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教科书98-99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出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形成利用分类列举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2、在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分类列举策略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列举法,感受列举法的特征。
教学难点:能有条理的分类列举,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教学准备:长方形操作纸片、多媒体课件、三种水果图片若干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大家喜欢吃水果吗?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水果(出示苹果和香蕉)
如果你想吃水果,这两种水果可以怎样吃?谁来演示给大家看?(学生演示:只吃苹果,只吃香蕉,两种全吃)
像同学们这样把三种吃法一一列举了出来,寻找到问题的最佳答案,在数学上我们叫做----分类列举(板书课题),这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今后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我们要经常用到它。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呈现问题,明确题意
出示三种水果,可以怎样吃?(看大屏幕)
课件展示:用苹果、香蕉和草莓三种水果做果盘,至少用一种水果,最多用三种水果。一共可以做多少种果盘?
仔细读题,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至少用一种水果,最多用三种水果”是什么意思?(学生得出可以用一种,可以用两种,也可以用三种。)
2.确定策略,尝试探究
想一想可以用分类列举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怎么分类列举?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小组讨论交流)
3.小结:同学们都把他分成了三种情况,这在数学上叫做分类,先考虑哪一类?在考虑什么?(出示只用一种水果,用两种水果,用三种水果)
4. 探究操作,寻找方法
下面请同学们拿出水果图片,同桌合作,探究一下一共有多少种拼法。(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交流方法和思路。
2.如果有没按顺序列举的,就各拿一份让学生去比较。
3.追问:你觉得哪种列举方法好?为什么?
想一想这样有条理、有顺序地分类列举有什么好处?
并适时板书:不重复,不遗漏。
4.在这样的有序列举中,你觉得哪一类尤其要做到有序呢?(用两种水果做拼盘时)
5.提出问题,深入思考
如果没有这些水果图片,还可以怎么办?(画图,用图形表示)
6.发现规律,列表思考
通过列表的方法也可以很快的找到这七种拼法,你能看懂吗?(横看是三种水果的名字,竖看是三种情况的分类。)想试一试吗?动手完成发给你的表格吧。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分类列举)
许多复杂的问题,常常从简单情况分类列举,从中找到规律和方法再解决。许多重要的数学规律就是数学家们从简单情况分类列举,从而提出猜想、验证后发现的。希望同学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应用分类列举的策略解决更多的问题。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完成自主练习1。
2.
3.
4.用3、6、9三个数一共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两位数和三位数?
5.用苹果、桃、香蕉、樱桃4种水果做果盘,至少用1种,最多用4种水果。一共可以做多少种果盘?
板书设计
分类列举
不重复,不遗漏
①实物 ③图形
②文字 ④列表
教学反思:回味课堂,感觉亮点之处有:
1.情境创设调动学生积极性。本节课从让学生吃苹果和桔子入手,得出三种吃法,引出简单的分类,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让学生在交流中初步了解和体会分类解决问题的策略。
2.放手操作探索,让学生经历策略形成的过程。在探索利用苹果、香蕉、草莓做果盘的过程中,让学生利用图片自己操作得出一共做多少种果盘的所有答案,并体会分类列举的优点是不重复、不遗漏。
3.练习题的设计适量,典型,抓住重点。题目设计灵活多样,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练习,使学生经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发展过程,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