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第一课时74-7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实物观察活动,能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一组(4个)正方体实物的形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从同一角度观察一组(4个)正方体拼搭的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看到的平面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2. 在观察、辨认、想象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
3.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发展与其他同学的合作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辨认从不同的位置(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 根据图形推测拼搭方式,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正方体模型(8个)高矮不同的圆柱等
学生准备:正方体模型、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 诗情画意、情境激趣
教师谈话: 三个小朋友一起玩积木,他们都在为看不到对方的那一面而感到烦恼,(出示情境图)
老师也模仿他们摆出了这个造型,同学们你们能试着用手中的笔画一画你说看到的那面图形吗?
引导学生说出:他们站在不同的位置:(同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正面 上面 右面 左面)
2、设置情境,引发冲突
教师谈话:在观察积木时还发生了一些争执。
出示改动后课件。
看到这里你有什么想说的?
预设:为什么看到的形状不一样?
他们所站方位不同,看到的形状也不同。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发现观察物体中的奥妙。(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 模拟操作,小组探究
教师谈话: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模拟他们摆放积木,利用我们手中的学具,开始我们的探究活动。(课件出示探究提示)
学习提示:
1、你们小组从哪些方位进行观察?组长做好分工。
2、观察时,你的视线与被观察物体表面是什么关系?
3、说一说你在什么方位,看到了什么形状?画一画。
4、我的发现:
2.小组合作,观察交流
小组活动,教师深入小组,及时进行提示引导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引导垂直观察,注意眼睛一定要平视要观察物体的表面。同时收集要交流的素材。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 交流经验,引发冲突
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收获和大家分享?
请一个小组,小组长作介绍。
(1) 汇报提示1:你们小组从哪些方位进行观察?
学生可能说从正面、右面、上面三个方位观察;也可能从正面、右面、左面、上面四个方位观察。
(2) 汇报提示2:观察时,你的视线与被观察物体表面是什么关系?
出示演示用积木模型,找生演示观察。
引导学生从不同方位垂直观察,对于观察不规范的及时指导。如观察上面时可以提高身体高度,观察正面、右面、左面时可以稍微下蹲,以便平视被观察物体表面。
(3) 汇报提示3:你在什么方位,看到了什么形状?
预设:
在正面看到的左面是竖着的长方形,右面是横着的长方形。
在右面看到的上面是一个长方形,下面是一个正方形。
在左面看到的是一个长方形。
在上面看到的是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
(4)汇报提示4:你们的发现呢?(学生回答)从不同方位观察积木,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板书:形状不同)
教师评价总结:你们真善于发现!从不同方位观察积木的形状是不同的。
2、二次探究,进行验证
针对学生在上面看到的形状,教师追问:
你能用上方位词把你所看到的形状详细地描述一下吗?
预设:在上面看到的是左面一个正方形,右面一个长方形。
在上面看到的是右面一个正方形,左面一个长方形。
师生谈话: 在王东所处方位看到的形状究竟应该是哪一种?
课件出示:
(1)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师生谈话:哪一组形状是王东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呢?下面我们继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课件出示探究提示)
二次探究提示:
1.在小组内每位同学都从小刚的位置进行观察,小组同学交流你所看到的形状。
2.思考:另一组图形又是在什么方位观察到的?
3.你的发现是
(2)小组活动,汇报交流
小组内每位同学轮流从小刚位置进行观察,交流自己所看到的的形状,然后班内汇报:
一致同意第一组(右面是一个正方形,左面是一个长方形)是小丽看到的。
另一组图形又是在什么方位观察到的?
找生到台前演示。(也是从上面,但和小文站位相反,在积木左面看上面。)
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
预设:
他们站的位置不一样,一个站在前面看上面,一个站在后面看上面,看到的形状正好相反。
如果站在相反位置的上面进行观察,看到的形状就会是左右相反的。
师小结:同在上面观察,但站位相反,看到一组物体的形状也是不同的。
3.再次探究,总结规律
师生谈话:从不同方位观察积木,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我们的结论适用于所有物体吗?(学生回答)哪些物体例外呢?(球体、正方体)一个球体或一个正方体从不同方位观察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那么如果两个正方体放在一起,我们从不同方位观察,你又会看到什么形状?(出示课件)
预设:从上面和正面看到的一样,都是两个正方形;从左面和右面看到的一样,都是一个正方形。
你又有什么发现?(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可能不同。)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补充板书。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1.回顾问题
再次引导观察情境图。追问:现在谁来说说为什么他们看到的形状不一样了吗?
2.总结方法
教师谈话:通过三次探究活动,相信同学们的收获很大,在观察物体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从方位、方法、多角度来谈)
预设:观察物体时要从不同方位进行观察。
视线要与被观察物体表面垂直,平视被观察物体的表面。
多角度观察物体可以得到科学、合理的结论。
教师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会了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的方法,知道了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组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有可能是不同的。你们的表现非常棒!下面用我们学到的观察物体的方法来解决几个问题,好吗?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基本练习。
2.提高练习。
3.拓展延伸。
4.课堂总结
生谈收获,师总结:
同学们,从不同方位观察一组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宋代的大文豪苏轼也有同感,他还把这种感受写进了《题西林壁》这首诗中,我们再次一起来品读一下吧!苏轼从不同角度观察,发现了庐山不一样的美,希望大家也能用你善于观察的眼睛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美。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一)
正面
上面 形状可能不同
右面
左面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回味课堂,我感觉亮点之处有:
创设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本节课我通过情境导入播放《题西林壁》画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形状各不相同的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为什么同样观察积木看到的形状却不同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用学具去操作,在观察、操作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交流的思维活动,切实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2.使用建议。准备充足的积木模型并引导学生正确观察物体,这样才能保证小组探究活动有效,探究结论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