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习交流,质疑问难。
1、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青海高原一株柳》,文中的这一株柳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用自己的话或者用作者在文中的语言进行概括。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神奇
2、质疑问难。围绕刚才的话语或者结合课题进行提问,找寻本节课我们要学习解决的重点问题。
【预习交流环节让学生学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题目以及文中的重点句段、课后的习题提出自己觉得比较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二、圈画感悟、合作探究自
出示阅读提示
1、请同学们仔细默读文章,你是从文中哪些语句中感受到青海高原这株柳的神奇,把它画出来,还可以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2、师巡视了解学情。
三、快乐展示,学法指导
(一)唯一。
抓住“广袤无垠”、“寸草不生”、“青石嶙峋”、“深邃的蓝天”、“凝滞的云团”等词语让学生体会。
【百度搜索】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1&word=%C7%E0%BA%A3%B8%DF%D4%AD%B5%C4%CD%BC%C6%AC
就在这广袤无垠,青石嶙峋的高原上,我们的眼前突然出现了一株绿色的柳树,给你什么感觉?(惊讶、惊奇……)
(二)旺盛的生命力
“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树叶覆盖出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
1、指名读并谈感受。(生命力的旺盛)
2、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它生命力的旺盛?
①“两合抱粗”,师生演示 感知柳树的粗壮(板书:粗壮)
②“百十余平方米”,一间教室大约有五十平方米,一株柳树的树阴大约有两间教室那么大。 (板书:高大)
朗读指导紧跟其后,引导学生读好“两合抱粗”,读中想象“两合抱粗”的样子,再次感受柳树旺盛的生命力。
教师顺势引导: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含蓄表达的写作方法的妙处
【引导学生以重点词为突破口,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
(三)顽强的意志
1、猜测与想象
“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生命活到一岁。然而这株柳树却造就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条。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
创设情境,想象说话。
烈日炙烤着大地,一连半年不见一滴水,厚实的土层渐渐裂出了缝,这株柳它……刺骨的寒风割过人们的脸颊,很多植物早已被风雪吞噬,这株柳它……一声惊雷在天空乍响,闪电无情地劈下时,这株柳……(生想象说话)
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段话,感受这株柳的顽强精神吧!
2、对比与比较
当青海高原这株柳正在风雪雷电中为了生存而苦苦支撑,拼命挣扎,孤独地煎熬时,它的同类那些平原的柳,此时,可能在做些什么?(依据课文内容说说)
生说(婀娜多姿,风情万种地在风中摇曳;为那些依依惜别的人们所钟情,所青睐;……
【百度搜索】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71224536.html
教师引导:对比的写法
(四)情感升华。
教师出示:这是一株神奇的柳,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学生齐读
教师引导: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品读感悟了这株柳的旺盛生命力以及顽强的意志力,那作者陈忠实仅仅是在描述这棵柳树吗?他还在表达什么呢?
【百度搜索】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11704850.html
学生根据资料结合文本交流。
【通过资料补充,让学生初步领悟由物及人,托物抒情的写作方法。】
四、读写结合,学法运用。
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其中的一幅,然后模仿课文的第5小节进行片段练习。
1、学生练习
2、学生交流,并说一说自己是抓住了事物的什么特点进行写作的。
3、教师范读自己的下水文
让学生观察老师的文章哪个自然段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
【高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要书声朗朗,也要静思默想,更要写写练练,真正体现语文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教师下水文的出示,帮助学生体会习作方法,感悟习作的快乐,引导学生喜欢上习作,喜欢上创作。】
五、快乐作业,拓展阅读。
1、将课堂小练笔的片段进行充实,可以模仿书中的“猜测和想象”或者是“对比”的写法,形成属于你自己心中的那一棵草、一朵花、一片叶……
2、阅读主题丛书——《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摘抄优美词句。两周后进行读书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