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这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 那么,数学教师怎样让数学课堂动起来呢?初为人师我的教学热情是非常高的,我每每都以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但是效果却不是很理想,我知道自己在教学理论及教学经验上还欠缺很多,怎样才能快速的赶上去呢?我认为学生只有喜欢数学才能去认真研究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作为老师我们如何让学生爱上数学呢?
1.多与学生交流
了解他们对数学的想法和看法,打消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恐惧和顾虑,此时我们可以借助自身学习的经历或经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数学这门课,以及它的作用和特点。人的恐惧来自于对事物的陌生,所以我们要从心底抹去学生对高中数学的陌生感,利用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的联系让学生感到不是要学习全新的知识,而是巩固已有的知识。
2.让学生喜欢你自己
学生对一门课的喜爱往往来自于对这门课的老师的喜爱,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无论从声音,文字还是动作上要给学生一种亲切感。“亲其师则信其道”这一点我们要把它落到实处。
3.多用身边的事身边的人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了解数学是跟实际联系很紧密的一门课程,是具有艺术性的一门课程。
多让学生思考自己生活中的事情跟数学的联系,比如出去旅游路线的安排,资金的应用等等可以用到数学的哪些思想,再比如,绘画中为什么要讲求“三庭五眼”“黄金分割”等等。
那如何让学生会学数学呢?数学教学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1.让学生学会从课本要知识,这里我比较欣赏专家提到的“遮盖式阅读法”,碰到抽象词语自己理解,自己加以定义,看自己的定义与课本定义有何区别,分析区别找到各自的长处和短处加以理解,例题步骤分析哪些是关键步骤,哪些是必写步骤,哪些是辅助步骤,甚至哪些是可省步骤,在课本上一一标明,解决相似题目时就具有了一定的规范性。
2.课堂上合理安排时间,避免“满堂讲满堂灌”,不要留给学生“老师演讲课”的印象。多安排时间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总结问题,学生补充问题,老师针对性的讲解,对本节重点知识老师要给予透彻清晰的分析过程,让学生“知其源所以解其根”。给学生联系练习的过程,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改善学生上课只会盯着老师听课的习惯。
3.课后要有延伸,多留给学生思考性的问题,而不仅仅是课本上的习题。让学生课后多讨论多总结,上课才可以跟老师同学辩论。
4.认真对待学生的每次作业和试卷,多给一些评语,指出学生在学习上的优势和不足,给出改进的方法和建议。也便于老师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问题。
5.多给学生对于学习方法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可以从同学和老师身上汲取好的经验和方法,结合自身特点制定自己的学习方案。