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生活引入,数形结合,实现概念有意义的建构。课前通过轻松、愉快的谈话,结合生活中的事例“不是孤立,而是有联系的”这一现象引入,为感知倍数和因数相互依存的关系打下基础。 老师先让学生“用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并用乘法算式把自己的摆法表示出来。”通过动手操作,可以唤醒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潜在的“形”与“数”的关系,使概念的揭示突破了抽象。接着教者根据其中一个算式介绍倍数和因数的意义,然后让学生根据其余两道乘法算式模仿着说一说,举一反三,使学生初步建立了“因数与倍数”的概念。两位教者并没有就此罢休,不约而同设计了练习,及时巩固和加深了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与应用,使概念的建构变得有意义、有实效。
第二,自主尝试,比较归纳,形成基本的技能与方法。能正确找出一个数所有的因数,是本节课的目标之一,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学中,老师不是把方法简单地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独立探究,在作业纸上写出36的所有因数,教师则及时巡视并请学生将各种情况反馈。这时,教师并不急于认定结果,而是引导学生对有序和无序找作了比较,取得学生整体的认同,从而使学生初步形成找“因数”的基本技能与方法。接着教者通过找15和16的因数的练习,及时巩固刚才的方法。最后,通过对以上几组数的因数的观察与比较,归纳出一个数因数的特征,进一步形成找因数的技能与方法。
第三,环环紧扣,有效合作,发展学生的推理和表达能力。 两节公开课,教学环节清晰,能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两节课都是先认识倍数和因数的意义,然后打破教材原有的顺序,先学习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和一个数因数的特征。这样可以使学生在一节课的黄金时间学习重点,突破难点,后一环节――找倍数的学习也就事半功倍,水到渠成。 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教学中两位老师始终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多次让学生在小组中动口、动手、动脑,让学生亲历知识的探究过程,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例如: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难点,如何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这里教师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通过讨论交流,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了深加工和重组,学生的认知不断走向深入,思维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第四,分层训练,拓展应用,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练习的设计不仅要围绕教学重点,而且要注意练习的层次性,趣味性。两节课的练习设计充分体现了这一要求,做到了对所学知识及时巩固,对易混淆的概念加以比较,对后续的学习进行适当的铺垫
我认为一节精彩的课堂展示能给听课的人一种享受和提升,而一节存在问题的课堂教学更能给我们启发和深思,以利于我们的教学改进。这节课带给我的感想是颇多的,综观整堂课,我觉得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我们只有不断地进行反思,才能不断地完善教学思路,最终才能有所悟、有所长。下面就说说我对本课在教学设计上的反思和一些初浅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