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与相交》是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几种平面图形及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基础。在设计教学时,我通过“画一画、想一想、议一议、分一分、找一找”等活动,力图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调动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合作、去判断,去分析,去表达,促使他们在学习中,亲身体验,理解、构建平行与相交的概念,体会数学源于生活,拉近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距离。
一、 研读教材意图,重组教材内容。
本节课共三大版块内容,“线段、射线和直线”“相交和平行(包括垂直)”“画平行线和垂线”。但因为新课标中降低了“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教学难度,单单这一个内容难以撑起一节课,若前两个内容都讲,容量又太大,因此,我大胆的对教材进行重新加工,将内容定位为“线段、射线和直线”“相交和平行(不包括垂直)”。
二、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我们的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精心营造一个学生熟悉的空间,引导他们发现数学问题,探究数学规律。本节课中,我选择从学生熟悉的“铅笔落地”现象入手进行研究,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后面出现的跑道、双杠、国旗等等,更是学生在生活中能看见的,通过课件对这些图形的形象演示,让学生直观看到真实世界中的“平行与相交”,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练习题中设计了“数学课本中的、汉字中的、英文字母中的平行与相交”,更是让学生再次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
三、教学难点处理比较到位。
对“同一平面”的理解是本节课的一大难点,因此,我在“铅笔落地”的情景教学中,通过“两支铅笔都落在地面上”,先让学生初步感知了“同一平面内”。 为了让学生加深对同一平面内的理解,此后的小练习中,我又自制了一个教具,将两根小棒固定在正方体不同的两个面,让学生去做出判断。小棒可以延长,让学生观察起来更形象、更直观。这个小细节,有效地突破了难点。
当然,由于自身经验的不足,这节课也留下了很多的遗憾,主要表现在:
一、 课堂节奏偏慢,沉稳有余而激情不足,致使整节课略显平淡。
二、 应变能力还需磨练。可能过于紧张的关系,本节课对于预设与生成的处理不够到位,没能很好地把握两者的关系。当出现与预设不同的情况时,被预设缚住了手脚,致使对生成的处理有些主观和急躁,不够大胆、灵活。
总之,这次的比赛,既给了我表现自己的机会,又让我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收获了很多的经验,我会继续努力,不断学习、不断改进,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