流时听听别人的想法跟你是不是一样?”“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比比谁的想法更有道理?”并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共同评价。在独立思考、认真倾听和相互补充、共同评价中,学生将自己的想法与别人的想法进行对比,学会发现优点、弥补缺点,在一次次的训练与培养中,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会慢慢养成的,当然要注意千万不能操之过急,否则易造成学生心灵的创伤和惧怕学习的心理。5、培养学生认真作业的习惯。一年级学生尚未养成认真作业的习惯,而这一习惯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培养学生认真写字的习惯,从拼音开始,一直到汉字,我经常组织学生展开比赛,展出写得漂亮的作业,在评分时也采用“双轨制”评分,即有正确率等级和态度等级,如果做得全对、态度又好,就可得“优+”;有的错了一点,但态度很好,则可得“优-”,这种“双轨制”评分法学生很喜欢,只要态度端正,肯定会得一个优的,特别优秀的在旁边再加星。经过这种评分制度的实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加强了,努力地想得到教师奖给他们的红星。每个孩子是一本书,是一朵需要悉心浇灌的花,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成长必不可少的内在因素,同时也将伴随他们一生的学习与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们小学教师,特别是低年级老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我将不厌其烦地悉心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