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脉络,能够简要概括事件要点。
2.能用自己的语言,多角度地分析概括曹操、杨修的性格。
3.学习通过矛盾冲突刻画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
4.通过探究杨修死因,培养学生收集、归纳、整理信息并能口头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5.做人要谦逊自持,保持心理健康;完善健全人格。
6.感受中国古典小说的丰富底蕴,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从而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①理清文章脉络,能够简要概括事件要点
②能用自己的语言,多角度地分析概括曹操、杨修的性格
教学难点:探究杨修死因,培养学生收集、归纳、整理信息并能口头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教学思路和教学环节安排】
情境导入——检查预习——初读课文(把握情节)——再读课文(探讨死因)——研读课文(概括形象)——拓展迁移——作业布置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课:
以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三国演义》开篇词)导入。
二、检查预习情况:(采用竞赛形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庖官( )恃才放旷( )诈败( )食讫( )
麾军( )夏侯惇( ) 谮害( )绰刀( )
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①适庖官进鸡汤( ) ②数犯曹操之忌( )
③人皆不晓其意( ) ④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 )
3.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力求简洁明了。
①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②(操)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
③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④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4.了解作家作品。(学生自由介绍后,教师补充,屏显示,找生朗读)
三、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了解写作背景。
这篇课文的故事发生在曹操刘备两个军事集团争夺汉中之地最为激烈的时候。当时,诸葛亮已智取汉中,西山一战,蜀国老将黄忠手斩夏侯渊,曹操一怒之下出兵为夏侯渊报仇,面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曹操屡屡受挫,又不甘心失败,只好退兵斜谷口,以待时机。但终因蜀兵积极防守,难以进取。“杨修之死”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介绍背景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速读课文,小组研讨:
①文章记叙的内容是什么?
(记叙了曹操杀杨修的经过和缘由。)
②课文写了杨修犯曹操之忌的哪几件事?对杨修每次犯忌,曹操各有什么心里反应?(请用简洁的话概括。)
【点拨:鸡肋事件、改修花园事仲、一盒酥事件、梦中杀人事件(语破奸心)、藏吴质事件(告发曹丕)、试才干事件(教植斩吏)、代作答教事件。(厚葬杨修)
面对杨修所做的这些事,曹操各有什么表现? 明确:忌——恶——愈恶——愈恶——怒——有杀修之心】
四、激情互动:
(一)再读课文,探究杨修死因:
关于杨修的死因,有人推之于曹操,有人归之于杨修。你持何种观点?说明理由。
请以“杨修之死,过在于__,因为__”的句式谈谈你的看法。
【教学方法:采用辩论法,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言之有理则可)
教师点拨:杨修被杀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二)研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师:小说的重要任务是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谁来总结一下,你对两人的印象? 用“我从_______事件(或句子)中,看出杨修(或曹操)是一个_______的人,因为________”这样的句式回答。
示例:我从曹操兵败后厚葬杨修一事中,看出曹操是一个虚伪、奸诈的人,因为厚葬杨修只是为了堵众人之口,看似知错就改,实则是笼络人心。
五、魅力精讲:
作者把曹操和杨修的形象塑造的如此生动传神,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①通过矛盾冲突来塑造人物性格,揭示杨修之死的真正原因。
②在记叙顺序上,采用了插叙。
六、 巩固应用,延伸拓展:
1.杨修才华横溢,但却因其才被曹操杀害,我们青少年从杨修之死中该明白些什么呢? 生畅所欲言,言之成理即可。
2.请说出中你最喜欢的人物及喜欢的原因,并至少说出他的一个事件. (如:“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赔了夫人又折兵”、“千里走单骑”、“三顾草庐”、“火烧赤壁”、“舌战群儒”、等等。)
3.穿越时空,如果你是曹操身边一位重臣,是杨修的朋友,你会对杨修提出什么忠告?对曹操进一句什么言?
七、作业:
联系实际写一篇题为《从“杨修之死”所想到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